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9章 熟谙职场规则让“职商”一路飙升(2 / 3)

承诺并不仅仅是一个主观上愿不愿意守信的问题,还是一个有没有能力兑现的问题。人贵有自知之明,正确认识自己真实的能力,是决定信守承诺的关键。总之,做好分内事,不揽办不到的活儿,对他人承诺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对于自己根本就没有能力做或不打算做、不应该做的事情,绝不能承诺。轻诺寡信的行为只要有一次,就可能对你的信用造成长期难以弥补的损害。

不要轻信老板所说的话,也不要指望老板会兑现对你说的每一句承诺。因为对于老板来说,他们首先关心的是利润,其次才是个人情谊。

做事需要讲计谋,为人处世同样需要有点心计。

你是否记得《农夫赶驴》的故事?农夫为了让驴子前进,就在驴子眼前挂了一根胡萝卜,驴子以为再往前一步就能够吃到美食,就不停地往前走。农夫不打不骂,仅用一根胡萝卜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反观当今那些工于心计的老板不正像故事中智慧的农夫一样,时常给员工画一张大大的饼,进而让下属心甘情愿地为其工作吗?

于达2009年大学毕业,找到一份文职工作。于达为人直爽,能力出众,备受同事们的支持和喜爱,同时也获得了老板的赏识。有一次在与老板的私人谈话中,老板意味深长地拍着于达的肩膀说:“你和他们不一样,你不仅是我的心腹,还是我的眼睛。我需要你定期向我汇报其他员工的工作情况和他们私下里谈论的一些事情……对了,我觉得企划部部门经理的位置很适合你,你要努力啊!我期待你的表现!”刚刚参加工作的于达并不清楚这只是老板惯用的一个小把戏,以为是自己良好的表现赢得了老板的器重。欣喜之余,他把每一个字都铭记在心,把自己当成老板的心腹,并决心要在老板面前好好表现。

此后,于达不仅在工作中投入热情和精力,还经常向老板汇报同事们的情况,小到平时同事们的闲话家常,大到老刘、小张工作之余干私活、出私差等,事无巨细,都一一禀报。起初,老板对这些事情相当关心,还不时给于达扔个“甜点”,例如说上几句赞扬话、带他出去见见客户、邀请他共进午餐、私下里看似亲近地拉拉家常、聊聊自己的光荣史,等等。然而时间一长,老板对于达汇报的这些琐事逐渐失去了兴趣,开始用“哦”“嗯”“知道了”敷衍,且与于达私下的邀约也越来越少。老板态度的转变于达早有发觉,但他却认为是自己近期工作让老板不满意,于是更加努力地工作。

可是,即便于达百般努力,依旧没有扭转老板对他的态度,而且更糟糕的是,他发现自己在公司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生存环境越来越困难。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原来于达打小报告的行为很快就被同事们所察觉,同事们在他面前不再像以前那样嘻嘻哈哈、打打闹闹了,而且凡事都避着他。于达深感自己与同事们的关系越来越敏感和紧张,他们把自己真的当成老板的心腹和耳目了。老板曾经的许诺早已化成泡影,而他也不再向老板“通风报信”了,现在的他懊悔不已。

在上面的故事中,于达犯了两个错误,其一是他把老板当成自己职业生涯的一切,认为只要依靠老板,职场中的一切都能够搞定,于是把赌注全部压在了老板这边,忽略了与同事建立良好关系。其二是他对老板的错误认识,单纯地认为老板是言而有信、言出必行的,于是对老板忠心不二,坚决执行老板的一切指令,包括错误和模糊的指令,从而犯下了职场大忌——轻信老板所有的话。

在职场中,不要轻信老板所说的话,也不要指望老板会兑现对你说的每一句承诺。因为对于老板来说,他们首先关心的是利润,其次才是个人情谊。也就是说,一旦遇到公司利益和个人情谊发生冲突时,老板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这是老板的本分所在,无可厚非。老板有些话有时只是随意那么一说,你不妨也就随意那么一听,不必尽信,不必照单全收。否则,你不仅吃不到大饼,还有可能成为牺牲品。

所谓“功过”不过是事情出现结果之后的评价而已,不必过于在意。有些人好大喜功,便难免让人觉得他虚浮、不可靠。有功劳时主动让给别人去领,有过错时主动去一力承担,这是虚怀若谷的表现。

功劳往往伴随着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双重奖励,这也正是很多人乐于追逐功劳的原因所在;过错则通常会带来很多负面效应,所以大家都避之唯恐不及。既然如此,聪明人为何要推功揽过呢?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一下。“推功”就是要将功劳让给别人,那样损失的只是无关紧要的虚名和蝇头小利。然而,你主动将功劳让给别人,不仅会让对方感恩戴德,还会赢得上司的赏识,让他觉得你踏实可靠,从而更加信任你。有了同事的感激之情和领导的信任,何愁事业不蒸蒸日上?“揽过”就是当团队在工作中出现过错,未能达成预期目标时,你应该积极将过错承担下来。其实,领导心里很清楚未能完成任务,是整个团队的失误,绝不是某一个人的过错。你若是主动提出承担责任,领导并不会真的以为是你的过错。他反而会因此而觉得你这个人有承担责任的勇气,能够得到领导的赏识才是难能可贵的。

