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八卷谷部3(1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第八卷谷部3

【释名】又叫粢。[时珍说用黍、糯米加上粳米粉蒸成,形状像凝膏。用糯米粉做成的糕叫粢。用米粉和豆末、糖、蜜一起蒸成的糕叫饵。

【气味】味甘,性温,无毒。

【主治】粳糕:养胃厚肠,益气和中。粢糕:能益气暖中,减少小便,使大便成形。

【发明】[时珍说粳米糕容易消化,糯米糕却最难消化,能损害脾胃,有的形成积食,小孩尤其不能吃。

【释名】又叫角黍,俗称粽子。[时珍说古人用菰芦叶裹上黍米煮熟即成粽子,尖角,像棕榈树的叶,所以取名叫粽,或者叫角黍。近年来多用糯米做成。现在习惯在农历五月初五作为节日的礼物互相馈赠。有的说是为了祭祀屈原,人们做粽子投于江中来喂蛟龙。

【气味】味甘,性温,无毒。

【主治】农历五月初五取粽子尖,作为治疟疾的药,效果好。

不具

【释名】又叫捻头、环饼、馓。[时珍说冬春季节可贮存几个月,到寒食禁烟时当干粮用,所以名叫不具。环饼,像耳环镯子的形状。馓,容易消散之意。

【集解】[时珍说用面粉做成环状,放在油锅里炸熟,名叫馓子,用来供奉菩萨。或用糯米粉和面,加少许盐,揉搓后捻成环钏的形状,用油煎来吃。苏东坡《不具诗》写道: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气味】味甘、咸,性温,无毒。

【主治】利大小便,能润肠,温中补气。

蒸饼

【释名】[时珍说饼,从并,把面发酵并合并之意。有蒸饼、汤饼、胡饼、索饼、酥饼等种类,都是根据它们的形状来命名的。

【集解】[时珍说用小麦做成的食品很多,只是蒸饼出现得最早,它是由酵糟发酵而成。在饼中包上果肉、蔬菜、糖、蜂蜜等东西,是日常小吃佳品。

【气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能消积食,调养脾胃,温中化滞,补益气血,止出虚汗,利三焦,利尿。

【发明】[时珍说《爱竹谈薮》上说,宋宁宗为郡王时,小便失常,一夜要解无数次。国医茫然失措,不知怎么办,有人推荐孙琳给他治病。孙琳用蒸饼、大蒜、淡豆豉三种物品捣碎捏成丸子,叫宋宁宗用温水服下三十丸,并说:“今天服三次,病应该减轻三分之一,明天也服三次,这样坚持三天,病就除去了。”果然如此。宋宁宗便赐给他一千匹绢。有人问到这个传说时,孙琳说:小儿为何尿床?这是尿道失禁,而蒸饼、大蒜、淡豆豉三种物品都能调理泌尿系统。

【释名】又叫酒母。

【集解】[时珍说有用麦、用面、用米来制作的,这都是造酒、醋所必须要的东西。都能消积化食,功效相差不大。造大小麦曲法:将大麦或者小麦连同皮,用井水淘干净,晒干,在六月六日磨成面,用淘麦的水和面捏成块,取楮叶包好挂在通风的地方,七十天后就可以了。造面曲法:三伏天的时候,用五斤白面,五升绿豆,用蓼汁煮烂,加上辣椒面五两,杏仁捣成泥十两,和在一起,压成饼后用楮叶包起来悬挂在通风的地方,等到它发黄时就可以了。造白曲法:将五斤面,一斗糯米粉,用水将面、粉拌到微湿,筛过后压成饼,用楮叶包好挂在通风的地方,五十天就做成了。造米曲法:将一斗糯米粉,和上自然的蓼汁做成圆形的丸子,用楮叶包好挂在通风的地方,七十七天后晒干收藏。以上各种曲用来造酒,酒性醇和,又能滋养脾胃,其他地方放入毒草而制成的酒,效果当然比不上。

小麦曲〔气味〕味甘,性温,无毒。〔主治〕消积食止痢疾,平胃气,消痔疮。可治小儿不消化,霍乱,心膈之间闷气及积痰。除去烦热,破结石,除肠胃阻塞,吃不下食物,落胎,并打死胎。解除河中鱼的毒。

大麦曲〔气味〕味甘,性温,无毒。〔主治〕能消食和中,能催生,破血。方法是取五升大麦曲,用一斗水煮沸三次,分五次服下。使胎儿顺利生下,使母亲身体健康。

【附方】1.米谷食积。炒曲末,以开水调服二钱。一天服三次。2.赤白痢。用曲熬粟米粥吃,每次一匙。一天吃四五次。3.酒毒下血。用曲一块,包湿纸中,煨为末空心服二钱,米汤送下。极效。4.胎动不安。用生曲饼研为末,加水绞汁服三升。

