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十一卷木部1(1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第十一卷木部

[李时珍说木是植物,居五行之一。其性与土相宜,而山谷原本性湿。开始由气化成,然后成形成质,不管是乔木灌木,根叶华实,坚脆美质,都各具完整的形态。通过色香气味可区辨树木的品类,果蔬可食,材木可作药器。它们的温寒良毒,早有考汇。

【释名】也称侧柏。

【集解】[颂说柏的果实以乾州为最多。三月开花,九月结子成熟,收下来蒸后晒干,舂擂取出核仁备用。密州出产的更好,虽然与其他柏树相类似,但其叶子都侧向而生,功效有很大差别。益州诸葛孔明庙中,有一棵大柏树,相传是蜀代时栽植的,当地的人们多采摘来做药,其味甘香,与平常的柏树不同。[陈承说柏忌种在坟墓上,然而现在乾州的柏树,都来自乾陵,其他地方出产的都没有这么大,因那里的土地适宜柏树的生长,所以果实的香气和味道均丰美可口。这种柏树与其他地方的不同,树木的纹理,大多数是菩萨云气、人物鸟兽的形状,很是分明,一目了然。有盗得一株径尺的,价值很高,因其果实非常珍贵。[宗说我在陕西做官时,登高望柏,千万株都偏向西边。大概是由于这种树木坚硬,不畏霜雪,得木的正气,是其他的树木所不及的,受金的正气所制而全部偏向西边。[时珍说《史记》里称柏为百木之长,树耸直,皮薄,木质细腻,花细琐;它的果实呈球形,形状如小铃,霜后四下裂开,中有几颗子,大小如麦粒,芳香可爱。柏树叶松树身的,是桧,它的叶尖、硬,也叫栝,现在的人叫它圆柏,以区别侧柏。松树叶柏树身的,是枞。松桧各占一半的,是桧柏。峨眉山中有一种竹叶柏树身的,称它为竹柏。

柏实〔气味〕味甘,性平,无毒。〔主治〕安心神,润肝肾,主治惊厥,小儿惊厥,神志不清,腹痛出虚汗,小便不利,有安神镇静的作用。味甘而补,辛而能润,其气味清香,能透心肾,益脾胃。长期服用,使人润泽美色,耳聪目明,不饥不老,轻身延年,是仙家上乘药物,用来作为滋养品是很适宜的。

〔发明〕[时珍说《列仙传》里说,赤松子吃了柏果实,柏牙齿落了又再生,行如奔马。这并非假话。

柏叶〔气味〕味苦,性微温,无毒。〔主治〕治吐血、鼻出血、痢血、尿血、崩中赤白。主轻身益气,使人耐寒暑,去湿痹,生肌。治冷风导致的关节疼痛及冻疮。烧取汁涂头,黑润发鬓。敷汤火伤,止疼痛祛疤瘢。做成汤经常服用,杀五脏虫,有益健康。〔发明〕[震亨说柏属阴与金,善守。故采其叶,根据月的圆缺配方,取其多得月令之气,这是补阴的妙药,其性多燥,长久服用,益脾滋肺。[时珍说柏性后凋而耐久,禀坚凝之质,是多寿的树木,所以可用来服食。道家用它点汤常饮,元旦用它浸酒辟邪,都是取它的特性。麝吃了而身体有香气,人吃了它而体轻,也都有证据可察。据传有一毛女,秦王宫人。关东贼人到时,被惊吓后逃入山中。饿了没有食物吃,有一个老人教她吃松柏叶,刚吃时味道苦涩,久了就适应了,于是不再饥饿,冬不寒,夏不热。到汉成帝时,猎人在终南山看见一个人,没有衣服,身上长有黑毛,跳坑越涧如飞,就紧密包围将她抓获,当时离秦朝已经二百多年了。此故事出自葛洪的《抱朴子》书中。

