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8章 所有人情世故,有一半是在说话里(3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虽然只是一个笑话,但告诉我们一个“言多必失”的道理。西晋文学家傅玄在《口铭》中就记录着“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样一句话。古人通过这句话来警示世人:张嘴吃东西有可能吃进细菌和病毒,而张嘴说话则有可能招来祸端。

相信很多人都吃过“祸从口出”的苦头。有时因为自己的一句无心之言,就招来了是非,引起了轩然大波。

邱新接到一家知名企业的面试通知,既兴奋又紧张,因为她从来没有面试的经验。她买了两本面试宝典之类的书,准备好好恶补一下。真正面试的那一天终于来到了。邱新走进考场后才发觉,前来面试的其他五个人都是男生。考场是一个很小的会议室,中间是一张圆桌。考官坐在圆桌一边,面试的几个人坐在另外一边。秘书小姐拿来六杯水,其他几个男生拿起面前的水杯就喝。邱新一转念,心想:几位考官还没有水喝呢,我们怎么可以抢先呢?于是她很有礼貌地把杯子递给离自己最近的一位考官。

“还是女孩心细啊!”一位考官说。这时另外几个正在喝水的男生立刻放下手中的水杯,面露惭愧。邱新暗暗窃喜,对考官露出谦逊的笑容。主考官介绍了公司运营方面的情况,然后询问面试者的专业以及对公司的想法。由于刚才的“喝水事件”,另外几个男生都比较拘谨,而邱新反倒和考官们谈笑自如。

面试结束,考官们走出会议室讨论了一会儿,然后把邱新叫了出去。主考官对她说:“我们想把你安排在外事部门,不过户口方面可能还需要再争取。”听到这句话,邱新先是兴奋,而后又犯难说:“公司不是可以解决吗?”邱新心想:要是户口解决不了,自己也许就不会来应聘……邱新左思右想,轻轻咬着下唇说:“要不,我回家跟父母商量一下。”主考官突然愣住了,邱新马上意识到自己说错了什么。“好吧。”主考官微笑着说,“不过要记得,以后你参加面试的时候,不要说‘和父母商量’之类的话,因为这样会显得你缺乏主见,明白吗?”邱新抬头看了看主考官的表情,知道自己已经错失了这次机会。

仅仅因一句话,邱新就失去了在主考官心中的好感,失去了一份好工作。古语有云:“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话说得好,小则可以打动人心,讨人喜欢,大则可以明哲保身、兴邦立国。比如张仪、苏秦游说诸侯而令战国格局为之改变;诸葛亮说服孙权而令三国成鼎立之势。相反,话说得不好,树敌伤友,甚至丧命失江山。中外历史上因一言不慎而招致杀身之祸的大有人在,因一言之失导致兵戎相见、血流成河的浩劫也屡见不鲜。

初入社会的年轻人都满腔热血,像一个燃烧的火把,希望能在最短时间内把自己的才华都表现出来,然而没有经过世事的沉淀,没有经过社会的打磨,满身棱角的你们必定会处处碰壁。言辞谨慎,不露锋芒,才是成功者智慧的体现。通常只有浅薄的人才会信口开河,说话不过大脑,同时随口胡说只能暴露一个人的肤浅,也容易让旁人一眼看穿他的心思。言语作为人与人沟通的桥梁,只有措辞得当,才能诸事皆成,避免纷争与麻烦。

说话既是一门赢得人心的艺术,又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技巧。古往今来,胜者多为能言善道之人,败者多为不善言辞之人。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说话不仅是你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决定你事业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不会说话,一万句无用;会说话,一句足矣。好口才可以决定一个机会,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帮助一个人成就一番事业。没经过大脑思考的话,就算说出来,也往往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灾祸,所以在每句话脱口之前,都要在头脑中好好思考一番,三思而后说。

生活中,谁也避免不了伤害别人或被别人伤害,无论这种伤害是无意的还是有心的,善于道歉和善于接受道歉,都是一个修补人际裂痕的重要途径。

自古以来,“道歉”一词在中国文化中往往是与“错”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只有犯了错的人才需要道歉。从另一种角度来说,道歉就意味着一个人承认自己有过错。

