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十二卷虫部(3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释名】也称推丸、推车客、黑牛儿、铁甲将军、夜游将军。[弘景说庄子云:蜣螂之智,在于转丸。喜入粪土中取屎丸而推,故名推丸。蜣螂

【集解】[宗说蜣螂有大、小二种,大者

名胡蜣螂,身黑而光,腹翼下有小黄,子附母而飞,昼伏夜出,见灯光则来,宜入药用;小者身黑而暗,昼飞夜伏。狐喜食。小者不堪用。[时珍说蜣螂以土包粪,转而成丸,雄曳雌推,置于坎中,以土覆盖后离去。数日后,有小蜣螂出,原来它孵卵于其中。

【气味】味咸,性寒,有毒。

【主治】小儿惊痫,腹胀寒热,大人癫疾狂易。手足端寒,肢满贲豚。捣丸塞下部,引痔虫出尽,永瘥。治小儿疳蚀。能堕胎,治疰忤。和干姜敷恶疮,出箭头。烧末,和醋敷蜂瘘。去大肠风热。治大小便不通,下痢赤白,脱肛,一切痔瘘疔肿,附骨疽疮,疬疡风,灸疮出血不止,鼻中息肉,小儿重舌。

【发明】[时珍说蜣螂是手足阳明、足厥阴之药,故所主皆三经之病。古方治小儿惊痫,蜣螂为第一。

【附方】1.小儿惊风(不拘急、慢均适用)。用蜣螂一枚捣烂,加水一小碗,于百沸汤中烫热,去渣,饮服。2.小儿疳疾。用土裹蜣螂煨熟。吃下。3.小儿重舌。用蜣螂烧成末,唾液和匀敷舌上。4.赤白痢(包括噤口痢及泄泻)。用蜣螂烧研为末。每用半钱或一钱,烧酒调服,小儿用黄酒调服。立效。此方名“黑牛散”。

5.大肠脱肛。用蜣螂烧存性,研为末,加冰片研匀,敷肛上托入,即愈。6.大小便不通。用夏天收集、阴干的蜣螂一个,放净砖上,四面以灰火烘干,当腰切断。大便不通,用上截;小便不通,用下载;二便不通,用全部。各研为末,水送服。

7.小便血淋。用蜣螂研为末,水冲服。8.痔漏出水。用蜣螂一个阴干,加冰片少许,研为细末,搓纸捻蘸末塞入孔内,渐渐生肉,药自退出,即愈。又方:用蜣螂焙干,研为末,先以矾汤洗过,再加药末敷贴。9.疔肿恶疮。生取蜣螂一个,在蜜汤中浸死,瓦上焙焦为末。先用针烧过,把疮肿挑破,然后用醋调药末敷涂。10.无名恶疮。用死蜣螂捣汁敷涂。

天牛

八角儿。一角者名独角仙。[时珍说此虫有黑角如八字,似水牛角,故名。

【集解】[藏器说蝎一名蠹,在朽木中,食木心,穿如锥刀,口黑,身长足短,节慢无毛,至春雨后化为天牛,两角状如水牛(也有一角者),色黑,背有白点,上下缘木,飞腾不远。[时珍说天牛处处有。大如蝉,黑甲光如漆,甲上有黄白点,甲下有翅能飞。目前有两黑角很长,前向如水牛角,能动。喙黑而扁,如钳甚利。六足在腹,为诸树蠹虫所化也。夏月有,出则降雨。

【气味】有毒。

【主治】疟疾寒热,小儿急惊风,及疔肿箭镞入肉,去痣靥。

【附方】疔肿恶毒。“透骨膏”:用八角儿(杨柳上者,阴干去壳)四个(如冬天没有,用窠替代),蟾酥半钱,巴豆仁一个,粉霜、雄黄、麝香少许。先以八角儿研如泥,入熔化黄蜡少许,同众药末和作膏子,密收。每以针刺疮头破出血,用榆条送膏子(麦粒大)入疮中。疮回即止,不必再用也。忌冷水。针破无血,系是着骨疔。