有这样一则幽默故事:

一只黑猫费尽力气捉到了一只老鼠,它并没有把老鼠吃掉,而是逗这只老鼠玩儿,直到耍得这只老鼠筋疲力尽了,又把它放走。黄狗看到之后,非常不解地问:“黑猫老弟,你辛辛苦苦把老鼠捉到,为什么不享用,而要把它放走呢?”黑猫回答道:“我是跟我的上司白猫一起过来捉这只老鼠的,我把老鼠弄得筋疲力尽,再放它走,这样等我的上司白猫碰到它时,就能很容易地捉住它!”

这只黑猫就是一只非常聪明的猫,它懂得将功劳让给上司。如果白猫碰到这只老鼠,自然就能明白黑猫的用意,肯定会对黑猫抱有感激之心。黑猫虽然没有得到美味,却得到了更加珍贵的东西,那就是白猫对它的信任。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情形,下属在汇报工作的时候,会突出上司的英明决断和卓越领导,以此来显示上司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其实,这就是非常聪明的做法。你将功劳推给自己的上司,他并不会真的去抢本应属于你的功劳,相反,他会觉得你这人会做事,值得信任。由此可见,懂得推功揽过的人一定能够在工作上如鱼得水。

尊重现实是为人处世的首要法则之一。每个人都是自私的,都希望得到功劳,避免过错。然而,聪明人恰是那些“反其道而行之”、懂得“推功揽过”的人。古往今来,凡是成功者都懂得与别人分享功劳。人人都懂得投桃报李,“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若是你在没成功的时候就懂得与别人分享利益,便一定能够为自己积累大量优质的人脉,为自己的成功铺路。这样的人才能让亲人、朋友都聚集在自己的身边,只有这样的人才会成功!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段话:“当与人同过,不当与人同功,同功则相忌;可与人共患难,不可与人共安乐,安乐则相仇。”这句话告诫我们,应当有与人共同承担过错的勇气,不可与别人抢功劳,如果你跟别人抢功劳,就很容易彼此猜忌;共患难的都是生死兄弟,自然彼此照顾,然而不可与人共同享乐,共同享乐之人是靠不住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既然每个人都难免犯错,就不要将犯错当成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如果在工作上或者生活中,出现了不太和谐的事情,赶紧把自己撇干净,生怕别人怪罪自己。这样做不仅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反而会让人觉得你不厚道,不够朋友。

当然,推功揽过也要有一个限度,也要讲究策略。并不是有了功劳就推给别人,什么过错你都主动承担,那样不是聪明人,是傻子!下面,我给大家提两点建议。

第一,揽过要适度。小过错,不涉及原则问题时,你可以主动去承担。因为这样做,最多也就挨几句批评,或者损失一点儿经济利益,得到的是别人的信任。然而,当涉及原则问题时,就要丁是丁卯是卯,不可轻易代人受过了。

第二,推功要不露痕迹。不要低估别人的智商,如果你把功劳让给别人时,言辞不恭,让人觉得你态度不好,那样不仅得不到别人的感激,甚至还有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功劳给了别人,还让人觉得你居心叵测,那就得不偿失了。

做好事急于让人知道,说明你很可能居心不纯,刻意宣扬自己的善行,以此来表现自我,这会让人觉得做善事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不是真心帮助别人。做了坏事固然应该被谴责,若是你怕别人知道,至少说明你还有羞耻心,有勇于改正的勇气。前者无心向善,后者有真心改过的勇气,二者相较,高下立判。

做了坏事怕被别人知道,至少表明这个人还有着向善的意愿,有羞耻心,有勇于改正的勇气。做了善事急于让人知道,说明这个人本来就没有做好事的心思,很可能只是迫于形势或者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样的人做善事的同时就已经埋下了恶根。

我们知道,一个内心保有良知的人,即便一时做了错事,只要能够及时回头就一定不会堕落太深。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即便做错,有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的勇气就会受到世人称道。

做了一点善事便急于自我标榜、满世界宣扬的人,他的内心一定是不纯洁的。做善事仅仅是他沽名钓誉的手段而已,最终目的还是要为自己赢得好名声和利益。真正有善心、有境界的人即便做了好事,也会非常低调,绝对不会到处宣扬。因为他们做善事是出于一种爱己及人的大爱心理,他们的目的便是从帮助别人中得到快乐,得到良心上的满足,得到道德情操的升华。

