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七卷草部1(3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主风瘟自汗寒热,脾胃虚乏,男子小便频数,失精,一切虚损。

萎蕤

【附方】1.眼红兼有涩、痛。用萎蕤、赤芍、当归、黄连等分,煎汤熏洗。2.眼见黑花,红痛昏暗。用萎蕤(焙)四两,每取二钱,略加薄荷、生姜、蜂蜜,同煎汤。睡前温服,一天服一次。此方名“甘露汤”。3.小便淋。用萎蕤一两、芭蕉根四两、滑石二钱,水煎,分三次服。4.小便涩,发热口干。用萎蕤五两,煎水服。5.痫后虚肿。用萎蕤、葵子、龙胆、茯苓、前胡,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水煎服。

知母

【释名】也称连母、货母、地参、水参、水浚、苦心、儿草。又名儿踵草、女雷、女理、鹿列、韭逢、东根、野蓼、昌支。

【集解】[别录说知母生河内川谷,二月、八月采根晒干。[弘景说今出彭城。形似菖蒲而柔润,极易成活,掘出随生,根须枯燥乃止。[颂说今黄河沿岸怀、卫、彰德诸郡及解州、滁州也有。四月开青花如韭花,八月结实。

根〔修治〕[

说先于槐砧上锉细,焙干,知母木臼杵捣,勿用铁器。[时珍说拣肥润里白者,去毛切。如需引经上行则和酒浸焙干,引经下行则用盐水润焙。

〔气味〕味苦,性寒,无毒。

〔主治〕消渴热衷,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疗伤寒久疟烦热、胁下邪气,膈中恶,及风汗内疸。多服令人泄。心烦躁闷,骨热劳往来,产后蓐劳,肾气劳,憎寒虚烦。热劳传尸疰病,通小肠,消痰止嗽,润心肺,安心,止惊悸。凉心去热,治阳明火热,泻膀胱、肾经火,热厥头痛,下痢腰痛,喉中腥臭。泻肺火,滋肾水,治命门相火有余。安胎,止子烦,辟射工、溪毒。

〔发明〕[权说知母治诸热劳,病人若虚而口干,加用。[杲说知母入足阳明、手太阴。其用有四:泻无根之肾火,疗有汗之骨蒸,止虚劳之热,滋化源之阴。[时珍说肾枯燥,宜食辛以滋润。肺苦逆,宜食苦以泻下。知母之辛苦寒凉,下行则润肾燥而滋阴,上行则清肺而泻火,只需加用二经气分药即可。黄檗是肾经血分药。故二药必相须而行。

【附方】1.咳嗽。用知母、贝母各一两,研细;巴豆三十枚,去油,研匀。每夜,切生姜三片,二面蘸上药末,放在口里细嚼咽下,随即睡觉。次日必泻,咳嗽渐止。体弱者,不用巴豆。2.久嗽气急。用知母五钱(去毛切片,隔纸炒过)、杏仁五钱(姜水泡,去皮尖,焙过),同煎服。另以萝卜子、杏仁,等分为末,加米糊做成丸子。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以绝病根。3.妊娠不足月,腹痛欲产。

用知母二两,研细,和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米粥送下。4.紫癜风疾。用醋磨知母涂搽。5.甲疽。用知母,烧存性,研末敷患处。

肉苁蓉

【释名】也称肉松容、黑司命。

【集解】[弘景说代郡雁门并州,多马的地方便生长得有。据说是野马的精液掉落在地所生长。生时像肉,用它做羊肉羹补虚乏极佳,也可以生吃。芮芮族居住的河南有很多,现在以陇西生长的为最好,形扁柔润,多花且味甘;其次是北方生长的,形短而少花;巴东、建平一带也有,但却不好。[颂说现在陕西的州郡较多,然而出产的都不及西羌界中所运来的,肉厚而力紧。如今的人又将嫩松梢用盐润后来假冒它,不能不辨别。肉苁蓉

【气味】味甘,性微温,无毒。

【主治】治五劳七伤,补中,除阴茎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增强生育力,妇女腹内积块。久服则轻身益髓,容颜光彩,益寿延年。大补壮阳,日御过倍。治女人非经期限内大量出血,男子脱阳不举,女子脱阴不孕,润五脏,长肌肉,暖腰膝,治男人泄精带血,女子带下阴痛。

