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122章怎样才能帮他(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隔着稀疏的竹篱,三人的到来,她很快就发现了,立刻放下手中的搪瓷碗,双手在围裙上一抹,走上前去开门。

竹门打开,看到外面完全陌生的筝玉莫淮二人,她的眼中出现几分不解,将目光移向一旁的聂素之:“之儿,这二位……”

聂素之转头看向筝玉二人,道:“婶母,这位是我新结识的朋友,江公子。那位是江公子的书童。”然后又向筝玉介绍,“筝玉贤弟,这便是我方才跟你提起的婶母。”

筝玉点点头,笑着向前迎了两步,有礼地道:“伯母,您好。”

“江公子不必客气,快快请进!”温氏一听是聂素之的朋友,立刻热情的请他们进去。

在聂素之的招呼下,他们刚在正屋内的圆桌旁做好,温氏已经端了热茶进来,拿出三个搪瓷碗来,为他们倒上,有些抱歉地道:“穷乡僻壤,也没有什么好招待的,这是自家地里种的枸杞,前几天刚晒干,沏茶味道还不错,江公子尝尝。”

“伯母您太客气了。”筝玉微笑着抬头看向她那张淳朴慈和的脸。

不知是不是错觉,她隐约觉得,聂素之与他这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婶母,眉宇间竟有那么几分相像。

不过这样的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被温氏温和的询问打断:“江公子,听公子口音不像是北方人,不知是哪里人士,为何会来到这穷乡僻壤的地方?”

筝玉一愣。

口音不像北方人?这么明显么?

虽然在前世的时候,她确实是南方人,柏璃湘长大的地方齐国也在楚国的南部,但如今她好歹也在这地处北方的宁州做了三年知府,怎么还能被人这么容易就听出来?这叫她该如何回答?

不过不回答是不行的,告诉他们自己是齐国公主又不妥,无奈筝玉只好编道:“伯母好耳力,我确实不是北方人,而是江南人士。前些日子随兄长来宁州做生意,想要见识一下这北国风光,便求得兄长恩准,带着书童随便走走。”

语毕将目光投向莫淮。临出门之时,筝玉便向莫淮交代好,无论她在外面跟人怎样介绍自己,他都不准揭穿她。

莫淮立刻识意地点点头,并深表遗憾地道:“只可惜来得不是时候,若是冬天,便能看到雪了。”

聂素之听他此说,立刻道:“此言差矣,这北国风光可不只是万里雪飘吸引人,二十里外永定河的长河落日,那才是我们永怀县最著名的景观。”

“真得么?”筝玉闻言有些惊喜地问道。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王维《使至塞上》中那著名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诗句中那凌冽空旷的景象,那是怎样一种震撼人心的情景啊,她连梦中都无法想象。

聂素之轻轻点了点头,道:“筝玉贤弟若想看,我明日便可带贤弟过去。”

筝玉听他这样说,也不推辞,感激一笑:“那就有劳素之兄了。”

渴望已久的景象,如今得了机会,她自然要去看看。

……

由于那永定河距这聂家庄有二十多里远,又路途崎岖,车马无法通过,而走路单程就需要将近两个时辰,所以为了第二天能够早起一些,用过晚膳没多久,筝玉便早早歇下了。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筝玉就被一阵敲门声惊醒,听闻聂素之在外面叫她的声音,才发现,他们起得更早。

穿衣梳洗完毕,带上聂素之婶母温氏为他们准备的干粮,筝玉、聂素之、莫淮三人便出发了。

天色还未亮,周围一切都是朦朦胧胧的,筝玉虽然一向喜欢欣赏沿途美景,不过此时条件不允许,便也不去勉强,仍然高高兴兴地与二人一起疾步赶路,心想现在已经是黎明时分,过不了多久天就会亮了。

可走了许久,天色非但未见几分亮色,朦胧暗沉的气息却似有加重。从聂素之口中得知此地已经离那永定河不是太远了,用不了一个时辰就能走到,筝玉心中不由出现几分疑虑,按理说走到这个位置,天色早该亮了,怎么还会是这个样子?

正在这时,一道闪光突然划破天际,三人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隆隆雷声便接踵而至。

“是不是要下雨了?”三人之中,还是莫淮最先反应过来。

话音方落,豆大的雨点已经打落下来,重重打在那之前还未干透的地面上,道路两旁葱翠的草木上,以及三个人的身上。

筝玉焦急地道:“素之兄,你对这边环境熟悉,可知附近是否有躲雨的地方?”

他们出门本是来欣赏长河落日的,自然没有为下雨做打算,不曾想竟然碰上这样的天气。

“好,快跟我来,前边不远处有一座亭子,我们暂且去那里躲躲雨。”听她这样问,聂素之才反应过来。

一路疾跑,三人刚刚走入亭子,大雨便哗哗地落了下来,顿时将那四围草木全部打湿,枝叶沉甸甸地垂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