有这样一个故事。

明朝末年,战争连绵,再加上天灾,老百姓苦不堪言,饿殍遍野。这时候,广西桂林有一个姓黄的大商人声称要建一个大戏台,准备投资三万两银子。他还说,附近的父老乡亲,只要是愿意来干活儿的,哪怕只是搬一块砖,也可以获得免费的一日三餐。工程持续了三年时间,也没有完工,所花的银子已经没有人能够算清了。这时候,百姓才明白,这位黄姓商人想修戏台是假,借此来为百姓谋福利才是真!他这么做的目的,是让灾民觉得自己所得到的一日三餐是自己挣来的,而不是靠施舍。这位黄姓商人做了善事,还刻意隐瞒,这才是真正的行善。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段话:“施恩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则斗粟可当万钟之惠;利物者,计己之施,责人之报,虽白镒难成一文之功。”意思就是说,施恩于人者不会到处宣扬,不会记挂在心,而且不求别人回报,那么即便是一点小恩惠也弥足珍贵。给了别人一点好处,就斤斤计较得失,苛求别人的回报,那样的人即便付出再大的恩惠也不值一文。

佛教教义要弟子遵守这样一条规则,那就是做了好事不要让人知道,越少人知道越好,这恰恰与我们本篇所表达的观点不谋而合。

三国时期徐州刺史陶谦以仁德闻名于世。他小时候就是一个性情宽厚的孩子,有一次,他打坏了一个鸡蛋。陶谦的家里穷,他知道打坏一个鸡蛋非同小可,非被爸妈打屁股不可。于是,他想了想,悄悄地将鸡蛋破开的那个小洞朝墙放,这样从外看就看不到了。陶谦的母亲发现这个破开的鸡蛋,便知道是陶谦不小心弄坏的,她不仅没有责备他,还帮着他隐瞒。陶母之所以没有揭穿,是因为她懂得“做坏事怕人知道”是一种难得的品质。

“有心插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你做了好事,别人对你抱有感激之情,等到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他自然会倾力帮忙;若是你做了一点善事逢人便说,必然会招来白眼,给人留下斤斤计较、爱慕虚荣的印象。

在社交活动中,你帮了别人的忙,别人也一定会领情。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小账本,谁帮过他、谁害过他,他都会记得清清楚楚。你若真心待人,别人自然懂得投桃报李。念念不忘自己对别人的一点小恩情,只会招致反感,并因此失去朋友。

人往往有一个通病,即自以为有见解,自以为有口才,逮到机会就大发宏论,发现错误就咬住不放。其实这种做法并不明智,可能会对自己的职场生涯产生负面影响。

在职场中,上司是团队的核心人物,代表着一个团队的形象与能力,他的言行和决策大多经过深思熟虑,且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从而保障整个团队高效地运行。然而,上司也是人,不是神,也有说错话、做错事、下达错误指令的时候。那么,当你发现自己的上司有错时,你该怎么办呢?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两位职场新人是如何处理的。

故事一:公司召开年终总结大会,经理讲话时出了个错,将一组数字说错了。其实大多数员工并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个数字本应该是多少。这时做财务工作的张宏站了起来,冲着台上正讲得眉飞色舞的经理高声纠正道:“你讲错了,讲错了!那是年初的数字,现在的数字应该是……”全场哗然,经理的脸羞得通红,情绪也顿时低落下来,可以说,他的颜面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一扫而光。此后不久,张宏因一点儿小错误被经理解雇了。

故事二:公司新招了一批新员工,在新员工见面会上,主管逐一点名。当喊到“刘桦”的名字时,全场一片寂静,见没有人应答,主管又高声喊了两遍。这时一个员工怯生生地站起来,低声地说:“主管,我叫刘烨(yè),不叫刘桦(huà)。”人群中发出一阵低低的嘲笑声,主管的脸立刻沉了下来。这时一个精干的小伙子站了起来,满含歉意地说:“报告主管,我是打字员刘炜,是我把字打错了。”听到这句话,主管先是一惊,然后镇定地说:“太马虎了,下次注意。”主管挥挥手,示意他坐下,继续点名。没过多久,打字员刘炜被提升为公关部经理,而那个叫刘烨的员工却被解雇了。

中国人可以吃暗亏,也可以吃明亏,但就是绝对不愿吃“没面子”的亏。可以说,中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是最讲究“面子”的。在第一个故事中,经理在会上将一组数字讲错了,做财务工作的张宏根本没必要马上纠正。因为其他人不知道经理说错了,而他这样大张旗鼓地喊出来,肯定会让经理在众人面前颜面尽失。倘若张宏在后来的工作中,不经意地把财务报表给上司看,那么上司在看到财务报表时,便会知道自己在会上说错了,也会因为张宏刻意维护自己的面子而对其好感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