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13累着的娱乐精神(3 / 3)

异彩纷呈的乐平古戏台,均以传统木构架为主结构方式,台面为牌楼式,三楼五楼不等,因此在这里荟萃了木雕艺术的佳作。几乎所有的木构件都逃不过艺匠的刀笔,斗拱、斜撑等处祥禽瑞兽呼之欲出,琼花瑶草摇曳生姿,游梁、随枋、三架梁、抢头梁、穿插枋上遍饰戏文浮雕。那些繁复而精致的雕刻,构图大多讲究对称呼应、疏密虚实、明暗刚柔,从而构成空间感、立体感、层次感、节奏感、韵律感,于庄严中见精巧,于恢弘中见雍容。

常见的取材戏文的雕刻图案,有魁星点斗、九老天官、八仙过海、麻姑献寿、满堂福、刘海戏金蟾、昭君和番、三顾茅芦、蟠桃会、辕门射戟、刘备招亲、劈山救母、水漫金山、薛刚反唐,等等。一座戏台几乎就是一座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形象画廊;

常见的反映了民间信仰与崇拜的吉祥纹饰,有九狮过江、鳌鱼、麒麟红日,罗汉戏金钱,封侯拜相,满面和气手持荷花、圆盒的和合二仙,以及 “暗八仙”,即葫芦、鱼鼓、阴阳宝扇、剑、檀板、竹箫、花篮和荷花,等等。一座戏台几乎就是一座充满吉祥、温暖人心的精神家园。

这些雕刻与艳丽华美的天棚藻井、气宇轩昂的飞檐翘角浑然一体,成为光宗耀祖的排场,宗族精神的象征。

说到乐平古戏台上那呈对称结构的翘角,它们给我留下了最为强烈的直觉印象。每座戏台的翘角,或二重,或三重,层层跳起。它们各有性格,有的比较平钝,很是稳重的样子,如建于清代的车溪朱氏宗祠敦本堂戏台。祠堂为八字门楼,两边砖墙上刻有戏文石雕。戏台背门而立,有二米宽的通道往前台。戏台台口四根圆木大柱,横梁上有浮雕人物,整个戏台显得古色古香。而戏台屋顶为重檐卷棚式,翘角短拙;大多戏台翘角比较峭拔,仿佛是有点脾气的汉子,如坑口、龙溪、界首等村庄的戏台;还有些戏台翘起的角度和延伸的长度则极为夸张,显出非同一般的狞厉,细看时,陡然令人一阵毛骨悚然,如徐家村戏台。那种挺拔、陡耸的翘角,如戏中武将背后的靠旗,又像鲲鹏展翅。这是为了炫耀技艺,还是刻意追求险奇之美?或者,表达着人们挣脱重负、飞黄腾达的梦想?无论如何,其外在形象的险峻、锐利,给人的感觉是不安的。而这样的戏台并不限于个别,于是,被它们所强化了的不安感觉就值得寻味了。

琢磨乐平乡间演戏的由头、庆典演出的仪式以及戏台的造型、装饰等等,都能觉察到人们内心深处那种娱神的神圣感。乐平古戏台的建筑本身就有镇邪的意义,其造型深受佛教建筑的影响,屋脊中央的彩瓷宝顶,其实就是一座微缩宝塔,莲花瓣或螺旋状的藻井似受佛座和佛髻的启示,飞檐下的风铃铁马则效仿梵宫寺庙;其装饰中则多有道教用以符镇、物镇的形象。戏台落成,游台庆典的第一出戏必是《九老天官》,而这正是一出戴傩面具表演的戏,驱邪的功用非常明显。修族谱之后举行的游谱活动和庆典演出,仪式繁缛,光宗耀祖的种种作为中,也不乏辟邪的内容。听说,若有人在拥挤的戏场上晕倒,人们便认为是被煞神击中,最有效的疗治是拿戏班子的皇帽给患者戴上。时至今日,仍有村人认为,演戏是为了驱邪祈太平,帝王将相反复在戏台上出现,能驱逐妖邪鬼怪,保本村六畜兴旺、人丁康泰。

我以为,辟邪纳吉的意义,为戏台建筑追求富丽堂皇的效果,提供了更加实际、因而也更加有力的理由。换句话说,因为有辟邪纳吉的功利性目的的强大支撑,宗族的炫耀意识才可能在戏台建筑中,表现得如此气势若虹。

广丰管村一带的祠堂戏台群让我相信,在历史上的江西乡村,宗族对戏台的重视是一种普遍现象,戏台作为延续宗族血缘关系的文化空间,曾经与宗祠相伴相生。如今古老的宗祠仍遍布乡野,古老的戏台却大多寿终正寝了。这是因为,宗祠有祖先的牌位作护身符,而戏台先是以招惹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为祸端,幸存的则随后在贫乏的生活中寂寞地老去。

仍然有一些古戏台散布在各地,它们有的像目光混沌的祖父,整日蹲守在村中的坪地上,有的像饱经风霜的父亲,面对着祠堂,眼神里总有几分不甘、几分期待。万年荷溪戏台就是这样一位父亲,它斜对面的彭氏宗祠迁建于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面阔三间,祠堂分正厅、后殿和左右侧厅,后殿设神龛供奉祖先牌位,侧壁悬挂列祖画像,东西殿祀财神和观音菩萨,两侧厅分别为教学馆和积谷仓,正厅前是一个院子,院门是简单的石门楼。祠堂正立面开敞,且院墙也不算高,不知是否为了便利祖灵看戏。此村戏台基本保存完好,三重檐的翘角格外陡耸,梁枋上所雕的九狮过江图与各种戏文场景层层叠叠,构成令人眼花缭乱的繁复美,可见,因为邻近乐平,这座戏台造型和装饰都颇得乐平之风韵。

