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序篇(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序篇

很多人对李时珍充满敬意之情。产生这种感情,并不是因为李时珍走遍了名山大川去采药,也不是因为他写《本草纲目》花了27年,而是因为,在医学领域,他简直是一位伟大的预言家。

虽然《本草纲目》成书时,许多物种还没有出现,许多疾病也没有发生,但是纵观现代人所有疾病的治疗,大部分都能从《本草纲目》中找到答案。我们在感叹现代医学高科技是把双刃剑的同时,不由得对李时珍肃然起敬。

《本草纲目》之所以如此厉害,原因就在于它的落脚点在治本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奇人奇书--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并看看他为现代人解除病痛提供了哪些良药。

本草食疗:从《本草纲目》中提炼出的养生精华

李时珍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毕生都在给人看病,他致力于医学和药学的研究,除了《本草纲目》,他还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不仅对祖国的本草学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人体生命科学方面也有所建树。

举个例子来说,他在医家和道家的基础上首次明确提出\"脑为元神之府\"的论断,就是说大脑是生命的枢机,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元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活动。元神存则生命在,元神败则生命逝;得神则生,失神则死。他的这一\"脑主神明\"的见解,改变了长期以来\"心主神明\"的说法。他的这种观点一直不被医学界和世人所认可和支持,直到清代王清任在人体解剖观察基础上提出\"灵机记性在脑\"的说法,从而完善和发展了李时珍的\"脑为元神之府\"的论断。这个学说发展到现代就是,判断一个人的生命是否存活,是以他的大脑是否死亡为标准的,而非心脏停止跳动。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多种适宜补脑的食物,如核桃仁、荔枝、红枣、芝麻、鸭肉、桂圆、牛奶、鲜藕、桂圆、乌骨鸡等。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多吃这些食物,可以起到补脑益智、延年益寿的作用。

除此之外,李时珍还十分重视脾胃的作用,并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脾胃为元气之母\"的观点,虽然并非独创,却是对《内经》脾胃学说、李东垣脾胃理论的充实和发展。《本草纲目》中有大量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他强调脾胃与元气的密切关系,人体的元气有赖于脾胃之滋生,脾胃生理功能正常,则人体元气得其滋养而充实。脾胃为后天之本,整个机体有赖于脾胃摄取营养,为气血生化之源泉,故若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后天水谷之精充盈,则气血得养而充盛。

他还认为人体气机上下升降运动正常,有赖于脾胃功能协调。脾胃枢纽若升降正常,则心肾相交,肺肝调和,阴阳平衡。若脾胃受伤则升降功能失常,内伤元气,阴阳失调,严重者还会影响全身而致病。因此,调养脾胃对于养生延年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如何调养脾胃的问题,李时珍也给出了很好的食疗建议,例如在《本草纲目》中就记载了多种对脾胃有益的食物,如白扁豆、枣、莲子、南瓜、野茼蒿、红薯等,为脾胃虚弱的现代人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以上仅就李时珍的养生观点举了两个例子,《本草纲目》中记载的每一种食物、药物,都说明了其温、热、寒、凉的性质,以及其主治哪些疾病或对人体有哪些调节作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多翻翻这本书,就能轻松地为自己和家人防治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本草纲目》食疗经--调和五味,滋养五脏,顺应四时

在人们的印象中,《本草纲目》只是一部医药全集,其实不然,李时珍在书中还阐述了他对养生方面的很多观点。尤其是饮食养生,他认为,调和五味,滋养五脏,顺应四时,才是养生的最好方法。如春增甘味,以养脾气(中医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初夏增辛味,以养肺气;盛夏增咸味,以养肾气;秋增酸味,以养肝气;冬增苦味,以养心气。那具体该如何顺四时而进补呢?

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春天是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在这个季节,每个人的身体感觉都在慢慢恢复,正是养生的好时节。但要切记春季进补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即少吃酸味、多吃甘味的食物以滋养肝脾,对防病保健大有裨益。

性温味甘的食物首选谷类,如糯米、黑米、燕麦等。蔬果如南瓜、扁豆、红枣、桂圆、核桃、栗子、草莓等都是极好的补肝食品。牛肉和各种鱼类也是不错的选择。

春天乍暖还寒,应多吃韭菜、大蒜、洋葱、魔芋、香菜、生姜、葱等可以疏散风寒,又能抑杀病菌的食品。

春天气候变比较大,易引发肝火郁热,可适当吃些清热解湿的食物,如荞麦、薏仁、荠菜、菠菜、茄子、黄瓜、蘑菇等。

夏--初夏省苦增辛,以养肺气;盛夏省和增减,以养肾气

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十分旺盛,人体在炎热的夏天常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头晕、心烦、昏昏欲睡等症状,甚至被中暑、呕吐、腹痛、腹泻等疾病所困扰。为了安度炎夏,必须注重饮食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