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十卷果部3(1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第十卷果部3

胡椒

【气味】也称昧履胡椒支。

【集解】[恭说出产于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形状像鼠李子。用来做调料的,味道很辛辣,与秦椒、蜀椒等比起来,感觉更好些。[慎微说《酉阳杂俎》记载,胡椒,出产于摩伽陀国,那儿的人叫昧履支。它的树苗蔓生,枝很柔软,叶子长寸半。有的细条与叶子一样长,每条上都结子,并且是两两相对而生。胡椒树的叶子早晨张开,晚上合拢,并且将胡椒子裹在里面。树形象汉椒,味道很辛辣,六月是采摘的季节,现在已经成为人们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时珍说胡椒,现在南部很多国家以及交趾、云南、海南等地都有。依附在树上攀缘到高处,现架成棚引藤。叶子像扁豆、山药等类植物。正月开黄白色的花,结出的胡椒子很多,缠绕在藤蔓上,形状像梧桐子,也是没有核,生的时候是青色,熟后变为红色,青的更辣。四月熟透,五月开始收,晒干后变小。现在中国人的食品中大多都要用它,已成为生活日用品了。

【气味】味辛,性大温,无毒。

【主治】主下气温中,能去痰,除脏腑中的冷气,去胃口的虚冷气,积食不消化,霍乱气逆,心腹疼痛,冷气上冲。可调和五脏,壮肾气,治冷痢,杀死一切鱼、肉、鳖、蕈中的毒。能治冷积阴毒,牙齿肿痛。

【发明】[震亨说胡椒属于火性,性很燥,吃了胸腹舒畅,喜欢吃它的人很多。长时期吃它,对脾、胃、肺损伤很大。[时珍说胡椒大辛热,纯属阳性物,肠胃寒湿的人适宜吃。火气大的病人吃了,动火伤气,深受其害。我从小就很喜欢吃胡椒,每年都得眼病,但从来没有怀疑是它的原因。后来渐渐认识到它的弊端,所以下决心要断绝吃它,随后眼病也好了。有的才吃一两粒,立即便昏涩,这是以前从来没有吃过的人。大概也是辛味走气,热又助火,胡椒的火气味道都很重的缘故。有咽喉肿痛,口齿生疮的病人,应当忌食。

【附方】1.心腹冷痛。用胡椒二十粒,淡酒送服。心下大痛者,用椒五十粒、乳香一钱,研匀,男用生姜汤、女用当归酒送下。2.霍乱吐泻。用胡椒五十粒、绿豆一百五十粒,共研为末,每服一钱,木瓜汤送下。3.反胃吐食。用胡椒在醋中泡过,取出晒干,反复七次,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醋汤送下。又方:用胡椒七钱半、煨姜一两,水煎,分二次服。又方:用胡椒、半夏(开水泡过),等分为末,加姜汁和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送下。4.赤白痢。用胡椒、绿豆,各依病人一岁用一粒,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赤痢用生姜汤,白痢用米汤送下。5.大小便闭。用胡椒二十粒,打碎,加水一碗煎至六成,去渣,添入芒硝半两,煎化后服下。6.两胁积块,气逆喘急,日溃成痈。用胡椒二百五十粒,蝎尾四个、生木香二钱半,共研末,加粟米饭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桔皮汤送下。此方名“磨积丸”。7.惊风,眼珠内钓。用胡椒、木鳖子仁,等分为末,加醋调黑豆末,共捣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四十丸,荆芥汤送下。8.伤寒咳逆,日夜不止。用胡椒三十粒(打碎)、麝香半钱,加酒一杯,煎成半杯,热服。9.风虫牙痛。用胡椒、荜茇,等分为末,加蜡做成丸子,如麻子大,每用一丸,塞蛀孔中。又方:用胡椒九粒、绿豆十一粒,布裹捶碎,用丝布裹一粒,放在患处咬定,涎出吐去,即愈。10.妇女血崩。用胡椒、紫檀香、郁金、茜根、小蘖皮,等分为末,加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阿胶汤送下。11.沙淋、石淋。用胡椒、朴硝,等分为末。每服二钱,开水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二拗散”。

