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正文 第21章 历史需要细看 (3)(1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第五章 历史需要细看 (3)

我国现行的兵役制度

1984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兵役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每位公民,都有依照法律服兵役的义务,超期服现役满5年的义务兵,根据军队需要和本人自愿可改为志愿兵,继续服现役。

二 骄傲面孔下的唐患

唐相:从领袖制到委员制

政府与皇室的职责划分,从汉以来就形成了,皇位世袭也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刘家换了李家。但就政府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变化,比如说“相权”的变化,以及由此引发出来的一系列政府格局的变化。钱穆说唐代政府和汉代之不同,在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

汉代的宰相前面已经说过,由他一人来掌握皇宫内外的行政大权,遇有大的政事,皇帝宰相和其他廷臣也开个大会。而唐代则把汉代的相权分给了几个部门,由多人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会议商定。汉代宰相掌握的是行政权,副宰相御史大夫掌握的是监察权,而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三省的职权加起来,才等于一个汉朝的宰相,监察权另外。

从字面上讲,中书有“中”字,依官名是在内廷管理文件的意思,主管叫做中书令;门下省主管叫做侍中,在宫中侍奉皇帝;尚书本是皇宫内廷秘书,主管叫做尚书令。这三个官,原先本都是在内廷的,到唐代,由内廷官一变而为外朝的执政官,和以前的性质完全不同了。唐官阶分为九品,一、二品官都是不负实际行政责任的元老,三品以下才是实际管事儿的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这三省的主管都是三品。

唐朝的一切政令,都有一个流水程序。首先是中书省发出政府的所有最高命令。所谓最高命令,是以皇帝的名义颁布的诏书,实际上这并不是皇帝写的,而由中书省拟定。在中书省,中书令为正长官外,中书侍郎为副长官,中书侍郎之下,还有七八名中书舍人。中书舍人官位不高,但中书发布的命令,多由他们拟撰。他们通常独立撰稿,然后再由中书令或中书侍郎选定一稿,补充修润,成为正式诏书,然后再呈送皇帝批阅,书上“敕”字,成为皇帝的命令,传达门下省。门下省的主管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诏书后,首先要进行复核。在门下省侍中、侍郎之下,还有几个“给事中”。给事中官位不高,但参与讨论诏书。如果门下省不同意诏书上的意见,可以将原诏书批注送还,称为“涂归”。按照今天的话来说,门下省所掌的是一种副署权。每一命令都需要门下省副署,才能生效。中书定旨、门下复审手续完成后,最后送到尚书省执行,尚书省无权过问诏书的内容。

如果门下省将中书省拟的诏书涂归封还,那么皇帝画的“敕”就等于白画了。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唐朝便规定,遇到要下诏敕的稿子,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联席会议,会议的场所称为“政事堂”。原先政事堂常在门下省,后来又改在中书省,玄宗时改名中书门下。会议时,中书门下两个部门的正副级干部都要出席,尚书省长官不出席。也因此在唐代,中书门下才称得上真宰相。

除三省的长官外,也有其他官员官位虽低而早负时望,有参知机务或同三品平章事等职衔的,也可以参与政事堂会议。这样的一个政事堂是国家的最高机构。但凡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没有“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认为是违法的,故说“不经凤阁鸾台,何得为敕”(中书省武则天改称凤阁,门下省武则天改称鸾台)。

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多时有十几人,最少的时候只有两人,即中书令和门下侍中。开会时有一主席,称为“执笔”。由他综合记录,主席轮流充任。有时一人轮十天,有时一人轮一天。大家的意见,由他综合记录,最后决定文字。这是唐代宰相一职,钱穆说是“在采用委员制中的首席来代替领袖制的一种运用与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