中国有句古话叫“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正如这句话所言,每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难免会犯错误,为自己的过错而道歉本无可厚非,然而在当今这个时代,许多人即便知道自己做错了也不肯主动向人道歉。不愿道歉的原因不外乎认为向他人承认错误就是向对方昭告自己的愚蠢,就是向对方屈服等。所以,对于自尊心强的人来说,道歉永远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

不敢承认错误的行为是一种懦弱的表现。一个人只有敢于为自己的过错道歉,才能算是一个真正敢作敢为、敢担当的人。此外,道歉更为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当我们伤害了别人或被别人伤害时,无论这种伤害是有心还是无意,一句“对不起”,往往能化解问题,避免事端。

丽莎和冰凇是同一家公司的员工,私底下又是好朋友,后来两人受别人的挑拨,产生误会、发生争吵。当时的丽莎很不理智,说了很多令人难以接受的话,深深地伤害了冰凇,冰凇也毫不退让,给予猛烈的还击。就这样,两人从此反目成仇,工作上相互挑剔对方的毛病,私底下又向周围人述说对方的不是。

后来丽莎从另一个朋友口中得知事情的真相后,十分懊悔。丽莎心想,虽然冰凇这段时间对自己恶语相向,但毕竟是自己有错在先。于是她鼓足了勇气向冰凇道歉,她将事情的原委向冰凇做了详细的解释,并为自己的不冷静行为道歉。丽莎诚恳的态度感动了冰凇,冰凇也向丽莎检讨了自己,于是两人又言归于好,恢复了往日的亲密,两人在工作上更是密切合作,佳绩不断,深得上司的赏识。

生活中,擅长道歉的人即便在工作与人际关系中出现了失误、惹下了麻烦,也能够较为容易地将其解决。相反,那些不擅长道歉的人往往容易因为一些小事使人际关系恶化,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麻烦。从上面的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丽莎和冰凇两人从亲密的朋友到对立的敌人,又回归到亲密的朋友,其中道歉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人与人之间发生冲突,彼此间就容易产生隔阂,有隔阂就会对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而道歉是化解冲突的最佳武器,很多时候,一句“对不起”往往就能够解决很多麻烦。

道歉也是一门学问,绝对不是随随便便一句“对不起”就可以的。下面教你五个道歉技巧,让你的道歉更打动人心。

第一,了解自己错在哪里。考虑一下自己到底在哪里出了错,伤害到了他人,清楚地认识到错误并做有针对性的道歉效果会更好。

第二,真诚礼貌的道歉用语。有愧对他人之处,你可以说:“深感歉疚”“非常惭愧”;渴望对方见谅时,你可以说:“多多包涵”“请您原谅”;有劳他人时,你可以说:“打扰了”“麻烦了”;一般场合下,你可以说:“对不起”“很抱歉”“失礼了”。

第三,及时地道歉。如果你意识到自己错了,就要马上说“对不起”,否则拖得越久,就越会让他人“窝火”,也越难解决问题。及时道歉,还有助于让对方“退一步海阔天空”,从而避免因小失大。

第四,大方得体地道歉。道歉绝非耻辱或贬低,要大大方方,堂堂正正,而不是遮遮掩掩。此外,无需过分贬低自己,说什么“我真笨”“我真不是个东西”,这容易让对方看不起你,也容易让一些欺软怕硬者得寸进尺,不但化解不了冲突,还给自己增添了心理负担。

第五,借助“物语”道歉。如果有些道歉的话你当面难以启齿,那不妨以书信或者留言条的形式进行道歉。当对方看到你的道歉信之后,定能心领神会,隔阂也便能随之消失。

或许道歉有时不能解决问题,但道歉却是正视问题、反省错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不要认为承认错误就是一种低头认输的表现,这反而更能体现出你的勇气与胸怀,并且一句“对不起”还可以为你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总之,当你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就请立即承认错误,只有这样,你才能修补好因你的错误而产生的人际裂痕,才能避免惹出更大的事端。

儒家学说最核心的理论之一便是“中庸之道”,凡事不可走极端。做事不能做得太过分,说话不能说得太尖刻。要怀有慈悲之心,给别人机会,也是给自己机会。即便自己占尽优势,也不能得理不饶人;对恶人、坏人,也不应赶尽杀绝、不留余地。

