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考点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动荡(1 / 2)

西周过了是东周。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

1、东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因鲁国的编年史而得名;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因西汉刘向整理校订《战国策》而得名)。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和思想学术的繁荣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①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②社会大动荡、大变革)。

2、春秋时期社会变化:(注意三点)

(1)经济发展: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牛耕的出现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动力革命)(生产力的发展是发生变革的根本原因)

(2)王室衰微:社会经济发展使诸侯国各自为政,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郡县制出现,分封制瓦解,周天子地位下降,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3)列国纷争(诸侯争霸):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势力强大,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以“尊王攘夷”的名义,争夺对诸侯国的控制权(霸主地位)。诸侯争霸给社会带来了重重灾难(春秋无义战);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在春秋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促进了民族交融,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华夏族成为更加稳固和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在不断的战争中,同周边的少数民族交流不断,出现了民族交融)。

3、春秋首霸: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天子,攘四夷”为旗号,通过葵丘会盟成为首霸。

●战国时期形成的标志事件: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春秋后期战国前期,晋国的韩赵魏将晋国分了(三家分晋),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田氏代齐))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特点:王室衰微,列国纷争(周朝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一去不返,周王室也在公元前256 年被秦国吞并)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青铜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我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北方成就更为突出。

4、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立木为信”取信于民,开始变法。废井田、明法度、奖励耕战、军功授爵、推行县制等措施的实施,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推动土地私有制发展,建立了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郡县官僚制国家。(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

●商鞅变法带给我们的启示:①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②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它需要改革者不但要要有勇气和魄力,还要有为改革而献身的精神。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的原因:(补充了解)①生产力的发展是各国变法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②战争的频繁也对各国提出变法革新的要求;③法家思想的推动。

战国后期,秦国在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还特别注重兴修水利。

5、都江堰:(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长江支流岷江中游修建了综合性的水利枢纽(防洪灌溉)都江堰,使水患不断的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启示)。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各种学说蓬勃兴起,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