红曲

【集解】[时珍说红曲在过去的《本草》中没有记载,因为这种方法出自近代,也是一种奇妙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用白粳米一担五斗,用水淘后浸泡一夜做饭。分为十五处,加入曲母三斤,搓揉均匀,放在一起,用布帛密封,等到发热后就去掉布帛,将饭摊开,感觉温度急剧下降时,再把它密封起来。第二天中午又分成三堆,过一个时辰后再分成五堆,再过一个时辰就把它合成一堆,再过一个时辰又分成十五堆,微热时又合成一堆,这样分几次。到第三天,用大桶装上刚打的井水,用竹箩装曲母分作五六份,用井水将曲母蘸湿后合成一堆,像前面的方法再做一次。到第四天,又像第三天那样蘸水。如果曲母半沉半浮,再按照前面的方法做一次,又蘸上水。如果曲母全部浮起来,红曲就做成功了,取出来晒干收藏好。米过了心的称为生黄,放入酒和腌菜里,鲜红可爱。

【气味】味甘,性温,无毒。

【主治】主消食活血,健脾燥胃,治拉痢疾。酿成酒可活血,治疟疾、跌打损伤、妇女痛经,以及产后恶血不尽,将红曲擂在酒中喝下去,很好。

【发明】[时珍说食物进入胃,受到来自中焦的湿热熏蒸,使精气受益,自然就变成红色,并散布于脏腑经络,这就是人体的气血,自然造化的微妙之处。制作红曲的人,用白米饭受到湿热的闷蒸而变成红色,就是本色,长久不会变,这就是人类善于观察自然并能巧用。所以红曲有治胃养血气的功效,并同精气相辅相成。

蘖米

【释名】[弘景说这是由米作成蘖用来酿酒的,并不是其他米的名称。

【集解】[时珍说凡是粮食都可以制作。有用粟、黍、谷、麦、豆等各种粮食,都经水浸泡发胀,等到发芽时晒干去掉根须,取出其中的米,磨成粉吃,味道越甜美的,越能消食化积。

稻蘖又叫谷芽。〔气味〕味甘,性温,无毒。〔主治〕主暖脾开胃,下气和中,消食化积。

粟蘖又叫粟芽。〔气味〕味苦,性温,无毒。〔主治〕主寒中下气,除热除烦,消积食开胃。研成末和上油脂敷在脸上,可使皮肤好看有光泽。

麦蘖又叫麦芽。〔气味〕味咸,性温,无毒。〔主治〕主消食和中,破冷气,去心腹胀满,开胃,止肠胃炎,吃麦芽可除烦闷消积痰。破结石,能催生落胎。补脾胃虚弱,宽肠通气,腹胀的可用麦芽来医治。能帮助消化米、面、各种水果引起的积食。

【附方】1.快膈进食。用麦蘖四两,神曲二两,白术、橘皮各一两,共研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人参汤送下。2.谷劳病(四肢无力,想睡,饭后精神更差)。有大麦蘖一升、椒一两,一起炒过,加干姜三两,共捣为末,每服一匙,白开水送下。一天服三次。3.腹中虚冷,消化不良。有大麦蘖五升、小麦面半斤、豉五合、杏仁二升,共熬至黄香,捣碎筛过,加糊做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开水送下。4.产后便秘。不宜妄服药丸。宜用大麦芽炒黄为末。每服三钱,开水调下。与粥交替饮服。5.妊娠后欲去胎。用麦蘖一升、蜜一升,合服。又方:有大麦芽一升,加水三升煮至二升,分三次服,有特效。6.回乳(产妇无子食乳,乳不消散,令人发热恶寒)。用大麦蘖二两,炒为末。每服五钱,开水送下。

饴糖

【释名】也称饧。

【集解】[韩保升说糯米、粳米、秫、粟米、高粱都能熬造。[时珍说饴饧是用麦蘖或谷芽同各种米熬煎而成的。古人的零食大都为饧。

【气味】味甘,性大温,无毒。[时珍说凡是腹胀、呕吐、便秘、龋齿、眼红忌用,小儿消化不良也不要食用,因为饴糖生痰动火最厉害。甘属土,所以患肾病要少吃甜的,甘伤肾,骨痛而齿落,都指的是这一类病。

【主治】主补虚,止渴去血,益气力,止肠呜咽痛。治吐血、消痰,润肺止嗽,健脾胃补中。治疗吐血打损淤血的人,将饴糖熬焦用酒服用,能下恶血。治疗伤寒引起的咳嗽,将饴糖放在蔓菁、薤汁中煮沸,马上服下去,效果很好。脾弱食欲不振的人食用少量的饴糖能和胃气。也可用作配药,解附子、草乌头之毒。

【发明】[成无己说脾要缓,就赶快吃甜的去缓和,饴糖味甘可以缓中。[时珍说《集异记》中说,邢曹进是河朔这个地方的猛将,因为飞箭射中了眼睛,拔出了箭杆而箭头却留在了眼中,夹住箭头往外拔却拔不动,痛苦不堪等待着死。忽然梦见一个僧人叫他用米汁灌入眼中,就一定会好。他到处向人询问,没有一个人知晓其中道理。有一天,一个僧人前来化缘,这个僧人像梦中所见到的那个,于是邢曹进向僧人打听其中的原因,僧人说,用饧涂在眼中就行了。按照这个办法去治眼睛,又酸又痛,到了晚上,痒时,用力夹住箭头一拔便拔出来了,眼睛立刻感到清凉,不久就完全好了。