所谓“混世法则”,就是为人处世必须要遵守的一些基本原则。为人处世,最要紧的两个方面就是言辞和行为。说话是一门艺术,既要能够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又要避免引来别人的反感;做事,要在顾全自己的基本利益的同时,让别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即便对别人的为人处世方式颇有微词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那就是,话不要太损,事不能做绝。这样做,除了给别人留有后路,顾全别人的自尊心之外,还能为自己留下台阶,以应付可能产生的后果。

明朝,能够被称为真宰相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严嵩,另一个是张居正。严嵩在位二十多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独揽军国大权,党同伐异,可谓坏事做绝,大明王朝被他折腾得乌烟瘴气、千疮百孔,气数殆尽。到了嘉靖四十四年,严嵩的儿子严世蕃被朝廷以谋反罪控诉,他受到牵连,贬为平民,家财全部被充公。全家人无处栖身,最终落得饿死在墓舍的凄惨下场。严嵩坏事做绝,他的死可以说是恶人有恶报,死有余辜。张居正一生清廉,生前为朝廷鞠躬尽瘁,居功至伟。然而在他死后却也不得好报。他的弟弟和三个儿子都被发配到边疆去充军,家产被全部查抄,这又是因为什么呢?

通过研究张居正身为宰相期间的所作所为,我们不难发现,他与严嵩恰恰相反,恰是“好事做绝”。他刚正不阿,为社稷考虑,积极推行改革;他不畏权贵,为正国法,敢于直言劝谏皇帝。这两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张居正树敌太多,推行的政策有利于匡正时弊、振兴国家,然而却费力不讨好,上下均对他有很深的怨念。

时任左谕德官的于慎行评价张居正:“殚精毕智,勤于国家,结怨于上下。当其柄政,举朝争颂其功而不言其过;今日既败,举朝争索其罪不敢言其达,皆非实情也。”张居正虽然对社稷居功至伟,却忘记了“切忌功高震主”这一为官的基本守则。正如我们在职场中,工作完成得再漂亮,对公司做的贡献再大,若是得罪了老板,一切都白搭。

严嵩和张居正的悲剧,起码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为人处世的真理,那就是不管好事坏事,都不能做得太绝。

林嘉是个自尊心非常强的女孩子,而且心思细腻。有一天在单位,中午休息的时候,突然下起了雨。林嘉看到一个女同事拿起林嘉的伞,就要往外边走,于是叫住了她,说“小玲,你拿的是你自己的伞吗?”“不是啊,这不你的伞吗,我借用一下!”小玲是个性格大大咧咧的女孩子,平时自己的东西都是放那儿大家随便用。可是,林嘉不乐意了,冷冷地对小玲说了一句:“说是‘借’我的伞,你对我说‘借’这个字了吗?以后,我的东西谁都不许用!”小玲愣了一下,顿时羞得满脸通红,把林嘉的伞放在原处,气冲冲地走了出去。周围的同事见此情景,也纷纷为小玲鸣不平。大家都是同事,本来没多大点儿事,至于这样吗?!从那之后,她们都疏远林嘉,不乐意跟她交往了。

其实,对于这样一件不涉及原则的生活小事,林嘉根本就不应该这样处理。当然,林嘉对小玲的行为不满,那是很正常的。然而,这种不满需要有一种合理的表达方式。她对小玲说的话太损,让人家没有台阶下,最终导致小玲又气又恼。周围同事看到林嘉这样对待小玲,也觉得林嘉这人太苛刻,说话太损,所以才疏远她。

说话、做事正如下围棋一样,赢一目也是赢,赢一百目也是赢,为何非要让人家满盘皆输、不给人留余地呢?很多时候,说话、做事往往遵循一个道理。话说得太损,会让人家难堪,一次两次,你可以说自己“忠言逆耳”。若是长久下来,即便是“忠言”,别人也会对你心怀不满。再说,懂得说话的艺术,忠言也可以不逆耳。事情做得太绝,让人没有台阶下,不给人翻身的机会、这样不仅伤透对方的心,还会给自己日后的发展留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