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技巧篇 演讲助你走向成功(1)(1 / 3)

《乌夜啼》reference_book_ids":[6668190281415789580,7217694589337996288]}],"216":[{"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16,"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09,"start_container_index":216,"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03},"quote_content":"《古文观止》reference_book_ids":[6843227585787202573]}],"260":[{"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60,"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2,"start_container_index":260,"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6},"quote_content":"《救救孩子》reference_book_ids":[7024903102301998111]}]},"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使用恰当的语言

语言是演讲稿的重要要素。语言与思想两者密不可分。思想的清晰决定着语言的明确;思想的深度决 定于语言的容量;思想的新颖决定着语言的新颖。如果没有感人的思想内容,也就没有感人的语言形 式。演讲要想吸引人,内容必须有思想,语言必须有魅力。而有魅力的语言一定是适当的语言。

◎ 语言的正式程度要与演讲场合一致

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新的词汇和短语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语言中,而另外一些词语则逐渐被淘汰。语 意在发生变化,语言使用的场合也在变化着。

演讲的语言要和演讲的场合一致。

就像你在正式或不正式的场合之间更换服饰一样,你应该根据情况调整自己的措辞用语来适应具体的 场合。

如果一位微波炉促销活动的组织者在活动结束时这样宣布,你是否会感到有些奇怪:

“我对你们的请求是:为了我们的孩子们,为了我们的学校,为了我们的优质微波炉,热忱地为加入 我们的烹饪努力吧。”

如果一位总裁用下面的开场白开始向股东做年度汇报,同样是不合适的:

“伙计们,情况不太妙,但是不要丧气,我们只要挺住就没事了。”

一般来说,场合越正式,口气越严肃,幽默意味越微妙,句子的安排和组织越细致,句子的修饰限定 语越多,措辞造句与日常用语的差别越大。

比较正式的场合包括政策性陈述、辩论、礼仪性讲话。不太正式的场合包括商务会议、茶话会、聚会 和餐后讲话。

◎ 使用行话、俗语要谨慎

使用行话和俗语都是为了与特定的听众建立感情纽带。有时候行话能使你很快说明某个问题。而适当 情况下采用俗语可以使你的语言生动活泼,富有变化。但是运用行话和俗语的危险很大。你的术语可 能使听众迷惑不解,或者你使用的俗语使某些听众感到不快,或者你采用了早已过时的俚语,结果使 自己演讲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 采用尊重他人的语言

用别人喜欢的方式称呼一群人或某些人是尊重他们的表示。出现变化时,这些变化往往是新的身份或 形象的象征。

取悦每个人或赶在所有潮流的最前面是不可能的。你要尽量搞清楚人们偏向哪一种称呼。你可以根据 情况适时加以调整。如果一种称呼对某人有着特殊含义,那么忍受不便暂时改变的习惯也是值得的。

使用生动多变的语言

生动多变的语言才有生命力,才能更好地调动听众的注意力。生动的语言新鲜别致、活泼动人,能把 事物的形神和演讲者的情感很好地表现出来。形式多变的语言能调动听众的情绪,调控现场的气氛, 对成功的演讲也是至关重要的。

◎ 选择生动的语言

生动的语言,能形象地再现现实,绘声绘色,令听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能在反映内容 的同时,产生一种美感,能吸引听众去深刻领会演讲内容。话要说得使人乐意听,就必须注意语言的 生动性。

1. 使用新鲜的语言

使用新鲜的语言就是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善于择取随着时代发展而出现的崭新词汇,使语言富有时代 气息。

2. 用形象化的语言

形象化的语言能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变枯燥为有趣。毛泽东同志可谓是最善于生动概括、 形象说理的语言大师。他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来概括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的必然发展趋势,用“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深入概括科学与文艺的发展方针,用“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 完了第一步”的比喻来形象说明开创新世界的道路艰难漫长。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长期以来焕发着巨 大的生命力,早已深入人心。