蝼蛄

【释名】也称天蝼、蝼蝈、仙姑、石鼠、梧鼠、土狗。[时珍说蝼,臭也。此虫气臭,故得蝼名。

【集解】[时珍说蝼蛄穴土而居,有短翅四足。雄者善鸣而飞,雌者腹大羽小,不善飞翔。吸风食土,喜就灯光。入药用雄。

【气味】味咸,性寒,无毒。

【主治】产难,出肉中刺,溃痈肿,下哽噎,解毒,除恶疮。水肿,头面肿。利大小便,通石淋,治瘰疬骨鲠。治口疮甚效。

【附方】1.水肿病(肿满,喘急,不能安卧)。用蝼蛄五枚,焙干为末,饭前用开水送服一钱,以小便通畅为效,加甘遂末一钱、商陆汁一匙,忌盐一百日。又方:小便不通者,用蝼蛄下截焙研,水服半钱,立通。又方:用蝼蛄一个、葡萄心七个,捣烂,露一夜,晒干,共研为末,酒送服。又方:夏季收集蝼蛄阴干,分头、腹、尾,焙过收存,治上身水肿,用头末七个;治身体中部水肿,用腹末七个;治下身水肿,用尾末七个,饭前服,酒送下。2.大腹水肿。用蝼蛄炙熟,每天吃十个。又方:用大戟、芫花、甘遂、大黄各三钱,共研为末。以蝼蛄七个,加捣烂的葱,在新瓦上焙干,去掉翅、足,每个剪作左右两半。退左侧水肿时,即以虫的左侧七片焙研加上述的药末二钱,黎明时,用淡竹叶、天门冬煎汤调服。三天后,照这种方法服虫的右侧七片。3.石淋肿痛。用蝼蛄七个、盐二两,在新瓦上焙干,研为末。每服一匙,温酒送下。4.牙齿疼痛。用蝼蛄一个,裹旧糟中,湿纸包好煨焦,去糟,研末敷患处。

蜚蠊

【释名】又叫石姜、负盘、滑虫、茶婆虫、香娘子。

【集解】[别录说生长在晋阳的山泽和房间里。形状像蚕蛾,腹部红色。[弘景说蜚蠊的形状像庶虫,但体轻能飞。本来生长在草丛中,八九月天气变冷后,大多数蜚蠊便躲藏在人的家里。[时珍说如今人们家中的墙壁间,灶下有很多石姜,甚至多达成百上千。形状像蚕蛾,腹背俱赤,两翅能飞,喜欢灯火,发出的气味很臭,屎更臭。罗愿说,这种动物喜欢在清晨吃稻花,太阳一出就飞走了。

【气味】味咸,性寒,无毒。

【主治】治淤血结块、寒热,且能治咽喉肿胀,还能通利血脉。治内寒、无生育力,可下气。

蚱蜢

【释名】也称蛗螽。

【集解】[藏器说形状像蝗虫。蚱蜢[时珍说大小不一,长角,脚长,善跳跃,有青、黑、斑多种颜色,也能损害粮食。五月份开始出来活动,到冬天藏入洞穴中。南部边疆的人喜食。蔡邕《月令》载,螽产卵在深土中,每年产卵近百,来年夏天复出。冬天下大雪,它就会藏入土中而死亡。

【气味】味辛,有毒。

【主治】五月五日收取,夫妇佩带,可以增强性欲。

蟾蜍

【释名】又名癞蛤蟆。

【集解】[别录说原生长在江湖池泽中。[颂说现在到处都有。蟾蜍多在房屋下潮湿的地方,形体大,背上有层层叠叠痱子似的东西,行动迟缓,不能跳跃,也不能鸣叫;蛤蟆多生活在水蟾蜍中,体态小,皮肤上多黑斑点,善跳跃,行动敏捷。二者虽然是同一类的,但功用小有差别。