【附方】1.老人烦渴。用大麦一升,加水七升煎至五升,再加入赤饧二合,渴即取饮。2.鱼脐疔疮(此疮形如长弓,一端有准确出点,点上有孔,如鱼脐)。用饴糖涂搽,如糖已干,则烧灰涂搽。3.毒疮,火烧伤。治方同上。

【释名】[时珍说酱,从将。能够制食物之毒,如将之平暴恶。

【集解】[时珍说面酱有大麦、小麦、甜酱、麸酱等种类;豆酱有大豆、小豆、豌豆及豆油等种类。豆油法:用大豆三斗,水煮烂,加面二十四斤拌匀发酵成黄色。每十斤,加盐八斤,井水四十斤,搅晒成油即可。大豆酱法:用黄豆一斗,煮糜烂,搓揉如泥,用麦面三斗拌匀,在竹笆或芦席上摊开发酵三昼夜,等到其热如火,湿气尽出,色黄如金时,将盐十斤,井水四十斤一同放入缸内,在三伏天的烈日下暴晒,一月的时间味道就好了。小豆酱法:将豆磨碎,和面罨黄,第二年又再将其磨细。每十斤加盐五斤,用蜡水淹没,然后晒出味道即可。豌豆酱法:将豌豆用水浸泡蒸软,晒干去皮。每一斗,加小麦一斗,磨面和匀,蒸过罨黄晒干。每十斤,加盐五斤,水二十斤,晒出味道即可。麸酱法:用小麦麸蒸热罨黄,晒干磨碎。每十斤,加盐三斤,熟水二十斤,晒出味道即可。甜面酱:用小麦面和匀切成片,蒸熟罨黄,再装在簸箕中晒干。每十斤,加盐三斤,熟水二十斤,晒出味道即可。小麦面酱:用生面加水混匀,用布包好踏成饼罨黄,再晒松散。每十斤加入盐五斤,水二十斤,晒出味道即可。大麦酱:用黑豆一斗炒熟,将炒熟的黑豆用水浸半日,连水带豆一同煮烂,再用大麦面二十斤拌匀,筛出面粉,用煮豆的水汁与筛下的面粉和匀切成片,蒸熟罨黄,晒干捣细,每一斗加盐二斤,井水八斤,晒成黑色,味道甜而水清时即可。麻滓酱:将麻枯饼捣烂蒸熟,加面和匀罨黄,按照一般方法加盐加水晒制而成,颜色味道都很好。

【气味】味咸,性冷,无毒。

【主治】除热止烦,杀百药及火毒,杀一切鱼肉、菜蔬、蕈毒,并治蛇、虫、蜂、蝎等毒。酱汁灌肠,治大便不通;灌于耳中,治飞蛾、虫、蚁入耳。涂在狂犬咬伤及烫伤、烧伤还没有成疮的部位,很有疗效。中砒毒的,调水服即可解除毒性。

【发明】[宗

说圣人无酱不吃东西,这是想用五味调和,使五脏舒畅,这也是养生的一个方面。[时珍说没有酱不吃东西,也是取酱有杀饮食百药之毒的作用。醋

【释名】又名酢、醯、苦酒。

【集解】[恭说醋有十几种:米醋、麦醋、曲醋、糠醋、糟醋、饧醋、桃醋,以及葡萄、大枣等各种杂果醋,也很酸烈。[时珍说米醋:三伏天用仓米一斗,淘净蒸成饭,摊冷罨黄,再装在簸箕中晒,用水淋干净。另外用仓米二斗,蒸成饭,与晒干淋净的饭和匀装入瓮中,用水将其淹没,密封后放置在温暖处,二十一天就做成了。糯米醋:秋天,用糯米一斗,淘洗后蒸饭,用六月六日造成的小麦曲与之和匀,再用水二斗,放入瓮中封酿,二十一天就可做成。粟米醋:用陈年粟米一斗,淘浸七天,再蒸熟,入瓮密封,早晚搅拌,七天就可酿成。小麦醋:将小麦用水浸三日,蒸熟罨黄入瓮,水淹四十九天便可酿成。大麦醋:用大麦一斗,水浸蒸饭罨黄,晒干水淋,再用麦饭二斗混匀,放进水中封好,二十一天就酿成了。饧醋:用饧十斤,水四十斤,和匀后放入瓮中,此醋应在立夏后至处暑前这一段时间酿制。每天早晨太阳刚要升起时,用杨枝旋搅四五十转,再用干净的布浸渍水封闭瓮口,数日后加入糯米饭,趁热放进一大盎,四十天后,味道甘酸香烈便酿成醋了。其他糟糠等都可酿醋,不再尽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