3. 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

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增强演讲的表现力:既能深入主题,又能使演讲的气氛轻松和谐;既可调整演讲 的节奏,又可使听众消除疲劳。作家对厨师说:“你没从事过写作,因此你无权对我的作品提出批评 。”厨师回答说:“我这辈子没有下过一个蛋,可能尝出炒鸡蛋的味道如何,母鸡能么?”这话令人 开怀大笑,又给人以启迪。

4. 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在演讲中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把那种没有态度,只知背诵马恩列斯著作的人比拟为: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副对联,两个比拟,把教条主义者的丑陋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 演讲时使用多变的语言

演讲语气单调、呆板,很难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让语言富有变化才能更加多姿多彩。让语言多姿多彩 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1. 语气要有轻重

因为随便一句话总有重要字与次要字的分别,你说到重要的字时声音就提高些,不重要的便放低些。 例如“我今天做了一件‘好’事情。”这句话中,“我”和“好”两字是关键词,读时自然就要将声 音提高。下面是居里夫人说过的一段话,读时请把引号内的字声调特别提高,看看效果如何?

我们的生活“都”不容易,但是那有什么关系?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我们必 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

这段话当然不是非如此读不可,诸位读者也许有别的读法。重音落于何处,并无定论,完全依个人的 体会。

2. 声调要有高低起伏变化

你平常可以自己练习,随意规定读任何单词或短句,读的时候声调突然特别提高或放低,那样可以吸 引人注意。每个成功的演说家都是这么做的。

下边所引的几段话,引号里的字特别把声调放低了读,结果如何?

所有坚忍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取得报酬的”。

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 越大则分数的值就“越小”。

才能一旦被懒惰支配,它就“一无可为”。

3. 演讲速度要有变化

我们平常与人谈话时,总会常改变讲话的速度。这是自然而不自觉的。而且这种讲述法能造成一种声 势,你的意见之某一点会特别地突出。

林肯总统当年就常用这种讲述法,他常一口气很快地讲出许多字,到了他打算要强调的字句时,便把 声音特别拉长并提高,然后如闪电般快速地把那句话讲完。他常使重要的一两个字占的时间较六七个 次要的字还久。

让我们来试试这个方法,先漫不经心地,像对一个小数目似的说:“3000万元。”然后放慢,并 像是很惊心于一个可观的巨数似的说:“3——万——元”。那么,你听了是不是觉得3万元的数目 比3000万元还大?

4. 在重要的词句前后略停顿

林肯常在演说时利用停顿来加强效果。每逢要讲一个重要的意思,使它能深深印在听众的心上时,他 就将身子向前略倾,两眼直视听众,很久不发一言。这种突然的沉静,和突然的一声巨响有同样的效 果,都能引人注意。它使每个人都立刻惊醒、留心,期待后面究竟是什么。

我们演讲时也应利用这种有效方法,在一个重要字句的前后稍做停顿,甚至一句话的中间也可停顿, 但要十分自然而不做作,这将大大提高你的演说效果。

常见语言表达技巧

把贤哲名人的话拿过来自己用,引经据典,这样的演讲往往更有说服力。引经据典能为论题提供权威 性的论据,因此经常为演讲者使用。引经据典的使用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要避免引经据典引出的麻烦 。

◎ 引用名人的名言、警句要准确无误

引用名言、警句时要保证引用的正确,如果引用的原话有错误或出处错误就会影响名言、警句的使用 效果,有的时候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

1. 要弄清楚原话究竟是谁讲的,不要张冠李戴

如果同一句话两位名人都讲过,那就要看是谁引用谁的。我们当然是用最早那位名人说的话。引用名 言、警句,最忌讳的是张冠李戴。比如,但丁说:“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你却引为莎士比亚 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像这样的错误,往往会导致整个演讲的失败。