枝节〔主治〕煮汁酿酒,去风痹,治关节活动不利,烧取油,治疥疤、虫癞等病。

脂〔主治〕治身面疣目,同松脂一起研细涂于患处,几天后自然消失。

根白皮〔主治〕治火灼烂疮,长毛发。

【附方】〔柏实〕1.平肝润肾,延年壮神。用柏实晒干,去壳,研末。每服二钱,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又方:加松子仁等分,以松脂和丸服。又方:加菊花等分,以蜜和丸服。又方:用柏子仁二斤,研为末,泡酒中成膏,加枣肉三斤,白蜜、白术末、地黄末各一斤,捣匀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每嚼一丸,一日三服。2.老人便秘。用柏子仁、松子仁、大麻仁,等分同研,加蜜、蜡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饭前服,少黄丹汤调下。一天服二次。3.肠风下血。用柏子十四个,捶碎,贮布袋中,加入好酒三碗,煎至八成服下。4.小儿惊痫腹满,大便青白色。用柏子仁研为末,温水调服一钱。〔柏叶〕1.中风(涎潮口噤,语言不出,手足垂)。用柏叶一把去枝,葱白一把连根研如泥,加酒一升,煎开多次后温服。2.霍乱转筋。用柏叶捣烂裹脚上,另外再煎汁淋洗。3.吐血。用青柏叶一把、干姜二片、阿胶一挺(炙),加水二升,煮成一升去渣,另加马通汁一升,再合煎为一升,滤过,一次服下。4.鼻血不止。用柏叶、榴花,共研为末,吹入鼻中。5.尿血。用柏叶、黄连焙过,研细,酒送服三钱。6.大肠下血。用柏叶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7.月经不断。用侧柏叶(炙)、芍药等分,每取三钱,加水、酒各半煎服。对未婚妇女,用侧柏叶、木贼(炒至微焦),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8.汤火伤。用柏叶生捣涂搽,二三日后,止痛灭瘢。9.大麻风(眉发脱落)。用侧柏叶九蒸九晒后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至十丸。白天服三次,晚间服一次。百日之后,眉毛可再生。

10.头发不生。用侧柏叶阴干研末,和麻油涂搽。

【释名】[时珍说王安石说,松柏为百木之长。松好比公,柏好比伯。故松从公,柏从白。

【集解】[颂说到处都有生长。其叶有两鬣、五鬣、七鬣。年岁久了就结很多果实。中原虽有出产,但不及塞上的好。[宗说松黄一如蒲黄,但味差而且淡。松子松细小味薄。[时珍说松树挺拔耸直多枝节,其皮粗厚有鳞形,其叶后凋。二三月抽蕤开花,长四五寸,采其花蕊称为松黄。结的果实形状如猪心,叠成鳞砌,秋后种子长成则鳞裂开,而且叶子有二针、三针、五针的区别。三针的是栝子松,五针的是松子松。其种子如柏子,只有辽海和云南的,种子大小如巴豆,可以吃,称它为海松子,详见果部。

[孙思邈说松脂以衡山的为好。衡山以东五百里,满山遍谷所生长的,与其他地方所产的不同。[苏轼说镇定的松脂也很优良。《抱朴子》记载,凡是老松树皮中自然凝聚的脂是最好的,胜于凿取和煮成的。若根下有伤痕,又在阴暗处的脂,为阴脂,特别好。老松树余气结为茯苓,千年松脂变化成琥珀。《玉策记》载,千年松树四边都长枝。其精气化为青牛、青羊、青犬、青人、伏龟,寿命都在千年以上。

松脂〔修治〕[颂说凡是取用松脂,须先经炼治。用大釜加水放入瓦器中,用白茅垫在瓦器底部,又加黄沙在茅上,厚一寸左右。然后把松脂散布在上面,用桑树发火来烧,汤变少时频加热水。等到松脂全部进入釜中,才取出来,然后投入冷水里,冷凝后又蒸热,如此做两次。其白如玉,再拿来使用。〔气味〕味苦、甘,性温,无毒。〔主治〕治痈疽恶疮,头疮溃疡白秃及疥瘙虫病,安益五脏,常服轻身不老延年。除胃中伏热,咽干,多饮多尿,风痹死肌,其中赤色松脂,主治恶痹。煎成膏有止痛排脓的作用,贴各种脓血疮瘘烂。塞牙孔,杀虫。还能润心肺,治耳聋,强壮筋骨,利耳目,治白带过多。〔发明〕[时珍说松叶松果,服饵所须;松节松心,耐久不朽;松脂则又是树的津液精华。在土里不朽烂,流出的脂日子一久,就变为琥珀,可以用来辟谷延年。葛洪在《抱朴子》里说,上党赵瞿,久病多年至垂死,家里人嫌弃他,便送到山洞中。赵瞿哭泣了很久,有位仙人看见后同情他,就给他一囊药。赵瞿服用一百多天后,疮都痊愈了,且颜色丰悦,肌肤玉泽。仙人再经过时,赵瞿感谢其救命之恩,乞求得到药方。仙人说,这是松脂,山中有很多,你炼治后服食它,可以长生不死。赵瞿于是回家后长服,身体变年轻,气力百倍,登危涉险,终日不困,一百多岁了,牙齿不松,头发不白。有一天夜晚睡觉时,忽见屋中有光,大如镜,过一会儿竟满室生辉,亮如白昼。又见上面有一个彩女,游戏于口鼻之间,随后进入抱犊山当了地仙。当时的人听说赵瞿是服用松脂,都争着服用,用驴车运负,堆满了屋子。不到一个月,没发觉大的好处,就都停止了,意志不坚强才会如此。张杲《医说》中有服用松丹的方法。

