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十六卷兽部2(1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第十六卷兽部2

【释名】[时珍说驴,胪也。马力在膊,驴力在胪。

【集解】[时珍说驴颊长额宽,耳如长矛,夜晚鸣叫的次数与更次相应,善于驮负货物。有褐、黑、白等色。女真、辽东等地出产野驴,像驴但其皮斑驳,尾巴和鬃毛很长,骨骼大,食它其功效与驴相同。西土出产的山驴,有如羚羊一样的角。东海的岛上出产海驴,能入水不死。还有海马、海牛、海猪、海獾等物,其皮都可为人们使用。

肉〔气味〕味甘,性凉,无毒。[吴瑞说食驴肉,同时饮荆芥茶,会死人。与凫茈同食,令人拘挛抽搐。病死的驴有毒。〔主治〕解心烦,止风狂。酿酒,可治一切风。治忧愁不乐,能安心气。同五味煮食,或以汤作粥食,补血益气,治多年劳损。可煮汤后空腹饮,疗痔引虫。野驴肉功效与此相同。[发明[宗说食驴肉后动风,脂肥的尤甚,屡试屡验。昔人认为会止一切风狂,是没有凭据的。

头肉〔主治〕煮汤服二三升,治多年消渴,没有不痊愈的。用地曲酿酒服食,可去大风动摇不休者。也可洗头风所致的风屑。同姜齑煮汤每天服食,可治疗黄疸。

脂〔主治〕可敷治恶疮、疥、癣和风肿。调酒后服三升,可治不能说话,不认识人的狂癫病。与乌梅一起调和成丸,治多年疟疾,未发时服三十丸。另外,生脂和生出捣熟,用棉布裹来塞耳,可治多年聋疾。和酒各等分服用,可治咳嗽。和盐,可涂治身体手足的风肿。

髓〔气味〕味甘,性温,无毒。〔主治〕耳聋。

血〔气味〕味咸,性凉,无毒。〔主治〕主利大小肠,润燥结,下热气。

乳〔气味〕味甘,性冷利,无毒。〔主治〕主小儿热急黄等,但服得太多反而会使人腹泻。疗大热,止消渴,小儿高热引起的惊邪赤痢,小儿惊痫。突然心痛而连至腰脐者,可热服三升。蜘蛛咬疮,用器具盛来浸泡。蚰蜒和飞虫入耳,滴之当化成水。频频热饮,可治郁气,解小儿热毒,不生痘疹。浸泡在黄连中,然后取汁,可点风热赤眼。

皮〔主治〕煎成胶状后食服,可治一切风毒,骨节疼痛,呻吟不止。和酒一起服食更好。煎成胶后服,主鼻出血、吐血、肠风引起的血痢和白带过多。用生皮覆盖疟疾病人,疗效良好。

骨〔主治〕煮汤浴麻风。母驴骨煮汤服,治多年的消渴,极有效。

头骨〔主治〕烧灰调油,可涂小儿头颅内缝分裂、前囟不闭。

悬蹄〔主治〕烧灰敷痈疽,可散脓水。和油敷小儿颅囟不闭,以闭合为度。

【附方】1.风入头脑,头晕目眩。用乌驴头一个,与豆豉汁煮后食用。立止。2.小儿口噤,不啼不哭。驴乳、猪乳各一升,煎至一升后做五次服,大效。

3.中风口眼斜。将乌驴皮拔掉毛,如常物一样制干净后蒸熟,加豆豉汁,和五味煮食,即愈。此方又治骨节疼痛。4.多年耳聋。严重者用三两次,初起者用一次便见效。将驴前脚胫骨打破,在太阳下沥出髓,用瓷器收储。每次用都以棉球点少许入耳内,侧卧待药行。其髓不可多用。以白色者为上品,黄色者不用。又方:乌驴脂少许,鲫鱼胆一个,生油半两,和匀,纳入葱管中七日后,再取滴耳中。5.牛皮癣。生驴皮一片,用朴消腌过,烧灰,油调后搽涂。又叫一扫光。

【集解】[时珍说骡的体形比驴大,而又比马强健,它的力量表现在腰部。它的盆骨不能开合,所以不能产子。

肉〔气味〕味辛、苦,性温,有小毒。[宁源说骡的品性顽劣,肉不益人,孕妇吃了会难产。[时珍说过去赵简子有一匹白色的骡,他十分喜爱。他的臣下阳城的胥渠患病,医生说,能找到白骡的肝就能得救,找不到则死。简子听说了,说,杀畜生而救人,不是很仁义吗?便杀骡取肝给胥渠。胥渠病愈。但没有记载他得的什么病。

蹄〔主治〕难产。方法是烧灰,加少许麝香,用酒冲服,每次一钱。

【释名】又叫橐驼、骆驼。

【集解】[马志说有野生和家生,但都生长在塞北、河西一带。[颂说野骆驼,现在只有西北的番界可见,家骆驼则是上述地方的人家蓄养的。[时珍说驼的形状像马,它的头像羊,长颈项,垂耳,脚有三节,背上有两个突出的肉峰,并成鞍形,有苍、褐、黄、紫等各种皮色。其性耐寒,故夏至褪毛避暑。它的粪烧出的烟就像狼烟一样直冲云霄。它的力量能负重千斤,每天可行走二三百里,又能感知泉源水脉和风候。凡是在流沙中迷途的人,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找到水,只从驼足踏的地方即可能找到。沙漠的夏季多有热风,旅行者遇到了即会死,风来临前,驼必定会聚在一起鸣叫,并会将口鼻埋入沙中。它卧倒时腹部不会着地,屈足后腹下能透光的叫明驼,最能远行。于阗有风脚驼,跑得很快,每天可行千里之遥。吐蕃有独峰的骆驼。《西域传》说,大月氏出产一种封驼,脊背上只有一峰隆起如封土样,所以俗称它为封牛。岭南徐闻县和海康都出产。