2. 要全面领会原文,不要把意思弄反了

因为同样是说一句话,原著者的意图可能是讽刺,是反意,但由于引用者不了解原著者的本意,轻易 地拿过来就用,就容易歪曲原意,这对于演讲也是不利的,容易被人驳倒。

3. 要尽量引用原文,不要以讹传讹

因为有很多名人的名言、警句,是通过间接材料得到的,所以,我们在引用时,有条件的话应尽量查 一下原文,防止出错。

◎ 正确引用古文和需要翻译的典故

引用寓言典故时经常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 翻译时应尽量保持直译

如果直译确有困难,也可变通一下,把直译和意译结合起来。总之,是要让听众一听就明白。

2. 由于“经典”一般都是文言文,引用时把它翻译成白话文

如果直接使用文言文,听众听后自己需要有个领会、暗译的过程,就会影响听讲的效果。所以,这个 程序一般应当由演讲者来完成。

3. 要抓住寓言和典故的核心与本质

删除不必要的重复和陪衬,尽量使寓言和典故短小精悍,说明问题。

◎ 穿插的技巧

在演讲中穿插故事、笑话、趣闻以及诗词歌曲等,可以活跃现场气氛,吸引听众注意力。穿插运用恰 当,会给演讲增添不少亮色。

运用穿插法,能活跃会场气氛,激发听众情绪,同时能使理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给听众留下深刻 的印象。

1927年,鲁迅在广州知用中学做了一次题为《读书杂谈》的演讲。当讲到要正确对待文学批评的 时候,他首先分析了中国批评界的现状,指出:“凡中国的批评文字,我总是越看越糊涂,如果当真 ,就要无路可走。”为了讲清其中的道理,鲁迅便在演讲中穿插了一个印度故事——一个老翁和一个 小孩用一匹驴子驮着货物出去卖。货卖出去了,孩子骑驴回家,老翁跟着走。但路人责备孩子了,说 是不晓事,叫老年人徒步;他们便换了地位,而旁人又说老人忍心让小孩徒步;老人忙将孩子抱到鞍 上,后来看见的人都说他们残酷;于是都下来,走了不久,可又有人笑他们了,说他们是呆子,空着 现成的驴子却不骑。于是老人对孩子叹息道:我们只剩了一个办法了,就是我们两人抬着驴子走。

这则穿插在演讲中的故事形象生动,道理浅显,不仅有力地说明了“如果当真,就要无路可走”的论 断,而且还为下面作进一步的分析,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因此,鲁迅接下来的分析,便很自然地得出 结论说:“无论读,无论做,倘若旁征博引,结果是往往会弄到抬驴子走的。”最后鲁迅这样告诫听 众:“不过我并非要大家不看批评,不过说看了之后,仍要看看本书,自己思索,自己做主。”

从这则事例中可以看出,演讲者使用穿插法,除了能使事理说得更为形象、深刻外,还能调节会场的 气氛,增加听众的兴趣,从而获得最佳的演讲效果。所以,那些老练成熟的演讲家,往往都是对穿插 法运用自如的行家。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穿插些什么,也知道什么地方必须穿插什么,以此来增强 演讲的效果。

◎ 排比修辞方法的使用

这种修辞手法一般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关联、语气一致的词组或语句排列 而成,用以表达同一范围、同一性质的事物,以增强语势,增强节奏感和旋律美,加强语言的力度。

马丁?路德?金在1968年8月28日美国华盛顿黑人集会上发表了一场精彩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 》,其中有这样几段话:

一百年前,一位美国伟人签署了《解放宣言》。现在我们站在他纪念像投下的影子里,这重要的文献 为千千万万在非正义烈焰中煎熬的黑奴点起了一座伟大的希望灯塔。这文献有如结束囚室中漫漫长夜 的一束欢乐的曙光。

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却不得不面对黑人依然没有自由这一可悲的事实;一百年后的今天,黑 人的生活依然悲惨地套着种族隔离和歧视的枷锁;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物质富裕的汪洋大海中,黑人 依然生活在贫乏的孤岛之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依然在美国社会的阴暗角落里艰难挣扎,在自己 的国土上受到放逐。所以,我们今天到这里来,揭露这骇人听闻的事实。

