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三十四章 学会变通——灵活机动易成事(1 / 3)

汉灵帝死后,丞相董卓专断朝政,引起了满朝文武的愤恨。当时任骁骑校尉的曹操从司徒王允那里借来一把宝刀,前去刺杀董卓。当曹操身佩宝刀来到相府时,见董卓坐在床上,吕布在旁侍卫。不一会,吕布出去牵马,曹操感觉时机已到,急掣宝刀在手,正待要刺,不想董卓从衣镜中看到曹操在后面拔刀,他急忙问道:“你要干什么?”这时吕布已经牵马至屋外,曹操见大事不妙,急中生智,持刀跪下说:“我有一口宝刀,想献给丞相。”献刀之后,曹操就出门逃之夭夭。

成大功必须冒大风险。而行动在风险之中,对突如其来的危机,各种意外的情况,都需要在瞬间作出抉择,改变原来的意图和行动方向,随机应变,才可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天地间没有不变的事情。万事万物随时而变,随地而变,随社会的发展而变,随人的生理、情感、观念而变。时时在变,处处在变,人人在变。学会应变、善于应变、精于应变,能够随着时势、事态的变化而从容应变,是一个人立身处世、建功立业必须具备的本领。做事时不能认清客观形势的变化,不能跟着客观形势变化而变通的人,最终将一事无成。

出奇制胜好办事

要想办事取得成功,就必须有一点绝招,见人之所未见,行人之所未行,出奇制胜。

知不出众知,不算高明;用众所周知的办法取胜于人,也不算有本事。你能举起一根毫毛,不能说有力气;能看见太阳和月亮,不能说有眼力;能听到轰隆的雷声,不能说耳朵比别人灵。会办事的人,总是先人而出,先人而动,出奇制胜。

出奇制胜需要一颗灵活的头脑。有人曾经说过,所有成功的秘密就在于对你身边的一切保持高度关注,调整自己以适应周围的环境;意识到时机资源的宝贵,在适当的时间里说别人想听的话和需要听的话;仅仅处理好事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场合去处理。

出奇制胜是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在紧急时刻快速反应能力的综合产物。

有个犹太商人,他把独生子送到耶路撒冷去读书。不久这个犹太商人突然病倒了,在弥留之际,他立下遗嘱,把家中所有财产都转让给了长期服侍自己的贴身奴隶。不过如果他的儿子要财产中的哪一件,奴隶须毫无条件地满足他。商人死了以后,奴隶很高兴。他披星戴月赶往耶路撒冷,找到少主人,把老爷临死前立下的遗嘱拿给他看,商人的儿子看了以后十分伤心。

安葬好父亲后,儿子一直在心里盘算自己应该怎么办。最后,他跑去找社团中的拉比,向他说明了情况。拉比听了以后说:“你的父亲非常聪明,而且非常爱你。”儿子不满地说:“把财产全部送给奴隶的人还谈得上什么聪明,简直是愚蠢。”

拉比叫这位少主人多动动脑子,只要想通了父亲希望他要的东西是什么。拉比告诉他:“你父亲非常清楚,自己死了后,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奴隶可能会带着自己辛苦挣来的遗产逃走,说不定连招呼都不打。所以,你父亲才在你不在身边的情况下使用了这种把全部遗产保护下来的办法。”可是,商人的儿子还是无法明白,既然都送给奴隶了,保管得再好,对他又有什么好处。

拉比见他死不开窍,只好实话实说:“奴隶的财产全部属于主人,这你是应该知道的。你父亲不是给你留下了一样财产吗?你只要选那个奴隶就行了。这是多么精明的想法呀!”

年轻人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原来,父亲使用了一个权宜之计,遗嘱中所给予奴隶的一切用一个“但是”作为前提,把奴隶美好的一切都变成了梦幻泡影。这个“但是”是这个犹太商人所立遗嘱的关键。说穿了,犹太商人在立遗嘱时就设下了计谋让它无效,在立约时就准备要毁约,因为他当时面临的是“要么让步,要么彻底失去”这种无可奈何的选择,所以他只能选择让步,把全部财产让给奴隶,使奴隶不至于带着财产逃走。这种让步是他心有不甘的,把财产全部给奴隶,和奴隶带着财产逃走是一回事。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聪明的犹太商人给遗嘱装进了一个自爆装置,儿子只要找到这个装置,就可以在履约的形式下取得毁约的效果。果然,在拉比的开导下,儿子真的启动了这个自爆装置,严肃的遗嘱在形式上得到了履行,而对那个奴隶来说,没有任何的意义。这就是出奇制胜。