松叶〔气味〕味苦,性温,无毒。〔主治〕治风湿疮,生毛发,安五脏,不饥延年。切细,用水及面饮服,或者捣成粉制成丸服用,可以断谷及治恶疾。灸治冻疮、风疮效果佳。去风痛脚痹,杀米虫。

松花又名松黄。〔气味〕味甘,性温,无毒。[恭说多吃可引发上焦热病。〔主治〕主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也可以酿酒。〔发明〕[震亨说松花即松黄,拂取正蒲黄,酒服,能轻身治病,比皮、叶和脂好。[颂说花上黄粉,山里人及时拂取,做汤时放入少许,效果很好。但不能长久存放,所以很少寄往远处。[时珍说现在的人用松黄、白砂糖和米粉,做成糕饼来吃,特别好。

【附方】〔松脂〕1.关节酸疼。用松脂三十斤,炼五十遍,每取三升,和炼酥三升,搅稠。每天清晨空心服一匙。一天服三次。服药期间,以面食为好。忌食血腥、生冷、酸物。百日病愈。2.肝虚目泪。用炼过的松脂一斤、米二斗、水七斗、曲二斗造酒频饮。3.妇女白带。用松香五两、酒二升,煮干,捣烂,加酒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温酒送下。4.风虫牙痛。把松脂在滚水中泡化,漱口,痛即止。5.龋齿有孔。用棉裹松脂塞孔中。6.久聋不听。用炼松脂三两,巴豆一两,和捣成丸,薄棉裹塞,一日二次。7.一切肿毒。用松香八两、铜青二钱、蓖麻仁五钱,同捣作膏,摊贴患处。8.疥癣湿疮。用松香研为末,加轻粉少许,先以油涂疮上,再撒上药末。几次即见效。9.阴囊湿痒。用松香末卷入纸筒内,每筒加花椒三粒,油浸三日,令纸筒燃烧滴油,取油搽患处。搽油前,以淘米水把患处洗净。〔松节〕1.关节风痛。用松节(即松的茎干上的瘤状节)泡酒,每服一盒,一天服五六次。2.转筋挛急。用松节一两,锉细,加乳香一钱,慢火炒焦,出火毒,研为末,每服一颗二钱,热木瓜酒调下。3.风热牙痛。油松节如枣大一块,切碎,加胡椒七颗,浸热酒中,乘热再加飞过的白矾少许,即取以漱口。又方:用松节二两,槐白皮、地骨皮各一两,煎汤漱口,热漱冷吐。4.反胃吐食。用松节煎酒细饮。5.跌扑伤损。用松节煎酒服。〔松叶〕1.预防瘟疫。用松叶切细,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能防时疫。2.中风口斜。青松叶一斤,捣成汁,放酒中浸两宿,又在火旁取温一宿,初服半升,渐加至一升,以头面出汗为度。3.关节风痛。用松叶捣汁一升,在酒中浸七日,每服一盒。一天服三次。4.脚气风疮。用松叶六十斤,锉细,加水四石,煮成五斗,和米五斗照常法酿酒。七日后,取酒饮,以醉为度。5.风牙肿痛。用松叶一把、盐一合、酒二升,共煎含漱。6.大风恶疮。用松叶二斤、麻黄(去节)五两,锉细,泡酒二斗中。几日后,每次温服一小碗,服至见效为止。7.阴囊湿痒。用松叶煎汤多洗。

【释名】又叫沙木、檠木。

【集解】[时珍说杉树的叶硬,微扁而像针,结的果实如枫实。江杉南的人在惊蛰前后取枝播种,出产在倭国的叫倭木,但不及蜀、黔诸山所产的好。杉木有赤、白二种:赤杉木质实而且多油,白杉则木质虚而干燥。有雉纹一样花纹的,叫野鸡斑,作棺木尤其珍贵。杉木不会被虫蛀,烧灰也可作发火药。