……

这就是我们的希望。这就是我们带回南方的信念。怀着这个信念,我们能够把绝望的大山凿成希望的 磐石;怀着这个信念,我们能够将我国种族不和的喧嚣变为一曲友爱的乐章;怀着这个信念,我们能 够一同工作,一同祈祷,一同奋斗,一同入狱,一同为争取自由而斗争,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终将得到 自由。

在马丁?路德?金这几段演讲词中,第二段以“一百年后的今天”领起的排比句,从黑人没有自由,受 着种族隔离和歧视,过着贫乏的生活乃至受虐待遭驱逐的政治、经济、人生、法律待遇等方面集中地 揭露了黑人悲惨严酷的生活现状,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最后一段以“怀着这个信念”领起的排比句, 表述了所要进行的不懈努力、斗争原则和奋斗目标。文中排比句式的运用,如江河奔腾,气势磅礴, 既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演讲者的思想和感情,又产生了激动人心的修辞效果。

排比可分为短语排比、句子排比和段落排比三种类型。它在演讲中运用广泛,既可以用来铺陈描述, 又可用来议论说明,还可用来抒发情怀,使演讲增强语势,增强节奏感和旋律美,增强条理性和严密 性,提高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例如,《镶嵌彩灯的女性》的演说词中,有这样的话:

……从地质队诞生的那一天起,“献身地质光荣,找矿立功光荣,艰苦奋斗光荣”就与地质队员融为 一体,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凯歌。……我相信,只有那些曾经或正在致力于献身地质这项伟大事业的人 们,才会有那么一种冲动,一种自豪,一种喜悦,一种激情——如大海翻腾,如群山呼啸,如岩浆喷 发,如涓涓溪水……

这里运用排比和比喻,表达出了与“三光荣”融为一体的地质队员的豪迈感情,节奏鲜明,旋律优美 。

运用排比手法,在形式上要做到结构相同,句式整齐,字数相近,音节匀称;在内容上要表意确切明 了。

对偶的句子也一样。对偶句内容凝练集中,结构整齐匀称,便于口语表达和记忆,人们是比较喜欢的 。如毛泽东同志讲的“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关心群众生活 ,注意工作方法”等,都是地道而上乘的对偶句,意深而语精,已长久地流传在人们的口头上。

使用排比和对偶,要求演讲者具备丰富而深刻的思想,要对所讲的内容非常熟悉,要有较高的语言组 织能力和概括能力。不然,勉强搜罗起来的排比或对偶,就会显出拼凑的痕迹,就会因缺乏内在的联 系而难以一气贯之。

◎ 设问的使用

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一开始就有一个设问:“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 这里不是有疑而问,而是无疑而问,接下来就是论证李先生其实没有罪,有罪的是国民党反动派。显 得清晰流畅,铿锵有力。

设问是演讲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它具有渲染性强,吸引力大的特点。通过设问可以有效地启发人们思 考,从而使演讲产生更好的效果。

演讲语言的设问,就是提出问题,但并不要求别人回答,而是为了启发人们去思考。用这种方法演讲 ,能把听众的注意力引到演讲者身上,使他们集中精力来听取演讲的内容。

在美国独立战争前夕,国务卿裴特瑞克?亨利在弗吉尼亚召开的关系美国命运的第二次大陆会议上审时 度势,力排众议,发表了《诉诸武力》的著名演讲:

“我们的同胞已经身在疆场了,我们为什么还要站在这里袖手旁观呢?先生们希望的是什么?想达到 什么目的?生命就那么可贵?和平就那么甜美?甚至不惜以戴锁链、受奴役的代价来换取吗?全能的 上帝啊,阻止这一切吧!在这场斗争中,我不知道别人会如何行事,至于我,不自由,毋宁死!”