【发明】[颂说西部的人很多都把嫩的肉苁蓉当作食物,将它刮去鳞甲,用酒浸洗去黑汁,切成薄片,和山芋、羊肉一起作羹,味道非常好,有益人体,胜过服用补药。

锁阳

【集解】[时珍说锁阳出肃州。陶九成《辍耕录》载,锁阳生鞑靼田地、野马或蛟龙遗精入地,久则发起如笋,上丰下俭,鳞次栉比,筋脉联络,绝类男阳,即肉苁蓉之类。有人说,当地淫妇,就而交合,锁阳一得阴气,勃然怒长。时人掘取洗涤,去皮薄切晒干,以充药物,功力过肉苁蓉百倍。时珍怀疑它自有种类,因为肉锁阳苁蓉、列当,也未必尽是遗精所生。

【气味】味甘,性温,无毒。

【主治】大补阴气,益精血,利大便。体虚者大便燥结,可以将它代替肉苁蓉,煮粥更佳。便不燥结者勿用。润燥养筋,治痿弱。

天麻、赤箭

【释名】也称赤箭芝、独摇芝、定风草、离母、合离草、神草、鬼督邮。[时珍说赤箭乃以其初生形状命名,独摇、定风乃以其性质命名,离母、合离乃以其根行命名,神草、鬼督邮乃以其功用命名。天麻即赤箭之根。

【集解】[志说生长在郓州、利州、太山、劳山等地方。叶如芍药但小些,当中长出一茎,直上如箭杆。茎端结果实,形状像续随子。等到叶子枯萎时,它就发黄成熟了。其根连一十二枚,犹如天门冬之类的块状茎,形状像黄瓜,也像芦菔,大小不定。那里的人多生吃,或蒸煮后食用。[恭说赤箭属于芝类,茎似箭杆,赤色,顶端开花,叶子也是赤色,远看如箭上插了羽毛。四月开花结果,似苦楝子。核有五六个棱儿,里面有白面一样的肉,核仁被太阳晒会枯萎。它的根皮肉汁,非常像天门冬,只不过没有心脉。根下五六寸的地方,有十几个子长在周围,类似芋,可以生吃。[颂说赤箭现今在江湖间也生长得有。春天长苗,初生时像芍药,独发一茎,直上三四尺,像箭杆的形状,青赤色,故叫赤箭芝。茎中空,在茎干上部,贴着茎干长有少量的尖小叶。梢头长有穗,开花结子如豆大,其子到了夏天也不脱落,却穿入茎中,潜生在土内。其根形状如黄瓜,连生一十二枚。大的有半斤重,或者五六两,根肉叫“天麻”,在二月、三月、五月、八月里采。刚采的天麻乘着鲜润刮去它的皮,用开水煮过以后,晒干收藏。嵩山、衡山人,有的将生天麻蜜煎后当作水果吃,认为非常珍贵。

赤箭〔气味〕味辛,性温,无毒。

〔主治〕主杀鬼精物,蛊毒恶气。久服益气力,滋阴壮阳轻身增年,消痈肿,下肢肿胀,寒疝下血。主治各种风湿麻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力。久服益气轻身长年。治寒痹,瘫痪不遂,语多恍惚,善惊失志。助阳气、补阴气,补五劳七伤,环境不适引起的病证,通血脉,开窍,服食无忌。治风虚眩晕头痛。

〔发明〕[杲说肝虚不足的人,宜用天麻、川芎补。其用处有四:疗成人风热头痛,小儿急惊风,各种风湿麻痹不仁,风热语言不遂。[时珍说天麻是肝经气分的药。《素问》上写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所以天麻是进入厥阴经而治各种病的。罗天益说,眼黑、头旋,风虚内动,非天麻不能治。天麻乃是定风草,所以是治风的神药。现今有久服天麻,遍身发出红丹的人,这是天麻祛风的验证。

【附方】消风化痰、清利头目、宽胸利膈以及治疗头晕、多睡、肢节痛、偏头风、鼻痈、面肿等症,都要服“天麻丸”。配方:天麻半两、川芎二两,共研为末,炼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嚼服一丸,饭后服,茶或酒送下。

白术

【释名】也称术、山蓟、杨桴、桴蓟、马蓟、山姜、山连、吃力伽。

【集解】[弘景说到处都有,以蒋山、白山、茅山生长的为佳。十一月、十二月采挖最好,多脂膏而味甘,其苗可以当茶饮,味道很香美。

[时珍说苍术,山中到处都有生长。苗高二三尺,其叶环抱着茎梗生长在枝梢间,叶似棠梨叶,离地面近的叶,有三五个叉,都有锯齿状的小刺。根的形状像老姜,苍黑色,肉白有油膏。白术,人们大都挖它的根来种植,一年就长得很稠密了。嫩苗可以吃。多产于吴越之间。