【气味】味辛,性凉,微毒。

【主治】治外阴溃烂、恶疽疮,疯狗咬伤。能合玉石。烧灰敷疮,极效。治温病发斑危急,去掉蟾蜍肠生捣食一二只,立愈。杀疳虫,治鼠瘘和小儿劳瘦疳疾,面黄,破腹内结块。

【附方】1.腹中冷癖(逆害饮食,两胁痞满,按之鸣转)。用大蟾蜍一个,去皮、肠,切成小块,加芒硝(体强者一升,中等者七合,体弱者五合),以水七升,煮成四升,一次服下,以得泻为度。2.小儿疳积(疳积腹大,黄瘦骨立,头生疮疖)。用立秋后大蟾蜍,去首、足、肠,涂上清油,在瓦上炙熟吃下,有积秽排出。连吃五六个,一月之后,形容改变,疗效显著。3.五疳八痢(面黄肌瘦,好食泥土,不思乳食)。用大干蟾蜍一个(烧存性)、皂角(去皮、弦)一钱(烧存性)、蛤粉(水飞)三钱、麝香一钱,共研为末,糊成丸子,如粟米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五疳保童丸”。4.走马牙疳,侵蚀口鼻。用干蟾蜍裹黄泥中煅过,取二钱半,加黄连二钱半、青黛一钱、麝香少许,共研为末,敷患处。5.小儿口疮、癣疮,褥疮。用夏季蟾蜍炙过,研为末,敷患处。6.一切湿疮。用蟾蜍烧灰,调猪油涂搽。7.附骨坏疮(脓汁不断,或骨从疮孔中露出,久治不愈)。和大蟾蜍一个、乱头发如鸡蛋大一团、猪油四两,煎枯,去渣,凝成膏药,先以桑根皮、乌头煎汤洗疮,再用干煅过的龙骨末,撒在疮的四周,最后以膏药敷上贴好。8.肿毒初起。用大蟾蜍一个剁碎,和炒石灰一起,研如泥敷涂。频频换药。9.破伤风病。用蟾蜍二两半(切剁如泥),加花椒一两,同酒炒熟,再加酒二两半,温服。不久,通身出汗,极效。10.折伤接骨。用大蟾蜍生研如泥,敷涂伤处,外用竹片包好捆稳。

蛤蟆

【集解】[藏器说生活在池塘泽中,背部有黑点,体小,善跳起吃百虫,发出呷呷的鸣叫声,行动快速。而蟾蜍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体形较大,色青黑,无斑点,皮上凹凸不平,不能跳跃,不会鸣叫,行动也很迟缓。现在的人们不认识,将两者误认为是同种动物。还有蛙蛤、蝼蝈、长肱、石榜、蠼子等,或生活在水田中,或生长在沟渠旁。《周礼》载,蝼蝈能制伏青蛙,而焚烧牡菊(无花菊)的灰洒蝼蝈,即死。[时珍说蛤蟆、青蛙怕蛇,但能制约蜈蚣。三者能相互制约。

【气味】味辛,性寒,有毒。

【主治】主祛邪气。破结石淤血,痈肿阴疮。主辟百邪鬼魅,涂痈肿及热结肿。治狂热,贴恶疮,解烦热,治犬咬。

【附方】1.风热邪病。用蛤蟆(烧灰)、朱砂,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水送下。一天服三次,极效。2.瘰疬溃烂。用黑色蛤蟆一个,去肠,火焙,研为末,调油敷涂。3.头上软疖。用蛤蟆剥皮贴患处,收毒即愈。4.蝮蛇螫伤。用生蛤蟆一个,捣烂敷伤处。

【释名】又叫长股、田鸡、青鸡、坐鱼、[时珍说肉味像鸡,生性

【集解】[别录说生活在水泽、沟边。

[颂说蛙到处都有,像蛤蟆而脊部呈青绿色,嘴尖腹细,俗称青蛙;也有脊部长黄路纹的,叫金线蛙。四月其肉味最好,五月后的渐老,可采制入药。浙江、福建和四川人将它作为佳肴。《考工记》说,农夫以蛙声来预测收成的丰和欠。[时珍说按《三元延寿书》载,蛙骨热,食后可致小便苦淋。妊妇食蛙,会令胎儿夭折。多食幼蛙,令人尿闭,脐下酸痛,甚至死亡。捣车前草汁饮服可解。正月生长的黄蛤,不能食。