文中连用了六个设问句,加强要与宗主国英国斗争的语气,唤起北美十三州人民的斗志。他的演讲结 束后,全场响起听众“拿起武器”的呼声。

马相伯在国难广播演讲中也用了设问法:“请看,今日的中国,是谁家的天下?”第二次演说中,又 以“诸位,时间不早了,醒一醒,醒一醒!枕头旁边放了火药,我们能睡吗?房子里有小贼,我们能 睡吗”的设问法,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力,给人以警醒,促使人思考:日本帝国主义分子侵略到了我们 的大门口了,我们要团结一心、斗争到底。

◎ 层递在演讲中的使用

层递,是指在语言表达中根据不同内容的不同组织层次,有顺序地一层一层地表达意思。或由少到多 ,或由轻到重,或由小到大,或由远到近。其效果是层层推进,步步相连。例如,《美国的奴隶制》 中写道:“美国背叛了过去,背叛了现在,并且庄严地发誓要背叛未来。”这种层递手法的运用对于 加强语气、强化感情、刺激听众,起了巨大作用。

层递与排比相似,两者都能使语言富有条理性和感染力。不同点在于:排比的词句之间,语意是并列 的;而层递的词句之间,语意有层次和级差,它是按照所表达的语意轻重、程度深浅、数量多少、范 围大小、时间先后,逐层依次排列在一起的。恰当运用层递手法,能使言语富有层次感和条理性,能 产生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修辞效果。

例如,《矿山魂》在结尾处的抒情议论:

朋友们,当你想写一首诗,想唱一支歌,请别忘了那高高的井架,那飞旋的天轮,那800米深处的 一片赤心,那湛蓝天下的巍巍矿山魂!那就是——可贵的主人翁精神!

井架—天轮—赤心—矿山魂,由具体形象到精神世界,语言逐层加深,表达了对矿山主人翁精神的热 情赞美。

运用层递手法,要注意内容上的锤炼,要精心选择在语言上确有轻重、在范围上确有大小等层次差别 的词句,根据表达思想内容的需要,按照递升或递降的顺序来排列,次序不可混乱。

◎ 运用重复手段

为了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让同一语言重复地出现,这就叫反复。演讲时使用反复能渲染感情,突出 要点。反复分两种:一种是隔离反复,另一种是连续反复。

隔离反复,如《美国的奴隶制》中讲道:

……我们需要的不是光,而是火;不是毛毛雨,而是大雷雨。我们需要暴风雨,需要旋风,需要地震 。

这里,间隔使用了两个“不是……而是……”起了强调作用,表达了演讲者鲜明而强烈的感情。

连续反复,如马相伯在第七次国难广播中这样开头:“诸位,时间不早了,醒一醒!醒一醒!”这两 个“醒一醒”是连续反复,渲染了中华民族濒临危亡的紧迫感,催人奋起。

在演讲中,一些特别要强调的字词,一些特别要加固的感情可以采用重复的方法去表现,如罗斯福1 941年12月9日在对日宣战后向全国广播的《炉边谈话》:

十年前,在1931年,日本入侵满洲国——未加警告;

在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未加警告;

在1938年,希特勒侵占奥地利——未加警告;

在1939年,希特勒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未加警告;

同样在1939年,希特勒入侵波兰——未加警告;

在1940年,希特勒入侵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未加警告;

在1940年,意大利先后进攻法国和希腊——未加警告;

而今年,1941年,轴心国家进攻南斯拉夫和希腊,控制了巴尔干——未加警告;

还是1941年,希特勒入侵俄国——未加警告;

而现在日本进攻了马来西亚和泰国以及合众国——未加警告。

这里罗斯福十次反复使用“未加警告”强烈地呼吁和唤醒人们,如果让法西斯继续放任,他们将更猖 狂地践踏人类。

这里运用的是同一重复的方法。

演讲中为了防止格式的雷同,可以采取详略变化的方式重复。例如,我是一棵小草,一棵秋冬以后枯 萎在路边的小草。

所谓重复,就是用相同的言词复述某一观点或某一句话,分为重复语词和重复叙述两种。前者是对相 同语词的重复,后者是运用不同语词表达同一重复的观点或内容。使用重复手法,可以加深感情的程 度,加大语言的力度,强化演讲的节奏。

