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35、立身要高一步,处世须退一步(1 / 1)

原文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达?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安乐?

——洪应明《菜根谭》

白话

人如果善于忍耐,并且逐渐习以为常,即使别人对他施以非礼到不可忍耐的地步,他也能处之泰然,和往常一样。人如果不善于忍耐,也逐渐习以为常,即使别人对他有一点儿小小的怨恨与非礼,根本不值得去计较,也总是竭尽全力去打官司,不到取胜决不罢休,但他不知道自己失去的东西远远要比得到的东西多。人如果有明确的见解和主张,不为外界事物所干扰,那么他的身心就会得到极大的安宁。

家训史话

三国时期,诸葛孔明为了达到连吴抗曹的目的,用的就是智激周瑜之计,因为他已摸准了周瑜的脾性。孔明在游说东吴抗曹时说:“我有一计,并不劳牵羊担酒,纳土献印;亦不须亲自渡江;只须遣一介之使,扁舟送两个人到江上,操一得此两人,百万之众,皆卸甲卷旗而退矣。”

周瑜问:“用何二人,可退操兵?”

孔明故意绕弯子说:“江东去此两人,如大木飘一叶,太仓减一粟耳;而操得之,必大喜而去。”

瑜又问:“果用何二人?”

诸葛亮这才说:“我隐居隆中时,闻曹操新修造铜雀台,极其壮丽,广选天下美女以实充其中。操本是一个好色之徒,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长曰大乔,次曰小乔,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操发誓曰:‘吾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一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将军何不去寻乔公,以千金买此二女送与曹操。操得二女,称心满意,必班师矣。此范蠡献西施之计,何不速为之?”

瑜曰:“曹欲得二乔,有何验证?”曹操便给周瑜朗诵了《铜雀台赋》,其中确有“二乔”的名字,但绝对没有非得二乔之意,泛指美女罢了。但周瑜气得当时就破口大骂曹操为老贼,即刻下定决心歼灭曹贼,虽刀斧加头,亦不易其志。

古训今鉴

能否忍耐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气魄与度量。诸葛亮和周瑜相比,在某些方面简直不相上下,而诸葛孔明为何能将周瑜气死,这其中就显示了一个气量的问题。周瑜气量太小,睚眦必报,而诸葛孔明却宽宏大量,料事如神,目光长远。诸葛孔明只是使了一个计,其实他何尝不知大乔乃孙权之妻,二乔乃周瑜之妻,而周瑜实在也太无度量了,以至于不用自己的头脑好好想想,事实是否真如孔明所说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