【气味】味甘,性温,无毒。[权说忌吃桃、李、菘菜,雀肉、青鱼。

【主治】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饼久服,轻身延年。主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流眼泪,消痰水,逐皮间水肿性结肿,除腹胀满,霍乱呕吐腹泻不止,利腰脐间血,益津液,暖胃消食。治腹部胀满,腹中冷痛,胃虚下利,多年气痢,除寒热,止呕逆、反胃,利小便。主五劳七伤,补腰膝,长肌肉。治潜匿于两胁之间的积块,妇人腹内积块,除湿益气,和中补阳,消痰逐水,生津止渴,止泻痢,消足胫湿肿,除胃中热、肌热。辅佐以枳实,可消气分痞满;辅佐以黄芩,可安胎清热。理胃益脾,补肝风虚,主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身体重,心下急痛,心下水痞。冲脉为病,逆气里急,脐腹痛。

【附方】1.胸膈烦闷。用白术研细,每取一茶匙,白水送下。2.五饮酒癖(留饮,水在胸部;癖饮,水在两胁下;痰饮,水在胃中;溢饮,水在五脏间;流饮,水在肠间。这些都是因为饮食胃寒,或饮茶过多所致)。用白术一斤、干姜(炮)半斤、桂心一斤,共研为末,和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温水送下。此方名“倍术丸”。3.四肢肿满。用白术三两,每服半两用口嚼碎,加大枣三枚,煎服。一天服三四次。4.中风口噤,不省人事。用白术四两,加酒三升,煮成一升,一次服完。5.产后中寒,遍身冷直,口噤,不省人事。用白术四两、泽泻一两、生姜五钱,加水一升煎服。6.头忽晕眩,四体消瘦,饮食无味,好食黄土。用白术三斤、曲三斤,捣乱筛净,加酒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一天服三次。忌食菘菜、桃、李、青鱼。7.中湿骨痛。用白术一两,加酒三杯,煎成一杯,一次服完。不喝酒的人,可用水煎服。8.小儿蒸热(脾虚人瘦,不思饮食)。用白术、白茯苓、白芍药各一两,甘草半两,加姜、枣煎服。

此方名“吃力伽散”。9.皮疹。用白术研细,每服一茶匙,酒送下。10.自汗不止。用白术末,每服一茶匙,酒送下。11.盗汗。用白术四两,分别以一两同牡蛎炒,同石斛炒,同麦麸炒。共研为末。每服三钱,用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12.产后呕吐。用白术一两二钱、生姜一两五钱,加酒和水白术各二升,煎成一升,分三次服。13.脾虚胀满(脾气不和,冷气客于中,壅塞不通)。用白术二两、橘皮四两,共研为末,加酒和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饭前服,木香汤送下。此方名“宽中丸”。14.脾虚泄泻。用白术五钱、白芍药一两,共研为末,加米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两次,冬月加肉豆蔻煨为末。15.久泻肠滑。用白术(炒)、茯苓各一两,糯米(炒)二两,共研为末,加枣肉拌食或做成丸子服下。

16.小儿久泻(米谷不化,饮食不进)。用白术二钱半(炒过),加半夏曲二钱半、丁香半钱,共研为末,再加姜汁、面糊,做成丸子,如黍米大。按小儿年岁,酌量给服,米汤送下。17.肠风痔漏、脱肛泻血,长期不愈。用白术一斤,黄土炒过,研细;另用干地黄半斤,在饭上蒸熟。两药捣和,如太干,可加酒少许。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米汤送下。一日服三次。18.妊妇束后(束脂是指产期已到而迟迟不生)。用白术、枳壳(麸炒),等分为末,和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饭前服,温水送下。19.牙长不休(渐至张口进食亦感困难,这叫“髓溢病”)。用白术煎汤漱口兼内服,有效。

狗脊

【释名】也称强膂、扶筋、百枝、的青。[时珍说强膂、扶筋,以功用命名。

【集解】[别录说狗脊生常山川谷,二月、八月采根曝干。[时珍说狗脊有两种:一种根黑色,如狗脊骨;一种有金黄色,如狗形,皆可入药。其茎细而叶、花两对生,似大叶蕨,比贯众叶有齿,面背皆光。根大如拇指。