脂〔气味〕味甘,性温,无毒。[宗说家驼的峰、蹄最好,

人都煮熟后吃。[主治治顽痹风瘙、恶疮毒肿、肌肉僵死、筋皮挛缩、腕部筋骨损伤,方法是用火烤热后摩擦患部,让热气透肉而入。和米粉作煎饼吃了,可疗痔。并治一切风疾,皮肤麻痹和恶疮肿漏烂,都可调药后敷搽。治虚劳风,有冷积的,则用烧酒调服。

肉〔气味〕味甘,性温,无毒。〔主治〕治诸风,下气,壮筋骨,润肌肤,主治恶疮。

乳〔气味〕味甘,性冷,无毒。〔主治〕主补中益气,壮筋骨,使人不饥饿。

狮又叫狻猊。

【集解】形状像虎但比虎小,色黄。也像金色的猱狗,但狮子头大尾长。也有青色的狮。狮铜头铁额,钩爪锯牙,弭耳昂鼻,目光如电,吼声如雷。有很长的髯须,公狮尾巴上的茸毛很多,每天能跑五百里,是毛虫之王。它发怒时的威风表现在齿部,欢喜时威风则留在尾上。当它一吼,百兽都会躲避起来,马会吓出血尿。食虎吞貔,裂犀分象。啖咬各种禽兽时,只需用气一吹,它们就会毛、羽纷落。它的乳汁加到牛、羊的乳汁中,都会使其化成水。它即使死了,虎豹仍不敢食它的肉,苍蝇不敢聚集在它的尾巴周围。这是物理相畏的原因。但是,《唐史》记载:唐高宗时,伽毗耶国所献的天铁兽,能擒杀狮子和大象。狮虽然猛悍,还是有制它的动物。西域畜养狮子,都在出生七日内眼未睁开时加以调习,如果稍微长大一点,就难以驯养了。

【释名】又叫大虫、李耳。[时珍说虎,像其声也。李耳原本是“狸儿”。

【集解】[时珍说山兽之王。山林延绵不绝的地方都有虎。形状如猫,个大如牛,黄底黑纹,锯牙钩爪,胡须坚硬而尖,舌有手掌一般大,生倒刺,颈项短,吼叫时鼻道有阻塞老虎感。夜晚看物,则一只眼睛放光,一只眼睛辨物。声吼如雷,风也相随而生,百兽都会震恐。立秋后虎才开始吼啸,仲冬时虎才开始交配。月晕时也会交合。不再交合后,怀孕七个月而生。

知道冲破之法,能击地观奇偶而扑食。虎噬物的顺序,随月旬上下而从首或尾开始,搏杀食物,三次扑跃不中则会舍弃不杀。人被虎咬死,则变成给老虎作帮凶的伥鬼,随虎而行。虎吃狗则醉,狗是虎的酒品。虎闻到羊角烧出的烟味,就会逃走,是因为厌恶它的臭味。虎能杀害人、兽,而猬和鼠却能制服它,看来智慧是不能以体格的大小来衡量的。

虎骨〔气味〕味辛,微热,无毒。〔主治〕治邪恶气,杀鬼疰毒,止惊悸。治恶疮和颈淋巴结核破损后,久不收口。头骨尤其有效。又可治屈伸不得,走动疼痛。治尸疰腹痛,伤寒温气,温疟,还可祛犬、蛟咬毒。沾朱砂画符,可治疗邪气。煮汁浸浴,可去骨节风毒肿。和醋浸泡膝部,可止脚痈肿,治胫骨痛尤其好。初生小儿煎汤洗浴,可辟恶气,去疮疥和惊痫鬼疰,直到长大都会无病。可追风镇痛健骨,止久痢脱肛,兽骨鲠咽。

肉〔气味〕味酸,性平,无毒。[时珍说虎肉有土气,味不甚佳,加盐吃稍好一些。〔主治〕主恶心欲呕,益气力,止吐唾液,吃了还可治定期发作的寒战、高热、出汗的疟疾。可辟三十六种精魅。

血〔主治〕主壮神强志。[时珍说《抱朴子》说,三月三日杀取虎血、鸭血各等分和匀,用像胡麻子一样的初生草,取草的子实合用,可以改变人的形貌。

肚〔主治〕反胃吐食。取生肚不要洗,存滓秽,放在新瓦上固煅存性,加平胃散末一两和匀,每次用白开水冲服三钱,有效。

肾〔主治〕淋巴结核病。

胆〔主治〕小儿惊痫,腹泻消瘦,神惊不安,可研水服用。

睛〔主治〕治癫疾疟疾,小儿热疾,惊悸狂啼,小儿受惊吓后面色发青、口吐涎沫、喘息、抽搐、疳气,还可定心安神,明目去白内障。凡用睛,都必须用酒浸泡后炙干用。

鼻〔主治〕治癫疾,小儿因惊恐引起的四肢抽搐、昏倒。悬挂在屋门上使人生男孩。[时珍说《河鱼图》说,虎鼻悬挂在门上经一年,取下熬成细屑,给妇人服了,便生贵子。但不要让别人和妇人知道,知道了就不会灵验。这与古代的人提倡胎教要见虎豹,取其勇壮之义是相同的。

牙〔主治〕治男子阴疮和脓水清稀难以收敛的疮疡。杀劳虫,治狂犬咬伤而致的狂犬病,则刮成细末,用酒冲服一方寸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