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Chapter 07 “最难承受”的报答(2 / 3)

不仅仅对亲家的责任是义理,对舅父母、伯父母和甥侄的责任也属于这一类别。在日本,对这样相对亲近的亲戚的责任都不能算作孝道,这便是日本和中国家庭关系的一大区别。在中国,许多类似的亲戚,甚至更疏远一些的,都可以分享共同的资源。但是在日本,他们只是义理亲戚,或者“契约”亲戚。日本人指出,这些人通常从未施恩于你,而你却应该为他们提供帮助;你对他们报恩,其实是在回报你们共同的祖先。这个出发点和必须照顾子女的出发点是一样的。但是,照顾子女是一种义务,而对这些相对疏远的亲戚的帮助则被归为义理。当一个人不得不帮助这些亲戚,正如同他不得不帮助自己的亲家时,他会抱怨道:“我为义理所累。”

如果谈及伟大的传统义理关系,比起姻亲关系,绝大部分日本人更先想到的是家臣和君主,以及家臣和同伴的关系。一个值得尊重的人应当忠于他的上级和同阶层同伴。这种义理被视作武士的美德,为大量传统文学作品所称颂。 在旧日本,在德川家康统一日本以前,人们认为这种美德比“忠”——当时是对将军的义务——更伟大,更珍贵。在12世纪时,一个源氏将军要求一个大名交出他所庇护的敌对领主,大名回复了一封信,至今仍被日本人妥善保存。这个大名表示自己非常讨厌人们指责他没有履行义理,甚至不愿意以忠的名义来违背义理。他写道:“我对公共事务没什么个人控制权,但在值得尊重的人们之间,义理是一种永恒的准则”,甚至超过将军的权威。他拒绝“对值得尊重的朋友做出不忠诚的举动”。旧日本的这种至高无上的武士美德充斥在大量的历史传说中,至今仍在日本广泛流传,还被改编成能乐、歌舞伎和神乐舞蹈。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则传说是关于一个体形巨大、不可战胜的浪人(没有君主,靠自己的智慧谋生的武士),即12世纪的英雄牟庆。牟庆没有任何背景,只有令人称奇的力量。寄身在一个僧院时,他砍杀每个经过的武士,只为了收集他们的剑,筹措资金,来为自己打造一套封建时期上乘的装备。他的举动把僧院的和尚都吓坏了。最终他要挑战的对手是一个在他看来瘦弱、年幼的纨绔子弟。这回他却遇到了势均力敌的对手。这个年轻人是源氏后代,正谋划为家族夺回将军地位。事实上这个年轻人就是日本人爱戴的英雄源义经。牟庆对源义经献上了热忱的义理,并在之后为他立下了无数功绩。但是最后他们败下阵来,率领追随者勉强突破了敌军的严密包围,并且不得不把自己打扮成走遍日本替寺庙化缘的朝圣者。为了掩人耳目,源义经扮作化缘队伍中的普通一员,而牟庆则假装是领队。他们撞见了敌人在他们逃跑路线上设立的关卡,牟庆编造了一长串寺庙“募捐者”名单,并假装从他的卷轴上念出名单。他们几乎蒙混过关了。但在最后一刻,尽管衣着卑微,源义经贵族般的优雅举止还是引起了敌人的怀疑。他们把化缘队伍重新叫了回来。牟庆立刻采取行动,才完全打消了敌人对源义经的怀疑:他为某件小事斥责源义经,并扇了他几耳光。敌人这回信了。因为如果这个朝圣者是源义经的话,他的任何一个家臣都不可能举起手来对抗他。如此违背义理是不可想象的。牟庆的不敬举动拯救了这一行人的性命。等他们一抵达安全的地方,牟庆就跪在源义经的脚边,请求赐死。他的主人仁慈地赦免了他。

在这些古老的传说中,义理都是发自内心的,不带丝毫怨恨。它是近代日本对黄金时代的幻想。这些传说告诉人们,在那个年代,义理中没有“勉强”。如果义理和忠冲突,一个人可以坚持义理,并受到敬重。当时的义理穿着封建关系的外衣,是人们喜爱的直接人际关系。“懂义理”意味着终生对君主效忠,而作为回报,君主会关爱自己的家臣。“回报义理”意味着对君主奉献一切乃至生命,因为家臣本来就亏欠君主一切。

当然,这不过是幻想罢了。封建时期的日本历史表明,战争时期许多武士都会被敌对阵营的大名收买。更重要的是,如下章所述,君主如若侮辱自己的武士,武士弃他而去甚至投靠敌军,都是传统且合理的做法。日本人热衷复仇的主题,就和他们热衷尽忠捐躯的主题一样。这两者都是义理;忠诚是对君主的义理,而对侮辱的复仇则是“对名声的义理”。在日本,这两者是盾牌的两面。

不管如何,对于今天的日本人来说,这些有关忠诚的古老传说都不过是令人愉悦的幻想罢了。因为如今,“回报义理”不再是对自己合法的君主效忠,而是对各式各样的人履行各式各样的义务。今天关于义理的各种谚语充满了怨恨,且不断地强调公共舆论迫使人们去履行违背自己意愿的义理。他们会说:“我安排这门亲事只是出于义理。”“因为义理,我才不得不把这职位给他。”“我必须去见他,只是因为义理。”他们不断地说,自己“为义理所累”,词典把这个说法翻译为:“我不得不这么做。”他们说:“他用义理来强迫我。”“他用义理把我逼得走投无路。”这些说法意思都是通过提及以往所施的恩情迫使讲话人做一些他不想做的事。无论是在农村小商铺的买卖中,还是在大财阀的上流圈子里,或是在日本内阁,人们总是“受迫于义理”,并且“被义理逼得走投无路”。一个求婚者可能会利用两个家庭之间的老交情或者经济往来,迫使准岳父接受提亲;另一个人则可能用差不多的手段,获取一个农民的土地。那个被“逼迫”的人也觉得自己必须服从。他说:“如果我不帮助我的恩人,我义理的名声就会很差。”根据日本词典的解释,以上所有这些表达,都暗示了“勉强”,以及“仅仅为了合乎礼仪”而不得不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