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1章 理想(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农机站地处小镇最东边,紧挨着去县城的公路,这里是镇上所有农用机械登记、检审、维修的地方,也是拖拉机和汽车驾驶员培训考试的地方。农机站中央是一块驾驶员培训的大场地,两排土墙瓦房分列场地西边和北边,西边这一排房子就是站上办公用房和农机修理铺,北边这一排就是职工宿舍。南边是镇上唯一的加油站,四个巨大的刷了银色油漆的储油罐卧躺在加油站房子后面,在太阳的照射下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他们一家住的职工宿舍总共三个房间,一间卧室、一间客厅,加一间厨房,总共80平左右,一家三口住着还算宽敞。这种用黄泥砖垒砌起来的房子,保温隔热性比较好,就是容易掉灰,而且到了雨季容易返潮,搞得一屋子的霉味。房梁上经常有老鼠窜来窜去,在瓦缝中做窝,一到晚上就“叽叽叽”的叫唤,搞得一家人睡不着觉。

农机站东边有一块3亩左右的闲置土地,也是属于站上的,孔德明和站上说了一下,就把这块地当做自家菜地种了起来。虽说两口子都是吃公家饭的,但那时候他们一个月的工资才一百块钱上下,除了维持基本生活开支之外也剩不下多少。为了补贴家用,两人就把这3亩地大部分种了玉米,只留下三分地种自家吃的小菜,再在宿舍边上建起猪圈和鸡舍,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就成型了。作为农民的后代,二人打小就与土地打交道,干这点活并不算什么,现在虽然成了吃公家饭的人,但小两口并没有把老祖宗传下来的谋生技能给丢掉,困难的生活教会了他们生存的本领,更让他们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勤俭持家、勤劳致富是他们这一代人的人生信条,只要有一双手,只要不懒,这日子就不愁没法过。

再说子祥,现在他上一年级,上学对他来说是一件苦差事,倒不是因为学习有多难,而是因为学校离家很远,足有两公里多,一天两趟学,来回走四趟,一年要走两百多天,这对他那双小短腿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镇中心小学在村子西边,从村东头到西头要穿过整个村子,村中房屋一家一院,紧紧的挨着靠着,随着起伏的地势高低错落地向山脚铺开,蜿蜒的小巷像流水一样忽明忽暗的流淌于密集的房屋之间。从家出发的时候,子祥孤身一人,越走伙伴越多,回家的路上,伙伴越走越少,他越走越孤单。这上学路弯来拐去,转过一个角又是一个弯,无穷无尽,似乎永远也走不到头,他恨不得自己赶快长大,好赶紧结束这一段难熬的时光。对于为什么上学,没人跟他说过,他自己也不知道,自从满六岁他就被父亲送到学校,自此就开始了这段艰难的路途。

冬天来临,早上天亮的晚,出门的时候还一片漆黑,刚开始母亲刘玉竹还送子祥一段路,等走到村子中间位置再让他自己接着走。后来,母亲就让他独自走,于是手中的手电筒就成了他唯一的陪伴。那泛黄的灯光在寒冷漆黑的早晨照出一丝暖意,但子祥心里很害怕,因为流传在村子各个角落的鬼故事总会在这个时候爬上心头。比如,老磨坊曾经吊死过一个女人,有人曾经看到她在那里飘过;老龙井那儿跳过几个人,有人看见穿红衣的鬼在井边绕。这种民间传闻多得不得了,老房子、古树下、深潭边、怪石旁、山沟沟,越是古怪的地方就越多,而一旦传到小学生的耳朵里,恐怖和离奇程度就会指数级增长。子祥很害怕,又要强得不愿和父母说,只能自己一个人硬着头皮走,每当走到有传闻的地方,他心跳加速,后背发凉,汗毛直立,不自觉的加快了脚步。有时候,一些不知趣的阿猫阿狗会突然从路边窜出来,吓得他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差点就“啊”的一声叫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