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八卷谷部1(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一切疔肿。用蜡猪油调面封患处,有效。20.痈肿发背,无名肿毒。用陈年麦粉,久炒成黄黑色,冷定后,研为末。加陈米醋调成糊,熬如黑漆,收存瓷罐中。同时摊纸上,剪孔贴患处,疼痛渐消。以后肿毒亦消,此方屡试屡验,药易得而功极显。

大麦

【释名】也称牟麦。[时珍说因为这种麦的粒比其他麦都大,所以得名。牟,即大。

【集解】[时珍说它和小麦的功效大致相同。有黏性的大麦,叫糯麦,可以用来酿酒,作糖。

【气味】味咸,性温、微寒,无毒。

【主治】主消渴除热毒,益气调中。滋补虚劳,使血脉强壮,对肤色有益,充实五脏,消化谷食,止泄,不动风气。长时间食用,可使人长得又白又胖,肌肤滑腻。为面,则胜于小麦,不燥热,能平胃止渴,消食治疗腹胀。长时间食用,可使人头发不白。用它和针砂、没石子等药物,还可以将头发染成黑色。它还能宽胸下气,凉血,消食开胃。

【发明】[宗

说大麦性平凉,口感滑腻。曾有人患喉炎,吃东西难以下咽,用大麦面作成稀糊,吃后助胃气。

【附方】1.食饱烦胀。用大麦面熬香,每服一匙,开水送下。2.蠼螋尿疮。用大麦嚼敷,一天三次。3.汤火伤。用大麦炒黑,研为末,搽伤处。4.小便不通。用陈大麦秸煎浓汁一次服。

【释名】

指壳厚而粗之意。

【集解】[炳说四川人种植它来吃。山东、河北人在正月之时种植它,称为春。它的形状和大麦相像。

【气味】味甘,性微寒,无毒。

【主治】使人舒爽,消除热毒。长期食用能使人身体强健善于行走。

用它做药温中消食,补中焦,不动风气。将它做成饼吃很好。

雀麦

【释名】又名燕麦、杜姥草、牛星草。

【集解】[恭说到处都有种植。生长在废墟野林中。它的苗叶像小麦但比小麦小。果实像麦,但比

麦细。[宗

说苗和麦相同,但穗细长而稀少。唐朝刘梦得说,“菟葵燕麦,动摇春风,”就是它。雀麦舂去皮,作成面蒸着吃,也可做成饼吃。现今的人们在正月、二月间,将刚生的青叶捣成汁,和米粉做成饼,蒸着吃,颜色青翠,味道香。

米〔气味〕味甘,性平,无毒。〔主治〕充饥滑肠。

苗〔气味〕味甘,性平,无毒。〔主治〕煮成汁饮用,主治女人难产。

【附方】胎死腹中及胞衣不下。用雀麦一把,水五升,煮为二升,温服。

荞麦

【释名】也称荍麦、乌麦、花荞。

【集解】[时珍说南北方都有种植,在立秋前后播种,八九月份收割,它生性怕霜,苗高达一二尺,红茎绿叶,开白色的小花,繁密点点,果实累累。北方多种植,将它磨制成面,做成煎饼,配大蒜吃,或做成汤饼,称之为河漏,作为平日食物。它光滑细腻像面粉,但没有麦面好。南方种植较少,只能做成粉或做成糕饼吃,是农家冬季的粮食。

【气味】味甘,性平、寒,无毒。[思邈说长时间食用,易动风,令人头昏目眩。将它和猪、羊肉同吃,能使人患热风,胡须眉毛脱落。

【主治】主充实肠胃,增长气力,提精神,除五脏的滓秽。做成饭吃,能解丹石毒,效果很好。用醋和粉调好,可涂治小孩丹毒红肿热疮。它能降气宽肠,消积滞,消热肿风痛,除白浊白带,脾积止泻。用砂糖水调和炒面二钱服食,能治痢疾。将它炒焦用热水冲服,能治绞肠痧痛。