因地制宜把事办

公元前203年,韩信指挥汉军攻打齐国都城临淄时,遭到了项羽的部将龙且的抵抗。双方在潍水两岸相持不下。待观察了周围的地形后,韩信决定利用地形战胜对手。第二天,韩信渡河进攻龙且,当大军渡过一半时,他又擂响战鼓,撤回大军。龙且见此,以为韩信害怕了,便命令部队渡河追击。当楚军刚走到河中央,韩信急命将士把上游的沙袋扒开。大水顿时轰鸣而下,楚军被淹死大半,韩信趁乱杀死了龙且。至此,楚军大败,韩信攻下了临淄,灭了齐国。

天时不如地利。楚汉两军对峙,中间被一条河流阻隔,一方利用河流而取胜,一方反被水淹而大败。河流无声,它能为谁服务,在于它被谁利用。韩信因地制宜,利用了河流的有利条件,打败了楚军。

因地制宜的原则十分重要。办事时,我们应充分利用地理优势为己服务。前些年,旅游业刚刚兴起时,有些偏远的城镇盲目开办娱乐场所,因宣传不力,游人稀少,结果经营萧条,入不敷出。这样办事就是没有考虑因地制宜的原则。

皖南山区有座石头山,山上的石头奇形怪状,20世纪80年代,当地村民把它开采下来,送到城里去卖,一家的年收入高达1. 8万元。村民心里乐开了花。80年代末,村民们发现,城里人用他们开采的石头垒成假山,售价也很高。于是,这些村民也学着垒假山出售,几年后,家庭年收入翻了几番。村民们更乐了,他们同时也明白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个道理。

随着山上的石头越开采越少,村民们认识到,他们不能轻易盲目地出售山石了,而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家乡资源,如今,山里的人利用山石资源积累起来的资金,办起了各种乡镇企业,使整个地区的农民很快走上富裕的道路。

这个例子很简单,但是主人公的做法却值得效仿。地势本无心,山水本无形,你不利用它来为自己办事,它也不会主动为你服务。如果你能很好地利用它,那么它就可以送给你许多财富。

“捧着金碗讨饭,住在宝地喊穷”,这是典型的不识地利。在办事中提倡因地制宜的思想是很有见地的。

因事制宜把事办

你能不能成功,重要一点是看你会不会办事。除非你本人确实是个独具天赋的艺术家或运动员,否则想不通过办事就能问鼎成功,几乎是不会像吃饭穿衣那么简单的。

事情有难易之分,大小之别。有的事情和自己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就要去办,有的事情和自己关系不大则可办可不办。如果你觉得自己即将要办的事情无法办到,就不要打肿脸充胖子;如果你觉得自己对即将要办的事情把握不大,就要小心谨慎,亦步亦趋;如果你觉得自己即将要办的事情可以办到,就要义无反顾地去办。因事制宜,才能把事情办好。

1. 没有把握的事情不吹牛

办事时千万不要过于自信,更不可吹牛。过于自信、吹牛,结局只能是失败,只能是自己遭殃。

元末有个士人王同喜欢说大话,尤其爱谈论军事,一谈到军事必定推崇孙武和吴起。遇元末大乱,张士诚在姑苏称王,跟朱元璋争天下。决战前,王同拜见张士诚说:“我看现在,地理形势没有比姑苏更便利的,但是你占据姑苏却不能称霸天下,原因在于将领无能。现在你手下的将领,都是本领低下的人,打仗都不懂兵法,如同老鼠打架一样。大王如果能让我做将军,便可取得中原,对付小小的敌人(指朱元璋)怎么可能不赢呢?”张士诚认为他说得很对,让他做将军,听任他去招募兵员,并命令主管粮草的官员给他充足的给养,不要计较多少。决战开始后,朱元璋手下的李文忠攻破杭州城,王同原本没有本领,先前和张士诚说的都是大话,根本没有把握能战胜敌军。为了自身的安全,王同偷偷溜掉了。几天后,王同被搜了出来,绑到军营外杀了,他临死前还夸口:“我擅长孙武、吴起的兵法。”真叫人哭笑不得!

2. 力不从心的事情不能办

我们在生活中难免遇到别人请求我们给他办事,对于这类事,你先要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能力帮别人把事情办成功,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你就要当场拒绝掉,并这样回应他:“对不起,您托我办的事我实在无能为力,为了不耽误您的时间,我看您能不能找别人帮一下忙?”你能这样说,就表明你是负责任的人,是会办事的人。如果你为顾及面子,爽快地答应帮人去办,还允诺一定办成功。当你实际去办事时,碰到了许多困难,而这些困难凭你的能力根本无法解决,那么到这时,你可就没有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