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八卷谷部2(1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第八卷谷部2

狼尾草

【释名】也称稂、蕫蓈、狼茅、孟、宿田翁、守田。[时珍说狼尾草的穗形状像狼尾。

【集解】[时珍说生长在沼泽地。它的茎、叶、穗粒都像粟,穗的颜色呈紫黄色,有毛。饥荒年间可以采来做粮食。

【气味】味甘,性平,无毒。

【释名】又名茭米、雕蓬、雕苽、雕胡。[时珍说菰本作苽,就是茭草。它的茎部膨大长出一种像瓜状的菌,可以食用,所以称它为菰。米必须在霜败时采摘,所以又称为雕苽。

【集解】[颂说它生长在水中,叶像蒲苇。

它的苗有茎梗的,就称为菰蒋草。到了秋天,结的果实就是雕胡米,古代的人认为它是美食。现在饥荒[时珍说雕胡九月

。果实长一寸多,秋霜过后采摘,像茅针一般大小,皮呈黑褐色。它的米洁白滑腻,作成饭香脆可口。杜甫诗中“波漂菰米沉云黑”句就是说的这种米。曹子建的“七启”中也曾提到“芳菰精稗”,也就说这两种植物的果实,可以作为饭食。所以将它们收集采录在本书中,其中茭笋、菰根另见菜部。

【气味】味甘,性寒,无毒。

【主治】止渴,解烦热,调理肠胃。

蓬草子

【集解】[时珍说蓬草子有黄蓬、黍蓬两种。黍蓬,就是青科。黄蓬草生长在湖泊、沼泽之地。叶像菰蒲,秋季抽穗结果。果实大小像菰米。饥荒年间人们采摘来吃,必须先将它浸洗晒干舂杵去壳,吃时才不苦涩。青科只有西南地区的人才种植它,叶像茭黍,秋季抽穗结果,它的果实像红黍般大小,它的壳很薄,晒干后舂杵去壳可煮食。粟类有七棱青科、八棱青科。麦类有青稞、黄稞,都不是这种品种,只是同名但物不相同。飞蓬是属藜蒿这一品类,枝大根小,很容易被风拔起,所以名飞蓬。果实可以用来应付荒年。《魏略》中说,鲍外出遇上荒年,就采摘飞蓬的果实,一天采得几斗,给他的母亲做饭吃。《西京杂记》中说,宫中在正月上辰,池边洗浴后吃玉米,以此来驱除邪气。但不知道他们采摘的是哪一种蓬子,大概这三种蓬子,相差不大吧。

【气味】味酸、涩,性平,无毒。

【主治】做成饭吃,和粳米没什么区别,是收成欠佳时的主食。

薏苡

【释名】也称解蠡、芑实、赣米、回回米、薏珠子。

【集解】[时珍说薏苡到处都有种植,二三月间老恨自己长出,叶子像初生的芭茅。五六月间抽出茎秆开花结果。它有两个品种:一种粘牙齿,实尖壳薄的,就是薏苡。它的米呈白色像糯米,可以用来煮粥、做饭及磨成面吃,也可以和米一起酿酒。还有一种实圆壳厚而坚硬的,就是菩提子。它的米很少,就是粳。可以将它串起来穿成念经的佛珠。它们的根都呈白色,根大小如汤匙柄,根须相互交结,味甜。

薏苡仁〔气味〕味甘,性微寒,无毒。〔主治〕主筋急拘挛、不能伸展弯曲,长时间患有风湿麻痹的患者。可通气。长时间食用,使人舒爽益气。消除筋骨中的邪气,有利于肠胃,消水肿,使人开胃。做饭或面食,能使人不饿。将它煮粥喝,能解渴,杀蛔虫。还可以治肺部慢性疾病、积脓血、咳嗽流鼻薏苡涕、气喘。将它煎熬服用,能解毒肿。它还可治脚气,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做饭食,用以煮饭,可治冷气。煎饮,利小便热淋。〔发明〕[时珍说古人辛稼轩曾长一疝,大小像杯子,重重地往下垂。有一个道人教他把薏苡仁用东墙上的黄土炒后,用水煮成膏状服用。经过几次服食后,疝便消了。程的后来也得了这种病,辛稼轩将这种方法教给他,也很有效。《济生方》中记载,将猪肺煮熟切成片,蘸薏苡仁末,空腹吃,可治肺损咯血。这是因为薏苡仁可以补肺,猪肺可以疏通经脉。赵君依照这个药方多次服用,很有效果。

