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正文 第二章 三个梦想——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刘继南(2 / 3)

几乎是在“211工程”建设胜利告捷的同时,与北广仅有一路之隔的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也整体并入北京广播学院。刘继南梦寐以求的扩展校园办学空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并校后,北京广播学院全日制在校生达到了一万人,教职工总数达到1400多人,校园面积达到600多亩,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实力。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是刘继南爱引用的一句话,它体现着一位大学校长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正是凭借着这种赤诚之心,她秉承知行合一、亲力亲为的原则,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熔铸到北广改革和奋进的事业中。刘继南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办公室和休息室一体的习惯,忙碌到午夜休息,早晨五点多就起床工作,只有周末才会回家。过人的工作能力和干事魄力,再加上“早起点,晚睡点,比别人跑得快一点”的敬业精神,帮助她不断将自己的梦想变为现实。

在工作报告中,刘继南提出“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选择地追求卓越”,“我们也要奔向一流,这个一流不是像清华、北大的一流,而是信息传媒领域的一流”的构想。作为一位具有战略眼光的教育家,在带领北京广播学院走向一流大学的征途上,刘继南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传媒高等教育发展之路。根据北京广播学院在广播电视领域的特色和优势,刘继南提出了“植根广播电视,依托传媒界,面向社会,开放办学”的办学思路;提出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以特色带综合,以综合强特色”,“大传播、全媒体”等学科建设思想。这里的综合不是北大、清华那样的综合,而是按照“相关、相融、互补”原则,实现领域内的综合。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北京广播学院逐步形成了文、工、艺、管、理、经、法、教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整体格局。

作为大学校长,刘继南对现实的深刻感悟与把握,使她的教育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穿透力;作为学者,不懈的学术研究与理论探索使她的教育思想具有理论的高度。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的专业熏陶,给予她强烈的国际意识和开放的研究视角。刘继南充分利用北广在新闻传播和国际关系两个学科领域的优势,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国内较早地进行了这个新领域的探索性研究,做了许多创新性的工作,成为我国“大众传播与国际关系”学科方向的创建者和奠基人之一。与此同时,她培养锻炼了一支由中青年教师和博士生、硕士生组成的学术团队。她带领学术团队在国内最早对大众传播与国际关系在内容和功能上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完成了“国际形象与国际传播研究”等省部级课题,出版了《国际传播—现代传播论丛》《大众传播与国际关系》《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国际关系的新视角》等十多部相关著作,其科研成果和著作多次获得省部级一等奖。时任中宣部部长曾要秘书打电话给北广,希望能送阅刘继南有关国家形象建构的著作。这些研究对大众传播与国际关系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初步建构了“大众传播与国际关系”学科方向的理论体系,大大扩展了国际关系学的研究领域和范围。

“全球意识、国际水准、世界眼光”是刘继南所追求的学术目标,也是她所追求的教育目标。她非常注重学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自担任院长以后,经常率团出国考察,出席国际会议,促使北京广播学院先后与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及广播影视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卡迪夫大学、日本大学、西蒙佛雷泽大学、莫斯科大学等著名大学,以及日本NHK、朝日电视、英国BBC、美国CNN、世界新闻集团等国际著名的传媒机构,学校的国际知名度与日俱增。

1990-2004年,历经十五年风雨,刘继南与北广领导班子共同奋斗,创造了北京广播学院的黄金时代: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创建了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学科体系;涵养和而不同、广纳百川的气度,民主宽容,兼收并蓄,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人才成长环境;铸就胸怀远大、坚忍不拔的品格,直面困难,敢为人先,抓住了一个又一个重大机遇,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崇尚一心向学、团结立校的风范,以学为本,精诚协作,造就了“家和万事兴”的繁荣景象;坚持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志向,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形成了理论与实践互动、学术与应用并重的治学传统。

经过十几年艰苦卓绝的奋斗,2004年9月7日,北京广播学院在50年华诞之际,正式升格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从北京广播学院到中国传媒大学,这一更名意味着学校经历了一次质的飞跃,标志着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的迅速提升:由小型的专业性院校,发展成为综合性的传媒大学;由一般行业性院校,发展成为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建设大学;由只为广播电视行业培养人才,到致力于为广播、电视、电影、报刊、出版、互联网及新媒体等提供全方位人才培养服务。

现今,中国传媒大学充分发挥传媒领域学科特色和综合优势,形成了以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三大优势学科为龙头,文学、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体系,进入“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序列,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的摇篮”、“中国信息传播教育的最高学府”。在教育部2012年进行的第三次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排名全国第一。

2006年5月19日,当刘继南卸任中国传媒大学校长一职时,她为之耕耘、为之奋斗41年的大学,已经成为中国信息传播教育领域里学术水平一流、学科专业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的知名学府。刘继南的第一个梦想顺利实现。