【修治】[

说火燎去须,细锉,

酒浸一夜,蒸,从巳时至申时,取出晒干用。狗脊[时珍说今人只是锉、炒、去须用。

【气味】味苦,性平,无毒。

【主治】腰背强,关机缓急,周痹湿膝痛,颇利老人。疗失溺不节,男子脚弱腰痛,风邪淋露,少气目暗,坚脊利俯仰,女子伤中关节重。男子女人毒风软脚,肾气虚弱,续筋骨,补益男子。强肝肾,健骨,治风虚。

【附方】1.男子各种风疾。用金毛狗脊,盐泥严封煅红,取出去毛。与苏木、川乌头(生用),等分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盐汤送下。此方名“四宝丹”。2.妇女白带。用金毛狗脊(去毛)、白蔹各一两,鹿茸(酒蒸后稍焙)二两,共研为末,加艾煎醋汁,和糯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腹服,温酒送下。3.固精强骨。用金毛狗脊、远志肉、白茯神、当归身,等分为末,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送下。4.病后脚肿。除节食以养胃气之外,再外用狗脊煎汤浸洗。

贯众

【释名】也称贯节、贯渠、百头、虎卷、扁苻、草鸱头、黑狗脊、[时珍说此草叶茎如凤尾,根只一条而连贯众枝,故草名凤尾,根名贯众、贯节、贯渠。

【集解】[保升说苗似狗脊,状如雉尾,根直多枝,皮黑肉赤,曲者名草鸱头,[时珍说多生山阴近水处。数根丛生,一根数茎,茎大如箸,其涎滑。叶两两对生,如狗脊之叶而无锯齿,青黄色,面深背浅。根曲而有尖嘴,黑须丛族,亦似狗脊根而大,状如伏鸱。

【气味】根,味苦,性微寒,有毒。

【主治】腹中邪热气,诸毒,杀三虫。去寸白,破症瘕,除头风,止金疮。为末,水服一钱,止鼻血有效。治下血崩中带下,产后血气胀痛,斑疹毒,漆毒,骨鲠。

【发明】[时珍说贯众大治妇人血气,根汁能制三黄,化五金,伏钟乳,结砂制汞,且能解毒软化硬物。王海藏治夏月痘出不快,用快斑散。

【附方】1.鼻血不止。用贯众根研末,取一钱,水冲服。2.各种下血(包括痔下血、漏下血以及肠风酒痢等)。用贯众去掉皮毛,焙干,研细。每服二钱,空腹服,米汤送下。或加醋、糊和药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米汤送下。或将药烧存性,研细,加麝香少许。每服二钱,米汤送下。3.妇女血崩。用贯众半两,煎酒服。4.产后流血过多,心腹彻痛。用状如刺猬的大贯众一个,全用不锉,只去毛,以好醋蘸湿,慢火炙令香熟,冷后研细。每服三钱,空腹服,米汤送下。此方名“独圣汤”。5.赤白带下。治法同上。对久病者亦有效。6.长期咳嗽,痰带脓血。用贯众、苏方木等分,每服三钱,以水一碗,生姜三片,煎服。日服二次。7.白秃头疮。用贯众、白芷,共研为末,调油涂搽。8.漆疮作痒。用贯众研末,调油涂搽。9.鸡鱼骨鲠。用贯众、缩砂、甘草等分,研为粗末。棉包少许含口中,嚼汁呖下。久则骨刺随痰吐出。

巴戟天

【释名】也称不凋草、三蔓草。

【集解】[恭说苗俗名三蔓草。叶似茗,经冬不枯。根如连珠,宿根青色,嫩根白紫,以连珠多肉厚者为胜。

根〔修治〕[

说用枸杞子汤浸一宿,待稍软漉出,再用浸一伏时,漉出,同菊花熬焦黄,去菊花,以布拭干用。[时珍说今法:以酒浸一宿,锉焙入药。若急用,只以温水浸软去心也可。

〔气味〕味辛、性甘,微温,无毒。

〔主治〕大风邪气,阴痿不举,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志益气。疗头面游风,小腹及阴中相引痛,补五劳,益精,利男子。治男子夜梦鬼交精泄,强阴下气,治风癞。治一切风,疗水胀。治脚气,去风疾,补血海。

〔发明〕[好古说巴戟天,是肾经血分药。[权说病人虚损,加剂量。[宗说巴戟天有人嗜酒,日须五七杯,后患脚气甚危。有人以巴戟天半两,糯米同炒,米微转色,去米不用,大黄一两,锉炒,同为末,熟后以蜜制丸,温水服五七十丸,仍禁酒,遂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