【气味】味甘,性寒,无毒。

【主治】治小儿热毒,肌肤生疮,脐伤气虚。且能止痛,解虚劳发热,利水消肿。尤其对产妇有补益作用。捣汁服,治蛤蟆瘟病。南方人吃蛙,认为能补虚损,尤益产妇。

【附方】1.水肿。用活蛙三个,每个口内放一铜钱,钱上涂黄连末少许;另取猪肚一个,以茶油洗净后,包蛙在其中,扎好,煮一宿取出,去掉蛙的皮、肠,只吃蛙肉和猪肚,酒送下。忌食酸、咸、鱼、面、鸡、鹅、羊肉,宜吃猪、鸭。此方名“蛤馔”。2.水蛊腹大(动有水声,皮肤变黑)。用干青蛙二个,以油炒干;蝼蛄七枚,炒过;苦葫芦半两,炒过,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温酒送下。三服可愈。3.毒痢噤口。用青蛙一个,连肠肚捣碎,瓦上烘热,加麝香五分,作饼贴脐上,气通后即能进食。4.诸痔疼痛。用青蛙一个,烧存性,研为末,加米糕作丸,如梧子大。每空腹时,先吃饭二匙,再服药十五丸,枳壳汤送下。

5.恶疮如眼(上高下深,颗颗累垂如瞽眼,顶上露出舌状物,毒孔透里)。用生蛙皮烧存性,研为末,蜜水调匀敷患处。

蜈蚣

【释名】也称蒺藜、天龙。

【集解】[别录说蜈蚣生大吴川谷及江南。头、足赤者良。[弘景说今赤足者,多出京口、长山、高丽山、茅山,得于腐烂积草处,勿伤,曝干。满足者不堪用。蜈蚣啮人,以桑汁、白盐涂,即愈。[时珍说西南处处有。春出冬蛰,节节有足,双须歧尾。性畏蜘蛛,若蜘蛛以溺射,即断烂。段成式《酉阳杂俎》载,绥定县蜈蚣,大者能以气吸蛇及蜥蜴,相去三四尺,骨肉自消。沈怀远《南越志》载,南方晋安有山出蜈蚣。大者长丈余,能吃掉牛。山人点燃火把捕获,以皮蒙鼓,曝肉为脯,美于牛肉。

【气味】味辛,性温,有毒。

【主治】鬼疰蛊毒,啖诸蛇、虫、鱼毒,杀鬼物老精温疟,去三虫。

疗心腹寒热积聚,堕胎,去恶血。小儿惊痫风搐,脐风口噤,丹毒秃疮瘰疬,便毒痔漏,蛇瘕蛇瘴蛇伤。

【发明】[时珍说诸物中,行疾者,惟风与蛇。蜈蚣能制蛇,故也能截风,所以它是厥阴经药。故所主诸症,多属厥阴。

【附方】1.小儿撮口(舌上有疮,如粟米大)。用生蜈蚣捣汁敷涂。2.小儿急惊。用蜈蚣一条(去足),炙为末,丹砂、轻粉,等分研匀,加乳汁和成丸子,如绿豆大。按病者年龄。每岁服一丸,乳汁送下。3.天吊惊风(目久不下,眼见白睛,角弓反张,不能出声)。用大蜈蚣一条,去头足,酥炙,以竹刀劈为左右两半,研为末,各半加麝香五分。用时,以左半药末吹入左鼻,以右半药末吹入右鼻,但都只吹少许,不可过多。若眼末下,可再吹入少量,服下即止。4.破伤风。用蜈蚣研末擦牙,吐出涎沫即愈。又主:用蜈蚣头、乌头尖、附子底、蝎梢,等分为末。每用一分至三分,热酒灌服。另以药末敷患处,出汗即愈。5.口眼歪斜,口内麻木。用蜈蚣三条,一蜜炙,一酒浸,一纸裹火煨,都要去掉头足;天南星一个,切作四片,一蜜炙,一酒浸,一纸裹火煨,一生用;半夏、白芷各五钱。各药一起研为末,加麝香少许。每服一钱,热水调下。一天服一次。6.蝮蛇螫伤。用蜈蚣研末敷涂。7.天蛇头疮(生手指头上)。用蜈蚣一条,烧烟熏一两次即愈。或研蜈蚣为末,调猪胆汁敷涂。8.丹毒瘤肿。用蜈蚣一条、白矾如皂角子大一块、雷丸一个、百部二钱,共研为末,调醋敷涂。9.瘰疬溃疮。用茶和蜈蚣二味,炙至香熟。捣筛为末,先以甘草汤洗净患处。再将药末敷上。10.聤耳出脓。用蜈蚣研末吹耳内。11.小儿秃疮。用大蜈蚣一条、盐一分,放油内浸七天,取油涂搽,即效。12.痔疮疼痛。用赤足蜈蚣焙为末,加片脑少许,调好敷涂。又方:用蜈蚣三四条,浸入煮开一两次的香油中,再加五倍子末二三钱,瓶封收存。在痔痛不可忍时,取油点涂,即时痛止。13.腹大如箕。用蜈蚣三五条,酒炙过,研为末。每服一钱,分为两份,分别装入两个开孔的鸡蛋内,搅匀,封好,煮熟吃下。一天一次,连进三服可愈。14.脚肚转筋。用蜈蚣烧为末,调猪油涂搽。