根〔气味〕味甘,性微寒。无毒。〔主治〕主除肠虫。用它煮汁至烂后很香,可以打蛔虫,很有效。也能用它来堕胎,以及治疗心急腹胀,胸胁痛,只需将它锉破后煮成浓汁服下三升即可。将它捣成汁和酒服用,能治黄疸。

叶〔主治〕将它作为饮料,味道清香,益中空膈。在夏季煎熬饮服,能暖胃益气血。刚生下来的小孩用它来洗浴,可以使孩子不生病。

【附方】1.风湿身疼,日暮加剧。用麻黄三两,杏仁二十枚,甘草、薏苡仁各一两,加水四升,煮成二升,分两次服。2.水肿喘急。用郁李仁三两,研细,以水滤取汁,煮薏苡仁饭,一天吃两次。3.沙石热淋。用薏苡仁(子、叶、根皆可)加水煎热饮(夏月冷饮),以通为度。4.消渴。用薏苡仁煮粥吃。5.肺痿咳嗽,有脓血。用薏苡仁十两,捣破,加水三升煎成一升,以酒少许送服。6.痈疽不溃。吞服薏苡仁一枚。7.虫牙痛。用薏苡仁、桔梗研末点服。8.疝疾。用薏苡(以东壁黄土炒过),加水煮成膏服下。9.黄疸。用薏苡根煎汤频服。10.杀蛔虫。用薏苡根一斤,磨细,加水七升煮成三升服下,能将虫杀死打出。11.月经不通。用薏苡根一两,水煎服。12.牙齿风痛。用薏苡根四两,水煮含漱。

罂子粟

【释名】也称米囊子、御米、象谷。

[时珍说果实形状像罂子,它的米像粟,可以上贡作为

【集解】[藏器说罂粟花有四瓣,红、白二色,叶口有浅红色晕子。它的囊形状如同箭囊,囊中有[颂说罂粟到处都有种植,人们多将它作成饰物。它的花有红、白两种,微带腥气。它的果实形状像小口大腹的瓶子,内有很小的米粒。庄稼人隔一年用粪浇一次地,九月播种,过一冬到第二年春天,才开始生出苗,长得极为繁茂,否则就不会生长,即使生长出来也不茂盛。等到果实泛黄时,就可以采摘了。[宗说它的花也有千瓣的。一个罂粟果实里面有米粒千万颗,大小如葶苈子,颜色是白色的。

[时珍说罂粟秋季种植,冬季生长,嫩苗作为蔬菜吃很好。叶子形状像白苣。三四月间出茎结青苞,花开后青苞就脱落。它的花有四瓣,大小如同杯口,罂果就在花中,被花蕊包裹着。花开了三天过后就凋谢了,而罂果还长在茎头,长一两寸,大小如同马兜铃,上面有盖,下面有蒂,好像酒瓶。它的果实中有很小的白米,可以用来煮粥和做饭吃。加水碾碎过滤成浆,和上绿豆粉做豆腐更好;也可用来榨油,而果实的壳则更多用来作药。江东人称花有千叶的为丽春花,有的又称它是罂粟的另一个品种,这都不能确定。花的形态改变,本就不属平常,有白色的、红色的、紫色的、粉红色的、杏黄色、半红、半紫、半白色的,艳丽可爱,所以称为丽春,又称为赛牡丹,也称它为锦被花。

