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二节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广为发扬,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显著增强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这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包括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民族优良传统;包括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井因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优良传统;包括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优良传统;包括了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64字”创业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青藏铁路精神等。这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激励和导向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高度重视。十六大报告专门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其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的核心内容就是中华民族社会的时代价值观。发展、富裕、民主、法治、公平、和谐、文明以及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成为绝大多数中国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基本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由此形成了一系列新的价值观念,例如自立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治意识、科学意识、生态意识、公平正义意识以及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等。这些新的具有鲜明时代特性的价值观念是促进中华民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因此,我们党紧紧抓住各种重大节日、纪念日,重大活动等契机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教育活动。围绕隆重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40周年、50周年,建党60周年、70周年、8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60周年,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等重大纪念日和北京申奥成功,成功加入世贸组织等重大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设立了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和全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等,开展大规模的集中教育活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工程,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大大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大大增强。无论是在98抗洪、抗击“非典”斗争中,还是在平时的社会主义建设中,都充分展现了崇高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展的2006年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状况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人对于我国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解决问题、应对挑战、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是有信心的,态度是乐观的。对“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出现的一些问题是暂时的”这一判断表示“比较同意”或“很同意”的人占83.4%;对“党和政府是有办法管理好我们国家的”这一判断表示比较同意或很同意的人占91.6%;对“中国目前在国际上的地位值得骄傲”表示比较同意或很同意的人占88.9%。2007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显示,95.2%的学生对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表示乐观。

阅读材料:

1.中国革命传统的15种精神

革命传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后来以其形成的地点、事件、人物命名。从红军时期到现在,主要可以概括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64字创业精神、98抗洪精神、唐山抗震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和邓小平提倡的五种革命精神等15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