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121章有难言之隐?(1 / 2)

["筝玉微微一笑,也学着他的样子向他一抱拳,不过那动作做出后,才发现自己实在没有文人气质,人家做出来文雅自然,而自己这动作却平添几分豪迈,仿若江湖儿女。

无奈干笑两声,放下手来,她道:“先生客气了,在下是被孩子们的读书声吸引而来的,不经先生允许便私自听先生教书,倒是要请先生不要怪罪才好。”

“哪里哪里。”青衫青年连忙摆摆手,表示没什么。想到筝玉方才那些言辞,眸中顿时闪出几分光彩,眉宇间的愁绪也随之淡去几分,道:“方才听阁下说‘子曰’,这么精妙的见解,不知是何子所曰?在下自认为读书不少,怎么从未听说过?”

“呃……这个……”筝玉心道这里没有孔子,你当然不会听说过。但这话自然是不能够说出口的,她本来想告诉他这是一个无名人士的无名之言,但又觉得把人家伟大的孔圣人说成是无名人士,实在是不地道,无奈只好编道,“在下才疏学浅,也不知是何子所曰,只是在家中偶然听兄长提起过,便记住了。适才见兄台面目忧郁,似有心事,方口不择言卖弄,让兄台见笑了。”

“哪里。”未曾得到想要结果,青衫青年也并未流露出失望之色,他又向前走了几步,在离筝玉约莫四五步远的地方停下来,望着她道,“阁下言辞直爽,毫无做作,想必也是性情中人。”

“兄台过奖了。”筝玉谦逊一笑,道,“偶尔学人家读读诗文,学艺不精,像是附庸风雅了。倒是兄台,一表人才,满腹诗书,才真是令热羡慕。能够在此处遇见兄台这般人物,在下真是三生有幸。”

青衫青年似是从未被人如此情真意切地夸赞过,脸色忍不住一红。他有些激动地望着筝玉,仿佛在望一个千古难遇的知音一般,良久,低声道:“阁下性情直爽,洒然脱俗,在这穷乡僻壤之处,能够有幸结识阁下,才是在下的福气。”

筝玉本有结识他的意愿,听他如此说,忍不住抿唇一笑,道:“兄台谓我直爽洒脱,我羡兄台满腹才华,看来你我二人真是一见如故,相逢恨晚,不知兄台如何称呼?”

青衫青年敛了敛神,再次向她一拱手,言辞真切地道:“在下聂素之,是这聂家庄土生土长之人,秀才出身,如今在庄内做教书先生。”

筝玉不动声色地打量了他一番,看他面目中带着几分郁郁不得志的神色,不像是那种愿处江湖之远但求一生安逸的闲散人,遂有些不解地道:“我看素之兄并非池中之物,怎甘心在这小村庄里做一个默默无闻的教书先生,为何不接着考下去?”

聂素之眼眸微敛,无奈地摇了摇头。

筝玉见他如此,猜想定是有什么不得已的地方,便走上前去,关切地问道:“怎么了,素之兄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聂素之轻轻叹了口气:“此事,说来就话长了。”

他微微扬头,望向澄碧天空中那抹轻轻浮动的云,又似乎透过云层望向更遥远的地方,将自己的故事讲给筝玉听。

原来,这聂素之八岁的时候父母就在一次瘟疫中双双离去,同时离开的,还有他的祖父、祖母、叔父以及他那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堂弟,整个一大家人,便只剩下他与他的婶母温氏相依为命。所幸的是,那温氏贤惠善良,忍痛埋葬了接连去世的六口人后,便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聂素之的身上,含辛茹苦地把他养大,供他读书识字,希望他将来能够考取功名,以告慰先祖的在天之灵。为了聂素之,当年风韵犹存的她甚至连改嫁的机会都放弃了。

然而聂素之也真争气,入了私塾之后,读书习文样样第一,十二岁便考中了秀才,成为小镇上人人夸赞的天才少年。

可是,就是这么一位众人羡慕的天才少年,在会试的时候却落榜了,然后又接连考了几次,还是次次落榜。开始所有的人乃至他自己都认为这是才学问题,后来在一位经常出入县城做生意的村民口中得知,县里一个富户家的大字不识一斗的儿子竟然中了会元,那时方才知晓,原来一次次的落榜,是名额被那些向县令行贿的人顶了去。

说到这里,他的面目变得忧伤起来,眸中似有什么亮亮的东西在闪动。许久,他才将那悲伤的情绪压下,低声道:“庄主心善,不忍我满腹才华却因为这个原因被埋没,答应出银两为我争取一个机会。不过,我拒绝了,我想中举,当时是多么渴望中举,但是我苦读圣贤书多年,就是为了换得一个这样的中举么?不,我不要,我宁愿一辈子都不中,也不要这样的中举!”

宁作沉泥玉,无为媚渚兰。

他有他的骄傲,即便是一辈子埋没在这个小村庄里做一个教书先生,也不要拿着干干净净的银子去填充那赃官的腰包。虽然以他的才学并不需要在试卷上作弊,只为求得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素之兄……”听他说完,筝玉面上不禁出现担忧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