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五节 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五个一工程”实施以来,对各地、各单位精神文明产品生产的发展与提高: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体现了中央提出的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把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号召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五个一工程”中文艺项目的评选,贯彻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对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催促富有鲜明时代精神和浓郁生活气息、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的问世,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2.这几部青春剧为什么火爆?

最近在京城的大学校园里,电视连续剧《奋斗》、《恰同学少年》、《我们遥远的青春》成了大学生们“追片”的青春剧。是什么原因让国产青春剧重回年轻人的视野并博得他们的青睐?

真实的感觉很好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彭芳听同学介绍《奋斗》后,赶忙“追片”,两三天内一口气看完,晚上甚至为《奋斗》“奋斗”到凌晨三四点。

“《奋斗》反映了我们80后这代人的生活和思想状态,感觉很真实。”彭芳看后这样评价该剧。韩剧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营造了一个人人向往但是现实中并不存在的童话故事一王子与灰姑娘通常是其固定而盛行的故事模式。中国青春剧也曾沿袭且遭人诟病,而《奋斗》则摆脱了这种模式,描写了80后一群年轻人大学毕业后的生存现状。一向以拍摄缠绵爱情剧著称的赵宝刚导演这次“转型”了:“我觉得应该拍一些轻松愉悦的戏,我现在更愿意关注反映社会问题的作品。”“不是过去那种只拍单纯的恋爱,要直面社会问题”。《奋斗》中将许多社会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如大学毕业后的失业、年轻人对财富的追求以及年轻一代过于速食的爱情等等。剧中外地来京打工的露露最后离开漂泊不定的华子而和华子的朋友“猪头”在一起,讲述了现实中的无奈选择——渴望更加稳定的生活。大学生们认为,剧中这群人很生动也很现实地“生活在”我们周围,举手可触。陆涛的勤奋工作;夏琳不依赖男人的自我奋斗;向南的平庸和真诚;晓芸的世俗与精明,从这些人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身影。

在《我们遥远的青春》中,浪漫的爱情最终还是敌不过“现实”。爱情的悲剧收场让人唏嘘,突破了以往青春剧一味大团圆结局的框框,而真实生活的刻画却拨动了大学生观众的心弦。该剧导演沈严对剧中主人公李然的情感背叛做出了这样的解释:“这样一个不完美的人,有很多毛病,有很多让人痛的地方,但这就是青春写照,就像这部剧本身写的一样,青春让人又爱又恨。”

激情的生活令人向往

励志,也是青春剧的核心词汇。《恰同学少年》的编剧黄晖“决定走‘红色+偶像’的战略——就写毛泽东在第一师范学校的5年,就做青春偶像剧,就以教育为主题”。那个时代的青年人怀抱理想集体背诵《少年中国说》、雨夜登岳麓、橘子洲头的呼喊……片中积极向上的气氛感染了当代青年,“向往当时那种气氛,很有激情。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这种激情了”,甚至有人在网上倡议成立类似剧中的读书会。《奋斗》中的主人公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及困难,但是他们仍然保持一颗积极向上“奋斗”的心,“大家面对困境,却都乐观无畏,机敏风趣……”

新潮的编排凸显魅力

大学生们喜欢这几部剧也因为它们保留了青春剧中一些传统的被年轻人认可的因素,如青春靓丽的演员、精美的服饰、好看的画面等。被誉为“红色经典青春剧”的《恰同学少年》在央视黄金时段创下了高收视率,一时间人们好评如潮。这是一部描写伟人毛泽东参加革命前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时期故事的电视剧,而编剧黄阵让“毛泽东走进偶像剧”。该剧一开始收视率很低,很多观众以为是按传统手法拍摄的表现青年毛泽东的主旋律剧,但是后来发现不是这样的,不管是演员的安排还是剧情的设置,“都很新潮”。收视率跟着持续上扬,成为2007年央视那几个月的收视冠军。

《我们遥远的青春》是国内首部用全电影胶片拍摄的电视剧,这一点让韩国同行也不得不感叹。拍摄背景不再只是单纯地模仿韩日青春剧中的名车豪宅,而是有了与故事相和的场景,剧中的小桥流水、细雨濛濛的江南小城、大气磅礴的西藏风光,真实而贴切。还有《恰同学少年》中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凸显等,这些使我们看到了完全不同于韩日青春剧的精彩。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