叶〔主治〕可以吃,能下气,对耳目有好处。吃多了,可使人轻微腹泻。

秸〔主治〕烧成灰淋汁用碱熬干,用等量的石灰和蜜收炼,治溃烂的痈疮,去除坏死组织和面痣,效果最好。

【附方】1.咳嗽上气。用荞麦粉四两、茶末二钱、生蜜二两,加水一碗,在于极匀,饮服。引气下降,即愈。2.水肿气喘。用生大戟一钱、荞麦面二钱,加水作饼炙熟为末,空心服,茶送下。以大小便通畅为度。3.赤白带下。用荞麦炒焦为末,加鸡蛋白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盐汤送下。一天服三次。4.噤口痢疾。每服荞麦面二钱,砂糖水调下。5.痈疽发背。用荞麦面、硫黄各二两,共研为末,加水做成饼,晒干收存,每取一饼磨水敷疮。6.汤火伤。用荞麦面炒黄,研末,水调敷伤处,有特效。7.蛇盘瘰疬。用荞麦(炒,去壳)、海藻、白僵蚕(炒,去丝),等分为末,白梅浸汤取肉,取一半和药末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六七十丸,睡卧时米汤送下。一天服五次。若与淡菜同服更好。8.绞肠痧。用荞麦面一撮,炒黄,水煎服。9.小肠疝气。用荞麦仁(炒,去尖)、胡卢巴(酒浸、晒干)各四两、小茴香(炒)一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盐酒送下。10.腹痛微泻。用荞麦做饭。连食三四次,即愈。

苦荞麦

【集解】[时珍说生长在南方,春季前后播苦荞麦种。茎青而枝多,叶像荞麦但比荞麦叶尖。开绿色的花,结的果实也跟荞麦很像,果实稍尖有棱角,但不锋利。它的味道苦涩,农家将它磨捣成粉并蒸煮使其涩气散去,滴去黄汁后才可作成糕点吃。苦荞麦是粮食之中最差的,只用来救济荒年。

【气味】味甘、苦,性温,有小毒。[时珍说吃多了伤胃,能发风动气,引发各种疾病,发黄病人尤其应当禁食。

【附方】明目枕。苦荞麦、黑豆皮、绿豆皮、决明子、菊花,同做枕,至老明目。

【释名】也称稌、糯。

【集解】[宗

说性温,所以可以酿

酒。酒属阳,所以性多热。西域天竺土壤湿热,糯米一年四熟,均可用来酿酒。[时珍说糯稻,多种植于南方水田中。有黏性,可以酿酒,可以用来祭祀,可用来蒸糕,可用来煮粥,也可用来炒着吃。它的种类也很多,谷壳有红、白二种颜色,有的有毛,有的无毛。米也有红、白二种颜色,颜色红的糯米用来酿酒,酒多糟少。古人酿酒多用秫,秫就是糯粟。

稻米

〔气味〕味甘,性温,无毒。[藏器说长期服食,能使人身体疲软,筋骨无力。小猫、小狗吃了,容易使它们脚弯曲不能行走。马吃了,使它行走困难。孕妇将其和肉同吃,对腹中胎儿不利。〔主治〕主温中,使人发热,大便干结。使人气血充足,通畅,可解莞青、斑蝥的毒。有益气止泄的功能,把一碗糯米碾碎后和水服用,可以止霍乱后呕吐不止。把它与骆驼脂调和后作成煎饼服食,可以治痔疮。把它做成粥服食,可以消渴。李时珍认为它能暖脾胃,止虚寒泄痢,缩小便,收自汗,发痘疮。〔发明〕[时珍说糯米性温,酿酒则热,熬粥更甚,所以脾肺虚的人适宜食用。如果同时患有痰热风病以及消化不良,吃糯米最能成积致病。有的人认为糯米性寒,既然糯米酿酒最为适宜,又怎么会是性寒呢?在冬天农家用它作成糍团,用它喂牛以免其冻伤,就是由于糯米性热而不性寒之理。

米泔〔气味〕味甘,性凉,无毒。

〔主治〕主益气,止烦渴霍乱,解毒。食鸭肉不消化者,立即饮一杯,即可消除病症。稻糯稻花〔主治〕放置于荫凉处晾干,有白牙、乌须作用。

稻秆〔气味〕味辛、甘,性热,无毒。〔主治〕主黄疸,将它煮成汁,浸洗,接着又将谷芒炒黄研为末,和酒服用。将它烧成灰,可以医治跌打损伤。烧成灰浸水喝,可以止消渴。将稻秆垫在鞋内,可以暖脚,去寒湿气。〔发明〕[颂说湖南李从事从马上跌下受伤,就曾用稻秆烧成灰,将新熟酒连酒糟放点盐,取汁过滤后,浇在痛处,立即就好了。[时珍说一人虱虫进入耳内,头痛难忍,用了很多种药都不见效。改用稻秆灰煎成汁滴进耳内,虱虫马上死后随汁流出。