梦想之二:南广学院

如果说从北京广播学院到中国传媒大学的快速跨越发展,是立足于前人基础上的“二次创业”,那么刘继南带领北广一班人创建南广学院的奋斗历程,则是“白手起家”在荒地上建大学。

随着中国传媒事业的发展,传媒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带来了专业人才的紧缺,尤其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国家四级办广播电视政策的出台,社会上对广播电视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北广的毕业生连续数年供不应求。刘继南每次到外地走访,当地媒体对北广毕业生“求贤若渴”的愿望常常使得她无言应答。然而,受办学空间的限制,北广的办学规模难以扩大。

面对这种情况,结合自己出访国外大学时的观察和调研,刘继南发现几乎所有的名校都有较大的校区,且有异地乃至异国分校。1993年1月,刘继南由党委书记兼任院长后,便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意识:北广不到南方去插一只脚,是会后悔的;不在北京圈一块地,也是会后悔的。于是,创建新校区,满足业界人才需求和有志青年求学需求,就被提上学校领导班子的议事日程。恰逢21世纪初教育部提倡“名校办民校”,内部发展的需要和外在的契机,共同催生了刘继南的第二个梦想—让北京广播学院走出北京,到经济发达的南方建一个新校区。

十年前的念想,变成了十年后的梦想。在将北京广播学院带入中国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后,刘继南就开启了南下创业的征程。2002年12月31日,她带领北广一班人乘坐列车赶赴南京考察办学,经仔细论证,最终选定南京江宁方山脚下的1660亩土地,在这里扎根办学。

此时的刘继南已经是65岁的老人,在北广的领导岗位上已经服务了30多年。是什么力量支撑她还要从首善之地北京到六朝古都南京,白手起家尝试独立学院这一新兴的办学模式?她奔波千里、百折不挠、矢志不渝的办学动力在哪里?除了以上提及的诸多外在因素外,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家族情结在驱动着她。

刘继南出身于湖北孝感的一个教育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私塾先生,姊妹三人都是教师,妹妹是小学校长,姐姐是中学校长,自己则担任大学校长。家族的传承使得刘继南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时时提醒着身为教育工作者的她,竭尽所能承担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这一份对传媒教育事业的执著情怀,激励着刘继南永远追逐着与教育有关的梦想。

南广学院异地办学,其建设速度可谓“风雨兼程”。这绝不是一个形容词,事实确实如此。为确保如期迎接首批新生,南广在暂时没有自己校舍的情况下,租借江宁高级中学新竣工的九层大楼作为校舍,租借附近小区的一个单元作为教师宿舍。2004年9月16日,南广学院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迎来了她的第一批20多个专业的800名学生。与此同时,南广在江宁方山脚下的校区建设,在2004年底破土动工,一片繁忙。从梦想到现实,仅仅跨越了两年时间,这就是刘继南式的办事效率和工作魄力。

创办南广后,刘继南更忙了。边办学、边建设,是南广创办初期的一个重要特点。刘继南租校办学的决定,为南广赢得了发展最佳契机。当时刘继南身兼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和南广学院院长,她奔忙于南京与北京两地,只要有空,她就到南广了解学生生活情况、教师上课情况、校园建设进度,并且经常坐在学生中间听课做笔记。南广不少教师在上课时,常常会发现刘继南校长坐在后排听课。刘继南北广南广一肩挑,当时不少人私下里笑称她是“两广总督”。而南广的学生则在校园里亲切地直呼刘继南为“刘奶奶”或“刘姥姥”。

2005年10月,南广一期校舍终于落成。为了赶在新生入学之前清理好道路和建筑垃圾,施工单位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冒着大雨连夜施工,泥泞的道路、布满建筑垃圾的宿舍,几乎在一夜之间换了新颜。最终2005级新生在10月如期开学,而2004级学生也搬进了南广的校舍。南广红楼绿地全新的校园,成为方山脚下美丽的风景。

2006年5月,刘继南卸任中国传媒大学校长之后就扎根南广,和青年教师们一起,住进南广教师公寓。公寓对面就是学生们的宿舍楼,每天晚上11点多,她都要看看窗外的宿舍楼,直到所有的灯熄灭了,她才放心去睡觉。日复一日,如此准点的例行检查对于刘继南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她难以入眠。每天早晨五点多,刘继南就自然醒了,一个人去校园里转悠几圈,回来吃点早餐就去办公室处理公务。新的一天通常是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她要么组织开会,要么去教室听课,要么上图书馆巡视。在北广,刘继南没有休息的概念,在南广,她依然如此。在她的时间表上,从来只有几号,没有星期几。