蚯蚓蚯蚓

【释名】也称坚蚕、土龙、地龙子、寒蚓、附蚓、歌女。[时珍说因爬行时,先向后伸,垛起一丘再向前行,故名。[时珍说现在的平原、水泽地、山地中都有。夏天始出,冬月蛰伏。雨前先出,天晴则夜鸣。有人说它盘伏的结果可化为百合。它与蚱蜢同穴才有雌雄。故郭璞赞说,蚯蚓是土中的精灵,无心的虫类,同蚱蜢交合时,很难分开,就是这个道理。现小儿阴肿,多以为是此物所吹。经验方说:蚯蚓咬人,形如大风,眉毛和胡须都要脱落,只有用石灰水浸敷,效果最良好。

白颈蚯蚓〔气味〕味咸,性寒,无毒。〔主治〕主蛇瘕,祛三虫伏尸,鬼疰蛊毒,杀长虫。将它化为水,治疗伤寒、大腹黄疸、温病、大热狂言,饮汁水皆愈。将它炒成屑,去蛔虫。将它去泥,用盐化成水,主天行诸热,小儿热病癫痫,涂丹毒,敷漆疮。将它与葱化成汁,治疗耳聋。治中风、喉痹。干的炒研成末,主蛇伤毒。治脚风、疟疾。可解蜘蛛毒。〔发明〕[时珍说蚯蚓在物属土德,在景象属轸水。上食泥土,下饮黄泉,所以其性寒而下行。性寒故能解各种热疾,下行故能利小便,治疗足疾而通经络。

【附方】1.伤寒热结。用大蚯蚓半斤,去泥,以人尿煮汁饮服。或以生蚯蚓绞汁服亦可。2.诸疟烦热。用生蚯蚓四条,洗净,研如泥,加生姜汁少许,薄荷汁少许,蜜一匙,水调服。3.小便不通。蚯蚓捣烂,浸水中,滤取浓汁半碗服下,立通。4.老人尿闭。用蚯蚓、茴香等分,捣汁饮服。即愈。5.小儿急惊。用生蚯蚓一条研烂,加五福化毒丹一丸,同研。以薄荷汤少许化下。此方名“五福丸”。

