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十卷果部1(1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第十卷果部1

[李时珍说树木的子实叫果,草的果实叫瓜。成熟后可以食用,晒干可以作果脯。丰俭可以济时,疾苦可以备药。可辅助粒食,以养民生。古者观察五地之物,发现:山林宜种植皂物,即柞、栗之属;菏泽宜种植膏物,即菱、芡之属;山丘宜种植核物,即梅、李之属;平地出产野瓜;场园则出产珍异的瓜果,并根据时令加以收藏,果瓜的生产常异,性味的良毒也各不相同,岂能不知物性而纵情于嗜欲。

【释名】又叫嘉庆子。[时珍说梵书称李为居陵迦。

【集解】[弘景说京口出产一种麦李,在麦子吐穗、开花时成熟,果实小而肥甜。姑熟有南居李,核像杏子的形状。[志说还有绿李、黄李、紫李、牛李、水李都甘美好吃。惟独野李味苦,只能取其核仁作药用。[时珍说李,绿叶白花,树的存活期很长,有近百个品种。李子大的像杯和卵,也有像弹丸和樱桃的。它的味道有甘、酸、苦、涩数种。它的颜色有青、绿、朱、紫、黄、赤、缥绮、胭脂、青皮、紫灰。它的形状有牛心、马肝、柰李、杏李、水李、离核、合核、无核、匾缝的差异。它的产地有武陵、房陵等。最早有在四月成熟的麦李、御李。十月、十一月成熟的叫晚李、冬李。还有季春季,冬天开花春天成熟。北方有一种御黄李,形大、肉厚、核小、甘香而美。江南建宁有一种均亭李,紫色而且肥大,味甘如蜜。另有擘李,熟时自然裂开。还有糕李,它的肉肥黏如糕。这些都是李子中的珍品。现代的人将李子用盐晒、糖藏、蜜煎等方法制成的干果,惟有晒干的白李有益。制作方法:夏天,李子色黄时摘下,加盐揉搓去汁,再和盐晒,最后剥去核晒干即可。用它来下酒和供陈设均佳。

实〔气味〕味苦、酸,性微温,无毒。[时珍说在水中不下沉的李有毒,不能吃。[大明说不能经常吃,会使人发热。[诜说喝水前吃李会使人发痰疟。不能与麻雀肉同时吃。合蜜吃,会损五脏。〔主治〕晒干后吃,去痼热,调中。去骨节间劳热。肝有病的人宜于食用。

核仁〔气味〕味苦,性平,无毒。〔主治〕主摔跌引起的筋折骨伤,骨痛瘀血。使人颜色好。治女子小腹肿胀,利小肠,下水气,除浮肿,治面上黑斑。

根白皮〔气味〕性大寒,无毒。〔主治〕消渴,止腹气上冲引起的头昏目眩。治疮。煎水含漱,治牙痛。煎汤饮服,治赤白痢。烤黄后煎汤,次日再饮,治女人突然带下赤白。治小儿高热,解丹毒。苦李根皮:味咸,治脚气,治热毒烦躁。

花〔气味〕味苦、香,无毒。〔主治〕将它制成末洗脸,使人面色润泽,去粉刺黑斑。

叶〔气味〕味甘、酸,性平,无毒。〔主治〕治小儿壮热,疟疾引起的惊痫,则煎汤洗身,效果良好。

树胶〔气味〕味苦,性寒,无毒。〔主治〕治目翳,镇痛消肿。

【附方】1.女人面黑。用李核仁去皮后研细,以鸡蛋白和如饴后在黄昏涂上。次日清晨用浆水洗去。再涂胡粉。不过五、六日便会有效。2.蝎虿蝥螫。苦李仁嚼烂涂在伤口上。3.小儿丹毒,从双腿长到阴头。用李根烧成末,以田中的流水调和后涂。4.咽喉肿痛。用皂荚末吹鼻使人打喷嚏,再以李树靠近根的皮,磨水涂喉外。5.女人面黑粉刺。用李花、梨花、樱桃花、白葵花、白莲花、红莲花、旋复花、川椒各六两。桃花、木瓜花、丁香、沉香、青木香、钟乳粉各三两,珍珠玉屑各二两,蜀水花一两,黄豆末七合,一同研成细末用瓶装起来。每日用它盥洗手脸,百日后便洁白如玉。

【释名】也称杏甜梅。

【集解】[颂说现在处处都有。有很多种:黄而圆的叫金杏,相传金杏种最早出自济南郡的分流山,当地的人称它为汉帝杏,说是汉武帝上苑的品种。现靠近汴、洛的地方都种它,也成熟得最早。杏扁而青黄的叫木杏,味不及金杏酸。[时珍说各种杏,叶都圆而有尖,二月开红花,也有叶多而不结果的千叶杏。甜而沙的叫沙杏,黄而带酸味的叫梅杏,青而带黄的叫柰杏。其中金杏大如梨,黄如橘。《西京杂记》载:蓬莱的杏开花,有五种颜色,确为异种。北方肉杏十分好,红色,大而扁,有金刚拳之称。凡是杏熟时,都可榨出浓汁,涂在盘中晒干,再摩刮下来,和水调度面吃,是五果类中最常用的调味配料。

