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一节 理想的概念及其对人生的作用(1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一、什么是理想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生活和社会的向往与追求。它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生历程的内在规定。理想区别于人类其他主观观念的典型特征,就在于它具有强烈的实践品格。就是说,人们的理想,不只是一般的向往未来生活或未来社会的主观观念,而且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一定要转化为人们的现实生活实践,展现为人们的人生历程。

从形式上看,理想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意识起初只是对周围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是处于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之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同时,它也是对自然界的一种意识,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就是说,这时候的人类意识还仅仅是“被意识到了的本能”。只是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的发展,随着人类不再像动物那样盲目服从于自然界的威力,而是通过改造自然使之造福于自己,人的意识才逐步获得了独立的发展,“不用想象某些真实的东西而能够真实地想象某种东西”。于是,人的意识才能创造出完整的理想,人们才能在自己理想中能动的、创造性地规划着自己与社会的未来。所以,动物有脑与意识,却不会有理想这种意识形式。

但是,理想的本质,又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人的高度发达意识以及意识所具有的高度主观能动性。这就是说,人所以永远不满足自身状况,所以要永远追求美好的未来,所以会有理想,并不仅仅在于人有高度发达的意识,人的意识具有高度的主观能动性,而是有着更深刻的客观原因:人的本质是客观的一人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但是,人的这种客观本质,要转化为直接支配人的行为的现实力量,就一定要转变为人们自己的思想观念,获得相应的意识形式。这种特殊的意识形式,就是为人们所信仰、追求而又超越人的现实存在的理想、信念。在此意义上,理想、信念是人的本质的主观表现形式。

人的生命历程,总是贯穿着人为自己所确定的人生目的、人生追求。由各种外在社会关系所构成的人的本质,必须通过内化为人们头脑中的观念,内化为人们自己的理想、信念,才能对人的生活、人的行为产生决定作用。对于每个人,都有一个从自然的人转变为一个社会的人的过程,都需要将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规范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观念,转变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在历史和现实中,那些可以称之为有理想的人,为了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及相应准则,可以放弃物质利益的追求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例如,为了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与尊严,朱自清先生宁可饿死,也坚决不吃“嗟来之食”,不领美国人的救济粮。革命先烈夏明翰,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英雄诗篇。

人们为了重新在自己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个性,为了使自己的生产活动同时也是实现自己个性的自主活动,就必然要形成新的社会理想,并在追求这种社会理想的过程中,变革朿缚自己的社会制度,创造出适应于自己自主活动方式的社会条件。历史,也就是社会制度的新陈代谢,也就在世世代代的人们追求自己自主活动条件的过程中被创造出来了。在这意义上,人创造了历史,历史也塑造了人;如果没有了理想,也就不会有人类历史,不会有作为社会的、历史的存在的人。

尽管理想的形成离不开高度发达的意识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但理想的产生却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即人是社会的、文明的存在。空想永远只是停留于主观观念状态而根本不可能实现,理想却一定要转变为人们的生活实践,在人们生活中身体力行,最终能够实现。理想也不同于科学知识。科学探索从来都只是少数人的事情,大部分人只是学习、利用科学知识,而不必去探索科学知识。可是,如何确立正确的理想,却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也都要自己回答的问题——人应当怎样生活?怎样的社会才是最完美的?等等。

理想同人的社会历史本质联系在一起,人们的理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阶级性。人们的现实生活及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始终贯穿着不同阶级之间相互冲突的利益矛盾。这样,在不同的时代,由于生产方式以及由此形成人们之间关系的不同,人们的理想也就相应具有各自的时代特征。另一方面,由于人类社会本身就是建立在不同阶级、社会集团之间的对抗与冲突之上的,规范着人们的道德、法律、制度以及人们的理想,也就必然具有相应的阶级性质。在历史和现实中,通常的情形是,统治阶级利用其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对社会各阶级进行思想统治,使所有社会成员都无一例外地接受其思想观念。在这种情形下,在人们理想中所反映的现实世界,经常是以虚假的形式出现的,即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的,“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现着的”。当然,在阶级社会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在一定的时期也可能具有代表社会发展的一方面。毕竟,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人类要获得自己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就应当采取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方式,从而也就必须同时接受由这种生产方式所必然产生的社会冲突以及控制这种社会冲突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但是,无论怎样,对于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来说,仍然有必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生活,确立反映自己利益的理想。特别是,在现实社会制度与生产力发生矛盾,传统的社会统治不能有效地控制社会冲突的时候,这就尤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