6.小儿慢惊。用乳香半钱、胡粉一钱,研匀,加活蚯蚓捏去土,捣烂,和药做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七至十五丸,葱白煎汤送下。此方名“乳香丸”。7.小儿阴囊肿大。用蚯蚓连土为末,调唾液敷涂。8.手足肿痛欲断。用蚯蚓三升、加水五升,绞汁二升半,服下。9.风热头痛。用蚯蚓炒过,研细,加姜汁、半夏饼、赤茯苓,各药等分为末。每取三分至五分,以生姜荆芥汤送服。10.偏正头痛。用蚯蚓(去土,焙干)、乳香,等分为末。每取三分作纸捻烧出烟,以鼻嗅入。11.风赤眼痛。用蚯蚓十条,炙为末,每服三钱,茶送下。12.齿缝出血。用蚯蚓末、枯矾各一钱,麝香少许,研匀,搽患处。13.木舌肿满。用蚯蚓一条,盐化出水,涂舌上。肿满渐消。14.咽喉肿痛,不能下食。用蚯蚓十四条捣烂,涂喉外,另以一条着盐化水,加蜜少许内服。15.鼻中息肉。用蚯蚓(炒)一分、皂荚一挺,共研为末,调蜜涂患处,清水滴尽即愈。16.聤耳出脓。用生蚯蚓、釜上墨、生猪油,等分研匀,加葱汁作成挺子,棉裹塞耳内。又方:用蚯蚓研末吹耳内。17.耳中耵聍,干结不出。用蚯蚓包在葱叶中,取化出来的水滴耳令满。数次之后,即可把干结物挑出。18.瘰疬溃烂。先用荆芥根下段煎汤温洗,在疮破紫黑处,针刺去血,再洗三四次,然后用黎明时收集的蚯蚓一把,放炭火上烧红为末。每一匙加乳香、没药、轻粉各半钱,穿山甲九片,炙为末,调油敷涂患处。有特效。19.阳症脱肛。用荆芥、生姜煎汤洗患处后,即取蚯蚓(去土)一两、朴消二钱研为末,调油敷涂。20.对口毒疮(已出脓者)。用韭地蚯蚓捣烂,凉水调匀敷涂。每天换药三四次。

蜗牛

也称蠡牛、山蜗、蜗螺。

【集解】[弘景说生在山林和蜗牛居家的周围。头形像蛞蝓,但有甲壳。[保升说形状像小螺,颜色是白的。头有四个黑角,走动时头伸出,受惊时则头尾一起缩进甲壳中。[颂说凡用蜗牛,以体形圆而大的为好。[时珍说蜗牛身上有垂涎,能制约蜈蚣、蝎子。夏天热时会自悬在叶下,往上升高,直到唾涎完了后自己死亡。

【气味】味咸,性寒,有小毒。

【主治】主跌打损伤,大肠下脱肛,筋急和惊痫。生研饮汁,止消渴。

治各种肿毒痔漏,蜈蚣、蝎毒,研烂涂敷。

蜗壳〔主治〕主一切疳疾,面上赤疮,久痢脱肛。

【附方】1.小便不通。用蜗牛捣烂贴脐下,以手摩擦。加麝香少许更好。2.大肠脱肛。用蜗牛一两烧灰,调猪油敷涂,立缩。又方:用干蜗牛一百个,炒研。每取一钱,以飞过赤汁的磁石末五钱,加水一碗,煎成半碗,调药服下。3.痔疮肿痛。用蜗牛浸油涂搽,或烧过研末敷涂。又方:用蜗牛一个,加麝香少许,装碗中,次日取碗中液汁涂搽。4.背疮初起。用活蜗牛二百个、加水一碗,封瓶中一夜,取涎水调蛤粉敷疮上。每天十多次,热痛渐止,疮亦渐愈。5.瘰疬末溃。用连壳蜗牛七个、丁香七粒,一起烧过,研为末,敷贴患处。6.瘰疬已溃。用蜗牛烧研,加轻粉少许,调猪脊髓涂搽。7.喉痹肿塞。用蜗牛棉裹,水浸,放口中含咽,不久即通。8.耳腮痄肿及喉部诸肿。用蜗牛同面研末敷涂。9.脸上毒疮。用蜗牛一两个,加酱少许,共捣烂摊纸上,贴患处。纸上留一小孔透气,极效。10.赤白翳膜。用生蜗牛一个,加丹砂末,在火上炙沸,以棉球蘸汁涂眼中。一天二次。11.鼻血不止。用蜗牛一个焙干,乌贼骨半钱,共研为末,吹鼻内。12.撮口脐风。用蜗牛五个,去壳,研汁涂口,有效即止。又方:用蜗牛十个,去壳研烂,加莳萝末半分,研匀涂搽,有效即止。13.滴耳聋闭。用蜗牛一两,石胆、钟乳粉各二钱半,共研为末,装于盒中,火煅过,加片脑少许。每以酒调药二三分滴耳中,即愈。14.虫牙作痛。用蜗牛壳三十个烧过,研为末,每日擦痛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