吴茱萸

【释名】[藏器说茱萸南北都有,入药以吴地为佳,故名。

【集解】[别录说生长于上谷和冤句一带,九月九日采摘。[颂说现在许多地方都有,长江和淮河流域,四川、武汉一带尤其多。树高有一丈多,树皮呈青绿色。树叶像椿树叶,但要大些、厚些,颜色显紫。三月开红紫色的小花,七月、八月结出像花椒子一样的果实,嫩时显淡黄色,熟透后变成深紫色。《风土记》中写道:九月九日,人们习惯折茱萸戴在头上,用来避邪气。从前汝南桓景随费长房学道。长房告诉他说:九月九日你家有大祸临头,你必须马上赶回去,每人做一个深红色的袋子,里面放上茱萸系在臂上,然后到高高的地方饮菊花酒,这样灾难就可消除。汝南桓景按他所说的做了,九月九日带领全家登上高山,饮菊花酒。傍晚回到家,看到鸡、吴茱萸狗、牛、羊都突然死了。长房听说了这件事后说:这些牲畜代替你们受难。所以人们就习惯了到九月九日这一天,头上插茱萸,登上高处饮酒,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罢了。[时珍说茱萸的树枝长得粗,但很柔软,叶子长得长并有皱,它的果实长在树梢,很多果子结成一簇,果实中没有核,与花椒不同。《淮南万毕术》中说,井台上适宜种植茱萸,叶子落在井水中,人饮用了这种水不得病。在屋里挂上茱萸子,可以避鬼怪。《五行志》说:房屋的东面和西面种白杨、茱萸,能增年益寿,避害除邪。

【气味】味辛,性温,有小毒。[思邈说闭口的吴茱萸有毒。多吃了吴茱萸会伤神动火、眼昏、长疮。

【主治】温中下气,能止痛除湿气,还能治由于血滞引起的肢体疼痛或麻木。去逐邪风,可治皮肤和皮下肌肉的病。因受寒热引起的咳嗽、呕吐也可治。吴茱萸还能利五脏,去痰止咳,排冷气,治消化不良、受冷气后心腹疼痛、霍乱转筋、胃受凉、腹痛腹泻、妇女产后心痛。能治全身疼痛麻木,腰脚软弱,通气,治痔疮。能杀三虫,杀恶虫毒,治龋齿,治传说中鬼怪引起的长期发烧等症。解妇女产后余血,排肾气、脚气水肿,舒经活络,起阳健脾,开胃消食。治反酸,也可治气闭不省人事。治流口水、头痛、阳毒腹痛,疝气。

【发明】[时珍说茱萸辛热,能散能温;苦热,能燥能坚。所以它所治的病,能散寒温中,使湿气干燥,郁湿化解。从前有个中丞常子正,基于不能饮用东西,每当多吃或阴晴季节变化,病十日发作一次,感到头疼背寒,呕吐酸水,多日卧床不起不吃,求医服药也不见效。宣和初年,做了顺昌司禄,在太守蔡达道席上,得到了吴仙丹药方。服用后,就再也没有发作。每当感到饮食过饱,腹胀时,服用五十、七十颗便好了。过一会儿,小便中还能闻到有茱萸味,饮的酒也随小便排出。前后吃过的药很多,效果都不如这种药。药方是:用吴茱萸热水泡七次,茯苓等分为末,炼成梧子大小的蜜丸。每次用热水送服五十颗。杨嵋川药方是:用茱萸浸酒三宿,再与茯苓末拌在一起,晒干,每次用温酒送服一百颗。有咽喉口舌生疮的,用醋调茱萸末,贴在两足心,一晚上就会好。吴茱萸性虽热但能引热下行,这就是能治病的原因。

【附方】1.中风(口角偏斜,不能语言)。用茱萸一升、姜豉三升、清酒五开,合煎开数次,冷后每服半升。一天服三次,微汗即愈。2.全身发痒。用茱萸一升,加酒五升,煮成一升半,乘温擦洗,痒即停止。3.冬月感寒。用吴茱萸五钱煎汤服,以出汗为度。4.呕吐、胸满、头痛。用茱萸一升、枣二十枚、生姜一两、人参一两,加水五升煎成三升,每服七合,一天服二次,此方名“吴茱萸汤”。