谷芒主治黄疸病。制成粉末,和酒服用。煎成汁饮用,又可解虫毒。

【附方】1.霍乱烦渴。用糯米三合、水五升、蜜一合,研汁分服,或煮汁服。

2.消渴饮水。治方同上。3.下痢噤口。用糯谷一升,炒出白花,去壳,以姜汁拌湿,再炒,研为末。每服一匙,开水送下。三服即可止痢。4.鼻血不止。用糯米微炒黄,研为末,每服二钱,新汲水调下,同时吹少许入鼻中。此方名“独圣散”。5.自汗不止。用糯米、小麦麸同炒,研为末。每服三钱,米汤送下。或煮猪肉蘸末食。6.白带。用糙糯米、花椒等分,炒为末,加醋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饭前服,醋汤送下。7.胎动不安,下黄水。用糯米一合,黄芪、芎

各五钱,加水一升煎成八合,分次服。8.腰痛虚寒。用糯米二升,炒熟装袋中,拴靠在腰痛处。另以八角茴香研酒内服。9.喉痹肿痛。用稻草烧取墨烟,醋调吹鼻中或灌入喉中,吐出痰涎即愈。10.下血成痔。用稻秆烧灰淋汁,热浸洗三五次,可愈。11.汤火伤。用稻秆灰冷水中淘七遍,带湿摊伤处,药干即换。若是湿疮,则将稻秆灰淘后焙干,加油调涂。二三次可愈。

【释名】也称。[时珍说粳是稻谷的总

糯米,硬的就是粳米。糯者,懦也;粳者,硬也。但入解热药,以晚粳为上。

【集解】[弘景说粳米,就是现在人们经常吃的米,虽然有红、白、大、小几种之分,但都属于同一类。[诜说这种米在淮河、泗水之间出产最多。襄阳、洛阳出产的粳米,质坚而味香。南方多产水稻,最能滋补人。许多地方虽然多产粳米,但只能充饥。[时珍说粳有水、旱二稻。南方雨水多,适宜种植水稻。北方土地平坦,只有润泽的地方适宜种植旱稻。西南少数民族也有烧山地为田,种植旱稻的习俗,并称这种旱稻为火米。古时的人只要播下种便可成田园,所以祭祀称水稻为嘉蔬,现今人们都用秧苗来栽插它。它的品种有近百种,各不相同,都是随土质的不同而栽种。其谷的光、芒、长、短、大、细,各不相同。其米的红、白、紫、乌、坚、松、香,也不相同。它的性温、凉、寒、热,也因产地的不同而导致形状、颜色各不相同。真腊地方有一种水稻,高一丈多,傍水而生。南方有一年再熟稻。苏北的香粳,米长且色泽白如玉,可以作为御贡。这些都是粳中稍特殊的品种。

粳米

【气味】味甘、苦,性平,无毒。

【主治】主益气,止烦,止渴,止泄痢。温中,和胃气,长肌肉。健壮筋骨,益肠胃,通血脉,调和五脏,益精强志,聪耳明目。用粳米和芡实一起煮粥食用更好。初生的小孩,将粥煮成乳汁状适量地喂食,可以开胃、助食。经常吃干粳饭,可以使人不噎。

【发明】[诜说新米刚开始吃,会动风气。陈米下气,对病人尤为适宜。但不能和苍耳一同吃,否则叫人猝然心痛,这时应赶快烧仓米灰和蜜浆服用,不然可置人于死地。粳有早、中、晚三季,以晚白米居第一。各地出产的种类很多,气味必有相异,但也相差不远。天生五谷,之所以养人,得到它能生存,得不到就会死亡,是因为谷米得了天地中和之气,与造化生育的功效相同,所以不是其他东西可以相比的,它入药的功能在此省略。

禾秆〔主治〕解砒毒。先将它烧成灰,然后以刚打出的井水淋汁,所得汁再过滤清澈,冷服一碗,毒即可排除。

【附方】1.霍乱吐泻,烦渴欲绝。用粳米二合,研成粉,加水两碗,再研成汁,和淡竹沥一合,一次服下。2.自汗不止。有粳米粉代扑粉,经常扑身上,有效。3.心气痛。用粳米二升加水六升煮开六七次服下。4.胎动腹痛。用粳米五升、黄芪六两,加水七升煎成二升,分四次服下。5.疔肿。用粳米粉熬黑,调蜜敷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