运用重复切忌走向啰唆,比如这段演讲:

朋友,刚才我所说的就是事实,活生生的事实。什么是事实呢?刚才我说的是事实。

以下一些场合可以运用重复手法。

1. 演讲内容新颖独特;

2. 演讲的话题与听众既往经验相矛盾时;

3. 听众对演讲中的一些理论难以理解时;

4. 听众不喜欢的演讲内容,情绪低落时;

5. 演讲者感到应着重强调的地方。

好的开场白的作用

凤凰头,小巧美丽。演讲词开头应该短小精巧,新颖诱人。出语不凡的开头,能唤起听众的兴趣和求 知欲,产生巨大的吸引力,紧紧抓住听众的心,使听众非听下去不可。精巧的开头,画龙点睛,勾勒 提要,能自然顺畅地引领下文,把听众带进声情并茂的演讲情景中去,造成有利于接受演讲观点的心 理定势。

◎ 揭示演讲基本内容和主旨

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演讲中,开头就说:“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 一下。”这个开场白,开宗明义,揭示演讲的基本内容和主旨,紧接着揭示下文将要说明改造学习方 法和学习制度的理由,以引起听众的注意。

开宗明义、开门见山,是中国传统的作文法,也符合听众一般的心理要求。有的演讲开头注意使听众 具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从而与演讲者建立协调和谐的联系。

◎ 交代演讲要点或演讲的基本结构

邓小平的《精简军队,提高战斗力》是这样开头的:

军队的问题,最近我和一些同志谈过,主要有四个问题:第一是‘消肿’,第二是改革体制,第三是 训练,第四是加强政治思想工作。

接下来的演讲就是对上述四个问题的展开。这种方式使听众一开始就能从总体上把握演讲的纲目、梗 概,听起来眉目清楚,脉络分明,容易产生深刻经久的影响。

演讲的内容要点,往往体现了演讲的基本结构。这种开头,一方面便于演讲者搞好演讲总体布局,理 顺头绪,条分缕析;另一方面对听众把握演讲要点、轮廓和演讲者的思路有很大好处,使他们不至于 如堕云里雾里。尤其是内容繁多的演讲,可以适当运用如下开头方式。

◎ 安定听众,控制会场

毛主席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和《整顿党的作风》两篇演讲中,是这样开头的:

诸位代表先生们,全国人民所渴望的政治协商会议现在开幕了。

党校今天开学,我庆祝这个学校的成功。今天我想讲一点关于我们党的作风的问题。

前一个开头语先有对听众的呼语,接着开门见山宣布会议的名称和开始。第二个开头语先提出讲话的 缘由,表示对会议的祝愿,接着提示这次讲话的基本内容。

这两个开头简短、明确,能够起到镇场的作用,使听众以良好的心理准备,聚精会神地听取演讲者的 发言。

在演讲的场合,尤其是在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听众各有所思,要把听众引入演讲的场景,集中神思, 不仅要依靠主持者,也要靠演讲者出好“安民告示”。

◎ 吸引听众

毛主席《反对党八股》的演讲是这样开头的:

刚才凯丰同志讲了今天开会的宗旨。我现在想讲的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怎样拿党八股做它们的宣 传工具,或表现形式。我们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如果不连党八股也给以清算,那它们就还有一 个藏身的地方,它们还可以躲起来。如果我们连党八股也打倒,那就算对于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最后 地“将一军”,弄得这两个怪物原形毕露,“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两个怪物也就容易消灭了。

这个开头寓幽默、形象、哲理于一体,里面有发人深思的严肃问题:党八股与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的 关系;有比喻,把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比做怪物,以表示轻蔑;用“将一军”、“老鼠过街,人人喊 打”这类俗语歇后语,以增加风趣、幽默的情味,所以听起来饶有兴味。