杉木〔气味〕味辛,性微温,无毒。〔主治〕治漆疮,煮汤洗,没有不好的。煮水浸捋脚气浮肿。服用,治心腹胀痛,去恶气。治风毒奔豚,霍乱上气,都煎汤服。

皮〔主治〕主金疮出血,及汤火烧伤,则取老树皮烧存性,研敷。或加鸡蛋清调敷,一二日即愈。

叶〔主治〕治风、虫牙痛,则同川芎、细辛煎酒含漱。

子〔主治〕治疝气痛,一岁用一粒,都烧研用酒服。

【附方】1.脚气肿满。用杉木节一升、橘叶(切细)一升(无叶可用皮带)、大腹槟榔大一枚(连子打碎),水三升,共煮成一升半,分两次服。若初服即见效,则不必再服。此方名“杉木汤”。2.小儿阴肿。用老杉木烧灰,加腻粉,调清油敷涂。3.刀伤、汤火伤。取老树皮烧存性,研末敷搽。或调鸡蛋清涂搽。4.风虫牙痛。用杉叶同川芎、细辛煎酒含漱。

【释名】也称牡桂。

【集解】[时珍说桂有数种。牡桂,叶长得像枇杷叶,坚硬,有毛和细锯齿,其花白色,其皮多脂;菌桂,叶子像柿叶,尖狭而光净,有三纵纹路而无锯齿,其花有黄有白,其皮薄而卷曲。现在的商人所卖的,都是以上两种。但皮卷的是菌桂,半卷的和不卷的为牡桂。尸子说,春天开花、秋天落英的叫桂。嵇康说,桂生在合浦、交趾,必定生在高山之巅,冬夏常青。桂树自为林,更不会有杂树。这是桂树生长在南方的特点。

肉桂〔气味〕味甘、辛,性大热,有小毒。〔主治〕利肝肺气,心腹寒热冷疾,霍乱转筋,头痛腰痛出汗,止烦止唾,咳嗽,堕胎,温中。坚筋骨,通血脉,理疏不足,宣导百药,无所畏。

补下焦不足,治沉寒痼冷之病,渗泄止渴,去营卫中风寒,表虚自汗。春夏为禁药,秋冬腹痛,非此不能止。补命门不足,益火消阴。治寒痹风喑,阴盛失血,泻痢惊痫。

桂心〔气味〕味苦、辛,无毒。〔主治〕治九种心痛,腹内冷气、痛不忍,咳逆结气壅痹,脚部痹,止下痢,杀三虫,治鼻中息肉,破血,通利月闭,胞衣不下。治一切风气,补五劳七伤,通九窍,利关节,益精明目,暖腰膝,治风痹骨节挛缩,续筋骨,生肌肉,消淤血,破胸腹胀痛,杀草木毒。治咽喉肿痛,失音,阳虚失血。可内托痈疽痘疹,能引血化汗化脓。

牡桂〔气味〕味辛,性温,无毒。〔主治〕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可温筋通脉,止烦出汗。去冷风疼痛,去伤风头痛,开腠理,解表发汗,去皮肤风湿,散下焦蓄血,利肺气。

叶〔主治〕捣碎浸水,洗发,去垢除风。

【附方】1.产后心痛,恶血冲心,气闷欲绝。用桂心三两为末,狗胆汁作丸如芡子大小,每次用热酒服一丸。2.心腹胀痛,气短欲绝。桂二两,水一升二盒,煮至八合,顿服。3.喉痹不语,中风失音。取桂放在舌下,咽汁。另一方:桂末三钱,水二盏,煎成一盏,服用取汗。

月桂

【集解】[时珍说吴刚伐月桂的传说,起于隋唐小说;月桂落子的传说,起于武则天时代。相传有一梵僧自天竺国鹫岭飞来,所以在八月天竺国常有桂子落下。杭州灵隐寺下落月桂子,繁如雨、大如豆、圆如珠,颜色有白、黄、黑;壳如芡实,味辛。

【气味】味辛,性温,无毒。

【主治】治小儿耳后月食疮,研碎敷。

木兰

【释名】又叫杜兰、林兰、木莲、黄心。[时珍说因香气如兰,花艳如莲,故而命名。

【集解】[别录说原产在零陵的山谷和泰山。皮似桂而香。[弘景说形状如楠树。如今益州也有,但形状如厚朴,气味更加辛香。[时珍说枝叶都很稀疏。花内白外紫,四月初始开,二十日后即谢,也有四季常开的,但都不结果实。

皮〔气味〕味苦,性寒,无毒。〔主治〕主皮肤中大热,去面热赤疱酒渣鼻,恶风癫疾,阴下痒湿,明耳目。疗中风伤寒,及痈疽水肿,去臭气。还能治酒疸,利小便,疗小儿重舌。

花〔主治〕主鱼骨鲠,可化铁丹。

【附方】1.小儿重舌。取长一尺、宽四寸的木兰皮,削去粗皮,放入一升醋中,渍汁噙。2.面上黑斑。用一斤木兰皮细切,以三年的酸浆渍后晒干捣末。每次用浆水送服方寸匕,一日三次。3.酒疸发斑。用木兰皮一两,黄芪二两,为末。每次用酒送服方寸匕,一日三次。

