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四节 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任务——台湾问题(1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一)“一国两制”构想促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指引下,祖国大陆采取了一系列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特别是“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使海峡两岸形势发展出现了令人鼓舞的深刻变化。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了八项主张,阐明了祖国大陆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和诚意,是现阶段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台湾当局自20世纪80年代末后,也相应调整了对大陆的政策,采取了开放岛内民众赴大陆探亲,放宽两岸民间交流,扩大间接贸易,简化两岸同胞通话、通邮、通汇手续等松动措施。

二十多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在各个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蓬勃发展。

海峡两岸人员来往和各项交流进一步扩大。二十多年来,两岸交流发展迅速,交往的层次不断提高,交往的形式日趋多样,交流的领域日益广泛,交往的内容十分丰富,特别是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交流、经商的台胞逐年增加。从1987年到2006年,累计有42407678人次台湾同胞来大陆,仅2006年就有4413238人次。自1990年台湾当局允许大陆居民赴台以来,累计也有1407849人次赴台。这种日益频繁的交流密切了两岸同胞的骨肉情意,加深了台湾同胞对祖国的热爱,成为实现国家统一的巨大动力。

“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二十多年来,两岸交流的成效是十分明显的,它增强了两岸同胞的民族感情,逐渐消除了两岸同胞因几十年的隔绝在思想上产生的误解和隔阂,加深了台湾同胞对祖国的热爱。台湾青少年乒乓球队来北京参加乒乓球夏令营后,一名队员在台湾报纸上发表了感人至深的文章——《北京训练记》,深情地说:“虽然只有20天时间,但我们彼此都有着深厚的情谊,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轻轻地向北京说再见,不知何时泪已悄悄地滑落”、“我相信,这20天的行程,在我的一生中将会留下永恒的记忆”。

两岸经贸关系不断深入发展。祖国大陆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的政策法规。两岸经济合作的规模、领域不断扩大和深入。两岸间接贸易额从1978年的0.5亿美元增加为2006年的1078.4亿美元,台湾累计从祖国大陆获得的贸易顺差达3987.6亿美元,袓国大陆成为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

自1989年以来,台商累计投资祖国大陆项目71847个,投资金额439.1亿美元。而1995年以来,大陆赴台从事经贸项目数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到2006年年底,累计达到19066个。这种日益密切的经贸关系将两岸紧密结合在一起,使两岸经济成为亚太地区最活跃的经济发展带之一。

两岸争取国家统一的互动关系增强。1990年11月和1991年12月,台湾和大陆先后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首任会长分别为辜振甫和汪道涵,负责协调处理两岸交流的具体事务,发挥沟通桥梁作用。“两会”成立后,从1992年3月到1995年6月,进行了各种层级的17次商谈。1992年年底,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的“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确立后,1993年4月和1998年10月,“两会”先后举行了两次“汪辜会谈”,对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各项往来与交流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九二共识”。1992年10月28日至30日,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和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在香港举行的商谈中,就海峡两岸事务性(公证书使用)商谈中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海协会的基本态度是,海峡两岸交往中的具体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应本着一个中国原则协商解决。在事务性商谈中,只要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态度,可以不讨论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表述的方式可以充分协商。海基会代表提出了表述方案: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还建议“用各自口头声明的方式表述一个中国原则”。1992年11月16日,海协会正式致函台湾海基会表示同意海基会的表述方案,并函告了海协会拟作的口头表述要点: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12月3日,海基会回函海协会,对达成共识未表示异议。自此,人们把此次商谈中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峽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称为“九二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