吸引听众的方式有多种,有的是在开头采用幽默语、形象语、发问语、警句、格言、典故、谚语等 以引起听众的兴趣;有的语言朴实无华,但提出的是党和国家的重大问题;有的则充满激情,具有振 奋人心的作用。

◎ 沟通演讲者与听众的情感

在一次欢迎加拿大贵宾的宴会上,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致辞说:

昨天的我观赏了香山枫叶,使我想起了我们国家美丽的秋天。那枫叶也是我国秋天的美景,大家知道 ,枫叶还是加拿大国旗上的图案。我请大家尝尝宴会上的糖果,它是从枫叶上提炼出来的,是不是和 北京东风市场上的果脯一样甜蜜。

这样的讲话开头典雅、优美,尤其注意到以两国相通的事物来沟通演讲者和听众的情感,具有沁人心 脾的最佳效果。

这种开头方式尤其在陌生的演讲场合和国际外交交往中常常使用,采用的方法是恰当使用礼貌用语或 家常话,或者适当说明演讲者与该地人民之间的实际交往和感情联系,或者适当评价当地的名山大川 、人物、历史以及演讲者的向往,或者恰当引用当地的民间谚语、俗语或文学形象,等等。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有一次访问中国,在为她举行的国宴上,她在祝酒词的开头这样说:

约390年前,我的祖先,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曾写信给万历皇帝,希望发展英中通商。由于使者遭 遇到不幸,这封信始终没有送到。幸而,自从1602年以来,邮政改进了。您请我们来的邀请,安 全地送到了。我极其荣幸地接受这个邀请。

这个开头十分别致,产生了极其强烈的魅力。

由此可见,有一个好的开场白,是多么重要。演讲学界曾有人指出: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开头,想在整 个演说过程中始终做到轻松、巧妙地与听众交流思想是颇为困难的。一个有演讲经验和演讲学识的演 讲家,通常都非常重视演讲开头的设计。这样说的理由很简单:演讲开头是演讲者向听众出示的第一 个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信号,能否抓住听众的注意力,引发他们听的兴趣和积极性就取决于这最初发出 的信息。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用来说明优秀演讲开头的功用颇为适宜。

开场白要遵循的原则

演讲的开头,在通篇演讲中处于领先的特殊位置,在演讲者和听众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思想情感的桥梁 ,为演讲的成功开辟道路。好的开头,能为全篇演讲定下基调——是庄重严肃,还是喜庆欢快,抑或 诙谐幽默,往往一开始就给人以清晰的印象。好的开场白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 能取得听众的信任

有时候,听众可能会对演说者的动机发出疑问,或是与演说者持相反的观点。在诸如此类的场合,特 别是想改变听众的观点或行为时,要使演说成功,就需要建立或者提高听众对演说者的信任感。杰弗 里和彼得森两位专家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下面几条建议。

1. 承认分歧的存在,但是着重强调共同的观点和目标。

2. 对那些连演说还没有听就对演说者的名声和所作所为进行攻击的行为加以驳斥。

3. 否认演说的动机是自私和个人的。

4. 唤起听众的公道意识,让他们仔细地去听。

开场白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演讲的成败。对开场白的基本要求是简洁而富有吸引力。

◎ 能激发听众的兴趣

在美国会计协会罗切斯特分会的一次演讲中,演说者唐纳德?罗杰斯通过表达他对听众需要的关心而激 发起了他们的兴趣:

我今晚要演说的题目是《信息的透露》。确定这个题目之前,我先是查阅了本地的会计年鉴分册和全 国会计协会的学术专刊,然后又询问了我的同事亚历克斯?莱文斯顿和戴夫?汉森:“今晚来听演说的 人都有哪些?他们希望我讲什么?”他们告诉我在座的各位都是些很热心的人,希望我的演说有趣而 富有启发性。因此,我将告诉大家一些有用的知识,我也同时希望我的演说简明扼要,并留给大家一 定的提问时间。

有时候,听众是很“自私”的,他们只有在感到能从演说中有所收获时才专心去听演说。演说的开头 应正面回答听众心中的“我为什么要听”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