米〔气味〕味甘,性平,无毒。〔主治〕丹石发动,不下饮食。和竹沥煮作粥食,极美。祛风通气,驱逐邪热,治疗反胃胸中痰滞。能治疗泻痢,有润燥的功能。

壳〔气味〕味酸、涩,性微寒,无毒。〔主治〕止泻痢,固脱肛,治疗遗精久咳,敛肺涩肠,止心腹筋骨诸痛。〔发明〕[杲说它能收敛稳固元气,能入肾,所以对治骨病尤其有效。[震亨说现在的人虚劳咳嗽,多用罂粟壳治病;以及患湿热泄痢的人,也用它来治疗。它治病的功效虽然快,但就像一把能杀人的剑,应该慎用。又说,治疗咳嗽多用罂粟壳,毫无疑问要先去除病根,最后用此药。用它治疗痢疾也是这样,痢疾必须先驱散邪气行滞,又怎么能马上用粟壳、龙骨等药来闭塞肠胃呢?邪气得到壅补反而会更加猖狂,病情更加严重并拖延不愈。

嫩苗〔气味〕味甘,性平,无毒。〔主治〕可当蔬菜吃,除热润燥,开胃厚肠。

【附方】1.反胃吐食。用白罂粟米三合、人参末三钱、生山芋五寸(切细),加水一升二盒,煮成六合,再加生姜汁及盐少许,和匀分服。2.赤白痢。用罂粟米(炒)、罂粟壳(炙),等分为末,加炼蜜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3.热痢便血。用粟壳(醋炙)一两、陈皮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乌梅汤送下。4.久痢不止。用粟壳(醋炙)为末,加蜜成丸子,如弹子大。每服一丸,以水一碗、姜三片,煎至八层温服。又方:粟壳十两(去膜),分作三分,一分醋炒,一分蜜炒,一分生用,并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又方:用粟壳(蜜炙)、厚朴(姜制)各四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忌食生冷。5.水泄不止。用罂粟壳一枚(去蒂膜),乌梅肉、大枣肉各十枚,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温服。6.久咳不止。用粟壳,去筋,蜜炙为末。每服五分,蜜汤送下。7.久咳自汗。用粟壳二两半,去蒂膜。醋炒,取一两与乌梅半两焙干研末。每服二钱,临卧时开水送下。此方名“百分散”。

阿芙蓉

【释名】又名阿片,俗称鸦片。

【集解】[时珍说它就是罂粟花的津液。罂粟结成青苞时,中午过后用大针刺破它外面的青皮,但不要伤损里面的硬皮,刺破三五处,第二天早晨津液流出,用竹刀刮取,收集到瓷器中,阴干后可用。所以现在市场上所卖的鸦片还有苞片在里面。

【气味】味酸、涩,性温,微毒。

【主治】治疗泻痢脱肛不止,能收涩男子的精气。

【附方】1.久痢。阿芙蓉小豆大小,空腹温水服下。若渴,饮蜜水解。2.赤白痢下。鸦片、木香、黄连、白术各一分,研末,饭丸小豆大。壮者一分,老幼半分,空心米汤下。忌酸物、生冷、油腻、茶、酒、面,无不止者。白痢用白花者。

大豆

【释名】也称菽,角名荚,叶名藿,茎名萁。

【集解】[颂说现在到处都有种植,适宜生长在高原地区。[时珍说有黑、白、黄、褐、青、斑等数种颜色。黑色的叫乌豆,可以作药及充当粮食,可以做成豆豉;黄色的大豆可以用来做豆腐,用来榨油,作酱油;其余的只可以做豆腐和炒着吃。它们都是在夏至前后播种,苗长达三四尺,叶呈圆形但有尖。秋季开出成丛的小白花,结成豆荚长达一寸多,逢霜雪就枯萎。

