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849章 想的太简单了(1 / 2)

“你说的这个项目,国外已经在做了,不是什么新东西,而且国内的情况跟国外还有很多不同,在推广上,你有什么想法呢?”

这个世界不缺创意,缺的是将创意落地的具体实施计划。

杨林很想知道,眼前这个陈奇到底是灵光一闪想到了这样的一个点子,还是已经有了相对完备的计划。

如果是前者,那么很遗憾,不用说杨林了,换成任何一个投资人都不会再对他感兴趣。

还好,陈奇是后者。

听到杨林这么问,陈奇似乎来了精神,他从随身带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一叠厚厚的A4纸,双手递给杨林。

“杨总,这是我草拟的一份计划书,希望您能看一下。”

杨林接过那一叠计划书,开始翻阅。

看起来陈奇的确做了不少的功课,以滨城为例,上面有相对详尽的交通数据,以及市场调研的部分信息以此来印证调动私家车填补运力不足的可行性。

对于这些基础性的、背景性的东西杨林兴趣不大,因为这些东西他早就知道,他所关心的是陈奇有没有推广计划。

前面一些杨林认为没有营养的内容上,他一目十行大致翻阅了一下,而到了推广这块,杨林才相对仔细地看了看。

在陈奇的这份计划书中,他提出分三步走的推广计划,第一步是大范围的广告,用广告的方式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第二步则是给司机高昂的出车补贴以此来刺激司机的出车热情,第三步便是给乘客极高的优惠券,用这种办法来吸引乘客使用软件。

在计划中,陈奇还引用习惯构件原理,认为人们想要养成某种习惯只需要两个星期的时间,当习惯养成之后,这件事就跟他的生活再也分不开了。

单纯从这个方面来看,陈奇的想法是完全没错的,且跟杨林认知中的网约车最初出现时的模式几乎一模一样。

但那是人家经过许多专家一起做了复杂模型之后得出的结论,而陈奇显然没有经过这种专业的学习,他能想到这一点,也足见他是个极有想法的人,且还是那种不笨的。

陈奇见杨林看的认真,也解释道:“杨总,您也看到了,这个项目的前期会涉及到给司机和乘客的补贴,还有大面积的广告投入,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也需要很多的钱,放眼滨城,我认为也只有众合集团有这种实力能接下这个项目。”

对于这种彩虹屁,杨林早就免疫了。

“盈利转化模式在哪儿?”杨林没搭理他的吹捧,反问了一句。

“等到司机和乘客都已经习惯了这种模式之后,我们就可以停止那些高昂的补贴,作为平台我们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从而实现盈利……”

陈奇说他没有留学或者在国外生活工作的经历,但杨林听了他的这些话之后,感觉他至少是知道Uber的,因为他说的这种模式,跟Uber几乎就是如出一辙。

当然,杨林不会在这个问题上跟他去掰扯什么,因为那样并没有什么意义。

“你认为司机和乘客多久会习惯这种模式?”

“我认为半年时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