辛夷

【释名】也称辛雉、侯桃、房木、木笔、迎春。[时珍说夷者,荑也。因为它花苞初生如荑而味辛。

【集解】[别录说辛夷生于汉中、魏兴、梁州川谷。树似杜仲,高丈余。子似冬桃而小。九月采实,暴干,去心及外毛。毛入肺,令人咳。[宗说辛夷处处都有,人家园亭多有种植。先花后叶,即木笔花。花未开时,苞上有毛,尖长如笔,故取象而名。花有桃红、紫色二种,入药当用紫者,须未开时采收,已开者不佳。[时珍说辛夷花初出枝头,苞长半寸,尖锐如笔头,有重重青黄茸毛顺铺,长半分许。开时,似莲花而小,如灯盏,紫苞红焰,似莲和兰花的香味。也有白色者,人称为玉兰。

【修治】苞[敩说拭去肉毛,以芭蕉水浸一宿,用浆水煮,从巳时至未时,取出焙干用。[大明说入药微炙。

【气味】味辛,性温,无毒。

【主治】主五脏身体寒热,头风脑痛。久服下气,轻身明目,增年耐老。温中解肌,利九窍,通鼻塞涕出,治面肿引齿痛,眩冒身兀兀如在车船之上者。生须发,去白虫。通关脉,治头痛憎寒,体噤瘙痒。入面脂,生光泽。鼻渊鼻鼽,鼻窒鼻疮,及痘后鼻疮,并研末,入麝香少许,葱白蘸入数次,甚良。

【发明】[时珍说鼻气通于天。天,即头,肺。肺开窍于鼻,而阳明胃脉环鼻而上行。脑为元神之府,鼻为命门之窍。人若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则头晕目眩,九窍不利。辛夷之辛温走气而入肺,其体轻浮,能助胃中清阳上行通于天。所以能温中,治头面目鼻九窍之病。

沉香

【释名】又叫沉水香、蜜香。[时珍说因树心放在水中会下沉,所以叫沉水,也叫水沉。其中半沉的为栈香,不沉的为黄熟香。

【集解】[恭说沉香与青桂、鸡骨、马蹄、煎香同是一树,出自天竺等国。它的树似榉柳,树皮呈青色。叶似橘叶,经冬不凋。夏季开花,白而圆。秋季结实似槟榔,大如桑椹,紫而味辛。

【气味】味辛,性微温,无毒。

【主治】主风水毒肿,去恶气,心腹痛,霍乱中恶,邪鬼疰气。能清人神,宜酒煮而服。治各种疮肿,宜入膏中。还可调中,补五脏,益精壮阳,暖腰膝,止转筋吐泻冷气,破腹部结块,冷风麻痹,皮肤瘙痒。也能补右肾命门,补脾胃,止痰涎、脾出血,益气和神,治上热下寒、气逆喘沉香息、大肠虚闭、小便气淋、男子精冷。

【附方】1.诸虚寒热。冷香汤:用沉香、附子(炮)等分,加水一盏,煎至七分,露一夜,空腹温服。2.骨冷久呃。用沉香、紫苏、白豆蔻仁各一钱,为末,每次用柿蒂汤送服五七分。3.肾虚目黑。用沉香一两,蜀椒去子,炒出汗,取四两为末,再用酒糊成梧子大的丸,每次服三十丸,空腹用盐汤送下。4.心神不宁(火不降,水不升,健忘惊悸)。朱雀丸:用沉香五钱,茯神二两,为末,炼蜜和成小豆大的丸。饭后用人参汤送服三十丸,一日二次。5.大肠虚闭。用沉香一两,肉苁蓉酒浸焙二两,各研末,以麻仁研汁作糊,和成梧子大的丸。每次用蜜汤送下一百丸。6.痘疮黑陷。用沉香、檀香、乳香等分,燃于盆内。然后抱小儿在盆上熏,即起。

丁香

【释名】又叫丁子香、鸡舌香。

【集解】[

说生长在东海边及昆仑丁香国,树高一丈多,似桂树,叶似栎叶。二三月开花,花圆细。[志说凌冬不凋。子像钉,长在枝蕊上,长三四分,紫色。其中粗大如山茱萸的,俗称母丁香。二月、八月采子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