黑大豆

〔气味〕味甘,性平,无毒。〔主治〕将它研碎,涂在疮肿处,有一定疗效。将它煮成汁喝,能杀鬼毒,止痛。它能治水肿,消除胃中热毒,伤中淋露,大豆黑大豆去淤血,散去五脏内寒,除乌头毒。将它炒成粉末服用,能止腹胀助消化。煮食,治温毒水肿。调中下气,通关脉,制金石药毒,治牛马温毒。把它煎成浓汁服用,可以解矾石、砒石、甘遂、天雄、附子、射罔、酒,治风痉及阴毒腹痛。牛胆贮存,止消渴。炒黑,趁热放入酒中饮用,能治风痹瘫痪口吃,及产后伤风头痛。食后生吞半两,去心胸烦热,热风恍惚,明目镇心,滋补人。长时间服用,可以润泽肌肤,使人长生不老。煮食性寒,下热气肿,压丹石烦热。捣汁,消肿。主中风脚弱,产后诸疾。同甘草煮汤饮,去一切热毒气,治风毒脚气。煮食,治心痛痉挛,膝痛胀满。同桑柴灰汁煮食,下水鼓腹胀。和饭捣,涂一切毒肿。疗男女阴肿。治肾病,利水下气,制诸风热,活血,解诸毒。〔发明〕[诜说服食黑大豆可以填进度饥,每天饭后吃黑大豆三十粒,可以令人长生不老。刚开始服用时好像身体沉重,但一年左右,便可感觉身姿轻盈。[颖说黑豆加入盐煮,经常吃,能补肾,这大概是豆的形状像肾,而又因黑色通肾,再加上少许盐,所以补肾。[时珍说黑豆古代药方中称它能解百药之毒,每次试验,结果却不是这样,但加上甘草后,便出奇灵验。这些事情,不能不知晓。

大豆皮〔主治〕生用,治疗痘疮和目视物不清。嚼烂敷涂小儿痘疮。

大豆花〔主治〕主治目盲,翳膜。

大豆叶〔主治〕能治蛇咬,捣碎敷在伤处,常更换,可愈。〔发明〕[时珍说从前相国张文蔚庄内有黄鼠狼的洞穴,黄鼠狼的四个幼子都被蛇吞食了,黄鼠狼救子心切,就在洞穴外扒土堵塞穴口,等到蛇探出头,揣度它回头不方便,便拦腰将蛇咬断,撕开蛇的腹部,衔出四个幼子,还有气,将它们放置在洞穴外,衔豆叶嚼烂敷在幼子被蛇咬伤的地方,于是它们都被救活了。后来的人们用黑大豆来治疗蛇伤,大概就是根据此事而来的吧。

【附方】1.服食大豆。令人长肌肤,益颜色,填骨髓,增气力,补虚能食,不过两剂。大豆五升,如做酱法,取豆黄捣末,以猪油炼膏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到百丸,温酒服下,神验秘方。2.豆淋酒法。治产后百病或血热,产后余血水肿,或中风瘫痪,或肌肉强直不能语,或烦热口渴,或全身肿,或身痒呕吐直视,或手足顽痹,头旋眼眩,这些都是虚热中风的症状。用大豆三升熬熟,至微烟出,入瓶中,以酒五升泡。泡一日以上。服酒一升,盖被令汗出,身润即愈,不能说话者,加独活半斤,微微捶破,同泡。产后宜常服,以防风邪。又男子中风,口眼斜,也用此方。3.突发中风,四肢挛缩不能行。取大豆三升,淘净后湿蒸,以醋二升,倾入瓶中,铺于地上,设席豆上,令病人卧。仍重盖五六层衣,豆冷渐渐去衣,仍令一人于被内外引挽挛急处,又蒸豆重复上述方法,并饮荆沥汤,如此三日三夜即愈。4.中风入脏。以大豆一斗,水五斗,煮取一斗二升,去滓。入美酒一斗半,煎至九升。晨服,以汗出为愈。5.中风不语及失声。用大豆煮汁,煎稠如饴,含,并饮其汁。6.阴毒、伤寒。用黑豆炒干投酒,热饮或灌,吐则复饮,汗出为宜。7.巴豆毒,下痢不止。大豆一升煮汁,饮,又可解砒石毒、河豚鱼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