5.心腹冷痛。用吴茱萸五合,加酒三升煮开,分三次服。6.小肠疝气(偏坠疼痛,睾丸肿硬,阴部湿痒)。用吴茱萸(去梗)一斤,分作三份。四两泡酒,四两泡醋,四两泡水,四两泡童便。经一夜后,都取出焙干,加泽泻二两,共研为末,以酒和粉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盐汤或酒送下。此方名“夺命丹”,亦名“星斗丸”。7.妇女阴寒,久不受孕。用吴茱萸、川椒各一升,共研为末,加炼蜜做丸子,如弹子大。以绵裹纳入阴道中,令子宫开即可受孕。8.胃气虚冷,口吐酸水。用吴茱萸在开水中泡七次,取出焙干,加干姜(炮)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热汤送下。9.转筋入腹。用茱萸(炒)二两,加酒二碗,煎成一碗,分二次服。得泻即愈。10.老人多年水泄。用吴茱萸三钱,泡过,取出,加水煎,放一点盐后服下。11.赤白痢(脾胃受湿,下痢腹痛,米谷不化)。用吴茱萸、黄连、白芍药各一两,同炒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米汤送下。此方名“戊己丸”。又方:用川黄连二两、吴茱萸二两(汤浸七次),同炒香,分别研为末,各与粟米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收存备用。每服三十丸。赤痢,以甘草汤送服黄连丸;白痢,以干姜汤送服茱萸丸;赤白痢,两丸各用十五粒,米汤送下。此方名“变通丸”。又方:用吴茱萸二两、黄连二两,同炒香,各自为末。以百草霜末二两,加饭同黄连做成丸子;以白芍药末二两,加饭同茱萸做成丸子,各如梧子大,收存备用。每服五十丸。赤痢,以乌梅汤送服连霜丸;白痢,以米汤送服茱芍丸;赤白痢,两种药丸各服二十五粒。此方名“二色丸”。12.腹中积块。用茱萸一升捣烂,和酒同煮,取出包软布中熨积块处,冷则炒热再熨。块如移动,熨也移动,直至积块消除。13.牙齿疼痛。用茱萸煎酒含漱。14.老小风疹。用茱萸煎酒涂搽。15.痈疽发背。用吴茱萸一升捣为末,加苦酒调涂布上贴患处。16.寒热怪病(发寒发热不止,几天后四肢坚硬如石,敲起来发铜器声,日渐瘦弱)。用茱萸、木香等分,煎汤服。

食茱萸

【释名】也叫艾子、越椒、辣子。

【集解】[颂说出产于闽中江东一带。树像樗一样高大,树茎间有刺。它的子很辛辣就像花椒一样,南方腌制成果品保存,有的也寄给远方的亲人或朋友。食茱萸,南北方都有。树木一般都很高大,有的高达一百多尺。枝茎是青黄色,上有小白点,叶子像油麻叶,开黄色的花。适宜放入食物的汤类中,能发出辛香味。[时珍说辣子,树高叶大,黄花绿子,一簇一簇长在树枝上。味道辛中带苦。当地人八月采摘,捣烂,过滤后取到干净的汁,放在石灰中搅拌,做成的叫辣米油,放在食物中,吃起来辛香但螫嘴巴。

【气味】味辛、苦,性大热,无毒。

【主治】功能与吴茱萸相同,主治心腹受了冷气后疼痛、中恶,能除咳嗽、呕吐,能去五脏六腑的冷气,温中,效果很好。治疗蛊毒飞行落在喉口的人,刺破后用茱萸子来擦伤口处,擦出血,吐掉口水和唾沫。煮水喝,能去因受冷引起的腹病、消化不良,杀腥味。治痢疾,白带多,暖胃燥湿。

盐麸子

也称盐肤子、盐梅子、木盐、天盐、叛奴盐、酸桶。

【集解】[藏器说生长于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以及四川的山谷中。树的形状像椿树,七月子结成穗,颗粒像小豆,上面还有盐像雪一样,可以调汤用。岭南人把子碾成未来吃,味道又酸又咸可止渴,防瘴气。很多,树的形状如椿树,叶子是两两相对而生,叶子味道是酸的。正叶的下面,枝节两边,有直叶贴在树干上,像古时候箭的羽毛一样。五六月份开青黄色的花成穗,一枝上开得很多。七月份开始结子,像细豆一样大,样子是扁的,生时青色,熟后变为微紫色,它的核是淡绿色,形状像人的肾脏。核外面包着的一层薄皮上附有一层盐,小孩子喜欢吃,云南、四川人采集起来叫做木盐。叶子上长有虫,结成五倍子,八月取下来。《后魏书》说,勿吉国,水气中含有咸味,凝结在树上,变成盐,说的就是这种东西。与盐麸子相类似的还有咸平树、咸草、酸角等。

【气味】味酸、咸,性微寒,无毒。

【主治】主消痰去疟,治咽喉热肿,止渴,解酒毒,治黄疸及寒热咳嗽,生发去头屑。生津降火、化痰润肺,滋润膀胱,消毒止泻,收汗,治风湿眼病。

根白皮〔主治〕各种骨鲠。方法是用醋煎浓汁饮下。曾有人被鸡骨所鲠,用此法服三碗,骨便吐出。

醋林子

【释名】[时珍说以味得名。

【集解】[颂说生长于四川邛州山野的树丛中。树高有一丈多,枝叶长得繁茂。三月开白花,四月出果。九月、十月子熟,几十颗堆在一起,生的呈青色,熟了变成红色,有点像樱桃但蒂短些。成熟后采集来,阴干,连核一起吃。当地人用盐和醋腌制后收藏起来,当作水果吃。它的叶子味道酸,外国人采摘,放点盐与鱼煮在一起吃,说比醋的味道还好。