修水县全丰余家祠堂戏台结构如“山”字形,台沿雕花横梁上有雕刻精细的三块条状戏文图案,中间是《天官赐福》,右为《辕门斩子》,左为《梨花斩子》。

婺源西冲敦伦堂为清代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建筑,坐北朝南,建筑面积三亩多地,约二千多平方米,是二十四世祖德宗公祠。敦伦堂的大祠隔墙另有节孝祠、余屋等,余屋内有鱼塘,吃、喝、洗、晒概不出门,鱼塘还有个可以容人防避的出口洞,长达几十米直通山上。祠堂雕梁画柱,正门两旁有旗杆石八只,石板、门坊、墙脚处理得整齐美观。正堂下侧戏台有四门出入,过去被誉为北门出城的全县第一个好戏台。据说,以前唱戏的演员自包场,自卖戏票,每次演戏都长达数天,甚至半月。一面是小心翼翼的防避,一面是肆意张扬的开放,其微妙处大概正是宗族内心矛盾的生动反映。

上饶县应家安坑村有两座龚氏宗祠。其龚氏十二世祖思信公官为四川顺庆司马,任满返梓,首议创建宗祠,并建支祠。经历数传后,族益大,人益繁,遂感古祠狭陋,后人乃于清乾隆年间扩建两祠。合族宗祠称叙千祠,支祠称龚玳祠。叙千祠坐落在村口,大门为坊式雕花门楼,全以青石砌成,上为状元游金阶图案,中为楷书“龚氏宗祠”石匾,下为双龙戏珠、狮子耍球雕饰,刻工精细,造型生动。整个建筑宏伟,保存完整。门楼上方正中位置雕以具有辟邪意义的太阳形,是为我在宗祠大门处所仅见。宗祠享堂前有抱厦,抱厦的斜撑格外粗大,为造型生动的倒趴狮,抱厦与享堂之间的两侧隔墙上,安放着根据明代作家梁辰鱼的《浣纱记》而创作的巨型戏剧石雕,每块长三米多,高近两米,左为《前浣纱》,右为《后浣纱》,用高浮雕手法精刻而成,分四十四组画面,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其雕工严谨,人物造型千姿百态,神情各各有异,构成了气势磅礴的人物画廊,读来既令人震撼,又耐人寻味。无疑,这是研究戏剧历史、古代戏曲表演艺术的珍贵资料。

《浣纱记》原名《吴越春秋》,叙述范蠡与西施复越灭吴的史绩。在吴国充当人质的越王勾践被释放后,任用范蠡,取“内生聚养训、外媚吴散敌”的策略,献巧匠、木材诱使吴王夫差筑姑苏台,又派范蠡在全国选美女献给吴王。在浣纱溪边,范蠡与天生丽质的西施一见钟情,但为了国耻民仇,西施毅然担当起以声色媚惑夫差的大任。为之神魂颠倒的夫差顺从西施,独宠权臣,倾尽库粮向越国赈饥,拒纳伍子胥忠谏并赐死,最终导致灭国。而勾践在灭吴之后,将西施留在宫中取欢,岂知西施只能为国复仇,怎肯供人玩弄,范蠡也感到勾践难成大业决心退隐,于是,有情人终成眷属,选择了安逸的平民生活。

安坑龚氏之所以选择这一题材,并精工雕刻用以装饰宗祠,原来是有心的。要知道,龚氏始祖自旺公也如范蠡,欲施美人计抗金,只是未能如愿而已。祖先的故事为历代龚氏口口相传,说始祖自旺公曾与宋抗金将领武成侠暗中征得伴随徽、钦二帝俘在金营的宋姬李斯斯,拟以美人计困住金兀术,此计不成,他接着力请高宗抗金又未获准,便隐退于野,举家迁居安坑。老祖宗的一片报国之心未见史传,因此,后人镌前后浣纱记石雕二块于祠内,以寓祖志。

龚玳祠则坐落在村中,由青石砌起的坊式大门进入,为一个大院子,院子左边有一座古戏台。作为祠堂戏台,它的朝向却是特别,并没有像所有的祠堂台那样,面对着祠堂面对着祖先的牌位。这座宗祠前后厅之间没有天井过渡,而紧紧相连,也显得比较独特。看得出来,祠堂经过反复修缮,新旧构件混杂在一起,但祠堂、戏台的木雕均保存下来了,尤其是那座大门,其上镂雕的人物、麒麟、花卉等图案甚为精细,其技艺令人赞叹。匾额仍刻着“龚氏宗祠”四字,楹联称“临湘靖节千秋鉴,渤海勋名万代馨”。不知图案中那些横刀跃马的将士,是否也在述说着吴越春秋?

有一条小溪从安坑穿村而过,尽管村中民居大多已翻新,但家家门前的小桥仍为用石块砌成的拱桥,我不曾看见一座用水泥预制板搭成的桥,也许,这意味着人们对传统尚存几分眷顾、几分不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