经过一段时间摸索后,在2007年的一次校董事会上,刘继南在南广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四大”办学理念:“大楼、大师、大树、大器”。南广校舍建设自2004年底才破土动工,之前是租借校舍。基于此,刘继南认为,南广的第一要务就是建设新校舍。没有梧桐树,如何引来金凤凰?在南广建设的第一阶段,20万平方米的教学大楼、食堂、师生公寓很快建成。之后,图书馆、行政楼、学生活动中心及实验楼共10多万平方米的建筑也相继完工,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已能满足一万多学生、教职工的教学、生活需要。一应俱全的教学和生活设施构建起了南广的硬件基础。

大师,是大学的灵魂,也是办学的关键。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刘继南先是将中国传媒大学各专业的优秀师资选派到南广兼职任教,他们往往奔波于北京南京两地。与此同时,她还千方百计聘请一些知名主持人、传媒专家为南广的师生开讲座,上培训课。作为一所新兴的学院,针对大师少、年轻教师多的情况,在刘继南的建议下,南广一方面积极提供造就大师的条件,立足在校教师培训、进修和在职攻读学位,不断改善他们的教学和科研条件,使之迅速、健康地成长;另一方面,利用南京高校云集、传媒发达的区域优势,不断从学界、业界引进名师、名家,使南广成为海纳百川、名师荟萃、学术繁荣、成果丰硕的大学堂。

所谓大树,可能与刘继南校长的女性身份有关,喜欢种花植树的她将其定位为环境育人。她对花草的热爱既源自女性自身对美的崇尚,也蕴含了一位教育工作者对大学文化的解读。在刘继南看来,花草树木既能美化校园,又能陶冶情操,也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大树是历史文化的象征,一进校门,绿树成荫,大树参天,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如同北广的白杨树,随同校歌《年轻的白杨》名声远扬,届届学生传唱,唱成了传统,唱正了校风,唱美了心灵,唱响了人生。为此,刘继南也在南广校园里种植了白杨树和核桃林,还建设了15个主题园林。为了打造美丽南广,刘继南亲自去多个城市挑选花草树木,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都有过她的足迹。有了大树与花朵的装点,春夏之季的南广树影婆娑,花香四溢,方山脚下一片生机勃勃。如今,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已经有200多种,大小树木数万株。一个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文明和谐的生态型校园已然形成。

北广和南广两所学校的校园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相似点,但也有着不同的特质。从北广的校长到南广的院长,刘继南的教育理念伴随着办学区域的扩展,不断生出创新点。南广学院并非中国传媒大学的简单“克隆”,而是“层次互补”、“南北呼应”。中国传媒大学是国家重点大学,主要为中央传媒机构和各省市媒体培养引领传媒发展的研究型人才;而南广学院是民办大学,扎根经济繁荣的“长三角”,辐射全中国,培养占领传媒市场的应用型本科传媒人才。南广明确“特色化发展、差异化竞争”办学思路,重视创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为信息传播领域培养急需的具备国际化视野、社会责任感,拥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传媒与艺术人才。

有了大楼、大师、大树这样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置身其中的学子们如沐春风,既有大师的谆谆教导、传道授业,又有优美环境的耳濡目染、陶冶锻造,一批批善于“妙手著文章”和敢于“铁肩担道义”的大器之才呼之欲出。学院鼓励倡导师生实践,创新创意气氛活跃,成果丰硕。截至2009年底,南广师生在国内外各类专业赛事上屡创佳绩,摘获各类奖项达600多项,其中获国际奖80多项、国家级奖200多项、省市级奖300多项,包括在Telly国际广告节、法国飞帕电视节、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中国国际动漫节、世界小姐选美大赛等重要国内外专业赛事获奖。

时至今日,南广学子已开始活跃在文化传播领域,有的成为名演员,有的成为省级电视台的当家主持,有的活跃在海外。刘继南2012年8月出访南非时,一位在南非经商的南广毕业生,全程陪同她参访,让刘继南分外惊喜。

2009年,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辉煌60年·中国广播电视传媒论坛”在南京举行。当晚,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在主题活动“时代的回响—新中国60年的广播电视巡礼”晚会上,公布了“新中国广播电视60年60件大事、60个节目、60个人物、60个栏目”的评选结果。刘继南作为中国广电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领路人入选了“新中国广播电视60年60人”。评委会给予刘继南高度的评价:作为新中国传媒教育领域的开拓者,她的获奖实至名归。刘继南把自己个人有限的精力融进到无限的广电事业中来,她像一个火种,燃烧自己的同时,照亮了全体广电人!北广40年,南广五年,刘继南全心全意致力于传媒教育事业的探索,在高校教育中创造出了前无古人的“传媒一流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