【气味】味酸,性温,无毒。

【主治】治久痢不好以及痔疮带血,腹中有蛔虫,腹痛,小儿面黄肌瘦,腹部膨大,腹内有寄生虫,腹部胀满,饮食没有节制,消化不良所引起的病。把醋林子捣成末,用酒送服少许效果很好。用盐、醋腌制保存,吃了可生津液,醒酒止渴。吃多了,使人口舌粗涩。

【释名】也称苦梌、槚、、荈。[颂说早采为茶,晚采为茗,蜀人叫做苦茶。[时珍说荼,即古茶字。《诗》云:谁谓茶苦,其甘如荠。

【集解】[《神农食经》说生长在益州和山陵道旁,冬天不死。[颂说现在闽、浙、蜀、江、湖、淮南山中都有,通通叫做茶。春天开始生嫩叶,蒸了再用微火烘,除苦水,就可饮用。与古人的吃法不相同。陆羽《茶经》说,茶是南方嘉木。从一尺二尺到数十尺,巴山、川、陕山中有两人合抱的砍倒后采摘。木如瓜芦,叶像栀子,花像白蔷薇,蒂像丁香,根像胡桃。上等的生在烂石中,中等的生在砾土中,下等的生在黄土中。种植的方法就像种瓜一样。三年可采。阳崖阴林:紫色的好,绿色的次之;笋的好,芽的次之;叶子卷的好,舒展的次之。在二、三、四月间,茶的笋生于烂石之间,长出四五寸。像蕨开始抽条,凌露采摘。茶之牙者,长在薄丛上,有三、四、五枝,在枝顶采茶,采后蒸了再烘干,有各种各样的。真茶性冷,只有蒙山茶温而主疾。毛文锡《茶谱》说,蒙山有五顶,上有茶园,中顶叫上清峰。从前有位僧人得病很长时间,遇到一位老人告诉他,蒙山的中顶茶,在春分前后,多找几个人,等到雷声发作时,开始采,采三天停止。如果能采到一两,用当地的水煎服,即能祛病根,采得二两马上病就好,采得三两身体更加健壮,采得四两就四顶茶园,采茶容易。只有中峰草木繁密,云雾蔽日,猛兽经常出没,所以人不易去,因此很名贵,制作也说陆羽有《茶经》,丁谓有《北,毛文锡有《茶谱》,蔡宗颜有《茶对》,都很详细。古人说茶是雀舌、麦颗,说它非常嫩,又有新芽一发,便长一寸多。像针一样粗的是上品,因它的根干及水土营养成分非常丰富的缘故。

雀舌、麦颗又在其下,过去的人不知道。[时珍说茶有野生和种生两种。种生用子,有指头大小,圆形黑色的,它的仁放在口中,开始甜而后味苦,最戟人喉,闽人用来榨油吃。二月下种,一坎放百颗才生一株,大概是空壳多的缘故。茶树怕水和太阳,适宜生长在坡地荫处。清明前采最好,谷雨前采次之,以后的都是老茗了。采、蒸、揉、焙,制作都有方法,详见《茶谱》。茶虽是一般的树木,但可以换来老百姓的日用百货,又能纳朝廷的赋税,好处太多了。据考证,大约是唐人开始崇尚茶,茶的品种越来越多。以雅州的蒙顶、石花、露芽、谷芽为最好。建宁的北苑龙风团是贡品。四川则是东川的神泉、兽目、硖州的碧涧、明月,夔州的真香,邛州的火井、思安,黔阳的都濡,嘉定的峨眉,泸州的纳溪,玉垒的沙坪。楚地有荆州仙人掌,湖南的白露,长沙的铁色,蕲州蕲门的团面,寿州霍山的黄芽,庐州的六安、英山,武昌的衡山,岳州的巴陵,辰州的溆浦,湖南的宝庆、茶陵。吴越一带,有湖州顾诸的紫笋,福州方山的生芽,洪州的白露,双井的白毛,庐山的云雾,常州的阳羡,池州的九华,丫山的阳坡,袁州的界桥,睦州的鸠坑,宣州的阳坑,金华的举岩,会稽的日铸。以上都是产茶有名的地方。现在苏州的虎丘茶,清香风韵,得天然妙处,饮之骨爽神怡,已经全国闻名,价格与银子差不多。此茶多为山僧收采贩卖,确为吴中佳产。其次的天池茶,味虽稍差,但雨前采摘的也很珍贵。其他还很多,但被混杂的也多。按陶隐居注苦茶云:酉阳、武昌、庐江、晋陵皆有好茗,饮了对人有好处。除了茶还有木叶、天门冬苗、菝葜叶,饮后对人都有好处。其余饮后冷利。巴东县有真茶,饮后人不眠。习俗中多煮檀叶及大皂李叶作茶饮,也冷利。南方有瓜芦木,也像茗,今人采槠、栎、山矾、南烛、乌药诸叶皆可饮用,来假冒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