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84节(1 / 2)

到米尔顿的工厂看看。”

“米尔顿的工厂?”

主编有些困惑:“你不是刚从米尔顿回来,那里的工厂怎么了?”

玛丽一笑:“就说是菲利普·路德请他去的,我以我的笔名保证,他不会白虚此行。”

如此关心工人们的生活,见到桑顿先生工厂里条件,这位先生一定会感慨不已吧。

甚至是,玛丽觉得,他会把这样的改善刊登在报纸上——哪怕不是《泰晤士报》,其他任何报刊都可以,他本人的名字就自带影响力。

这样的话,说不定能把米尔顿的工厂条例推广开来呢。

“我会转告他的。”

霍尔主编没有多问,他点了点头,见玛丽放下了报纸才开口:“还是来谈谈正经事吧。”

和主编谈的正经事,自然是第二篇故事连载了。

玛丽闻言勾了勾嘴角,也不多言,直接把手中的文稿递给了主编。

主编一眼就看到了文稿之中的印刷体,他颇为惊讶地露出笑容:“打字机,是吗?”

玛丽:“感谢我的姐夫提供了主意,他看真是解放了我的双手。”

虽然二十一世纪流行的qwerty键盘和现在的打字机完全不同,玛丽还是适应了好一阵才习惯了维多利亚时期的打字键位。但不论怎么说,打字总比手写要方便多了。

这大大提高了玛丽的效率,否则的话,她还真不知道要改多少遍稿件呢。

霍尔主编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翻开了文稿。

不薄不厚的打印稿第一页只印着新连载的名字——《狂欢之王》(the kingcarnival)

作者有话要说:  换标题,换标题,换标题0v0!

上一章有姑娘说克系背景下克苏鲁怎么会是邪教,关键在于……我都说了这篇文是唯物主义背景了啊,哭笑不得。也有妹子点明了维多利亚时期有很多降灵会之类的组织团体,神秘主义和不可知论在十九世纪依然非常流行,想写点恐怖元素的东西那太方便了。退一万步讲,纯唯物主义现代社会背景的克苏鲁系悬疑还有一部hbo的《真探》呢,对非本格推理,警探不装逼不搞基本演绎法不搞犯罪心理学的悬疑作品感兴趣的话,推荐姑娘们去看看,《真探》可以说是我心中悬疑剧top3了。

不懂克系的姑娘也没必要百度,只是涉及了一些设定和元素,不牵扯剧情和真正世界观的,大家知道第二个案子不是经济案是刑事案,而且是个大案就好了hhhh

感谢 张幺歌、似寒、moitosca、囡囡 的地雷,感谢 kkkx10、囡囡x39、懵懵懵x21、moitosca、吸血狼人x6、安柒柒、星x10、叶叶叶一x5、天道好轮回 的营养液,爱你们,么么哒!

70、作家真辛苦02

72

玛丽第二篇小说的名字叫《狂欢之王》。

灵感自然是来自于休·杰克曼的电影《马戏之王》——虽然这部电影的英文原名是“最伟大的表演者(the greatest showman)”, 但玛丽直接为盗窃案的主人公冠上了“国王”的称呼。

在二十一世纪,这类标题满大街都是,但维多利亚时代的不少欧洲国家还存在着国王呢。不过反正叙述的故事就是以营销为中心, 不同于谋杀案和其他类型的刑事案件,玛丽吹起牛来也毫不客气。

《连环杀手棋局》为菲利普·路德的探案经历画了一个很好的起点:虽然总体来说关注度算不上异常火爆, 但阅读了故事的人,对于凶手过于“细致”的作案手法和心理描写褒贬不一。

换成二十一世纪的网络文学水平来说, 玛丽现在还是那种点击不多、收藏不高,但评论区内各个发言都是长篇大论的写作风格。

算是个很好的开头了吧!

趁着这个机会,第二篇连载自然要把噱头摆在最明面上。

“《狂欢之王》,”霍尔主编当即失笑出声, “你实在是太过大胆,玛丽小姐。”

“不合适吗?”

“合适,这可真是太合适了。”

说着, 他从眼镜盒里拿出自己的镜架, 不急不缓地戴上:“你可以斥责巴纳姆过分公关、可以说他用谎言做宣传, 甚至可以说他是十足的骗子。但你要说他给大家带来的狂欢是一顶一的,连最严苛的评论家也不能指出问题来。”

玛丽勾起嘴角。

“我知道选用p.t.巴纳姆作为原型素材有些冒险,”玛丽说道, “但我个人很满意自己的改编。”

“我相信你的水平。”

霍尔主编欣然点头:“但想来谦虚的你如此自信, 让我不禁开始期待了。”

故事一开始, 便是菲利普·路德收到了一封来自巴黎的电报。

路德侦探是一位彻头彻尾的英国人,纵然破案的名声很大,也断不至于让人没事跨过英吉利海峡来求救。

收到异国的委托, 菲利普·路德还没仔细查看电报的内容,心中就明白了大概:请求他从伦敦赶去巴黎破案,委托人的目的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看中了他那名侦探的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