实〔气味〕味酸,性热,有小毒。生吃太多,则伤筋骨。[颂说在杏类中像梅的味酸,像桃的味甜。[宗说凡杏的性都多热,多吃

致疮痈膈热。[扁鹊说多食动旧疾,使人眼盲、须眉脱落。[源说多食生痰热,精神昏乏。产妇尤其要忌食。〔主治〕晒干作果脯吃,止渴,去冷热毒。它是心的果,有心病的人宜食用。

杏仁

〔气味〕味甘、苦,性温、冷利,有小毒。

〔主治〕咳逆上气如同雷鸣,咽喉肿痛,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如奔豚。惊痫,心下烦热,风气往来,时季性头痛,解肌,消心下胀痛,杀狗毒,解锡毒。治上腹闷胀不通,发汗,主温病脚气,咳嗽上气喘促。加天门冬煎,润心肺。和酪作汤,润声音。除肺热,治上焦风燥,利胸膈气逆,润大肠治便秘。杀虫,治各种疮疥,消肿,去头脸各种风气引起的水泡样小疙瘩。〔发明〕[时珍说面粉、豆粉碰到杏仁则会烂。曾有一个官兵因吃面粉积食,医师用积气丸、杏仁各等分研成丸,用开水送下,数次即愈。《野人闲话》载,翰林学士辛士逊,在青城山道院中,数次梦见皇姑对他说,可服杏仁,让你聪明,老而健壮,心力不倦。便问服杏仁的方法:用杏仁一味,每天盥漱完毕,放七枚在口中,良久脱去皮,细嚼后和津液立即咽下。天天如此,一年后必定精神抖擞,非常轻健。杏核内有双仁的有毒。

花〔主治〕主补不足,女子伤中,关节红肿热痛和肢体酸痛。

叶〔主治〕急性肿胀,全身浮肿,煮成浓汤热浸,也可口服少许。

枝〔主治〕治摔伤,取一把加一升水,煮至水减半,加酒三合和匀,分次口服,大效。

根〔主治〕治吃杏仁太多,以致迷乱将死,则将根切碎煎汤服,即解。

【附方】1.咳嗽寒热。用杏仁半斤,去皮尖,在童便中浸七日,取出,温水淘洗,研如泥,加童便三升煎如膏。每服一钱,熟水送下。2.上气喘急。用杏仁、桃仁各半两,去皮尖,炒研,加水调生面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姜、蜜汤送下。以微泻为度。3.喘促浮肿,小便淋沥。用杏仁一两,去皮尖,熬后磨细,和米煮粥,空心吃二合。4.头面风肿。用杏仁捣成膏,调鸡蛋黄涂布上,包头面。药干又涂。七、八次可愈。5.偏风不遂,失音不语。生吞杏仁七枚,逐日增加至四十九枚,周而复始。食后饮竹沥,直到病愈。6.喉痹咳嗽。用杏仁去皮、熬黄,取三分,加桂末一分,研泥裹含咽汁。7.喉热生疮。治方同上。8.肺病咯血。用杏仁四十个,以黄蜡炒黄,研青黛一钱加入,捣烂,包在切开的柿饼中,外裹湿纸,煨熟吃下。9.血崩。用甜杏仁上的黄皮,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三钱,空心服热酒送下。10.痔疮下血。用杏仁(去皮尖及双仁者)加水三升,研磨,滤汁,煎至五成,同米煮粥吃。11.耳出脓汁。用杏仁炒黑,捣成膏,裹棉中塞耳内。一天换药三、四次。12.鼻中生疮。用杏仁研为末,调乳汁敷涂。13.虫牙。有杏仁烧存性,研烂纳虫孔中,杀虫去风,其痛便止。重者两次可见效。14.目中翳遮(但瞳子未破)。用杏仁三升,去皮,面裹作三包,火灰中煨熟,去面,研烂,压去油。每取一钱,加铜绿一钱,研匀点眼。15.目生弩肉,或痒或痛,渐掩瞳仁。用杏仁(去皮)二钱半、腻粉半钱,研匀,以棉裹箸头蘸药点弩肉上。又方:用生杏仁七枚,去皮细嚼,吐于掌中,乘热以棉裹箸头蘸药点弩肉上,不过四、五次可见效。又方:用杏仁研膏,人乳化开,一天点三次。16.小儿脐烂成风。用杏仁去皮研烂敷涂。17.停食不化,气满膨胀。用红杏仁三百粒、巴豆二十粒,同炒色变,去豆不用,研杏为末,桔皮汤调下。18.白癜风。用杏仁连皮尖,每晨嚼几粒擦患处令发赤,临卧时再如法擦一次。19.诸疮肿痛。用杏仁去皮,研烂,滤取膏,加轻粉、麻油调搽,极效。

巴旦杏

【释名】也叫八担杏、忽鹿麻。

【集解】[时珍说最早产自回族旧地,现在关西各地也有种植。树像杏树但叶很小,果实也尖小而肉薄。它的核像梅核,壳薄而且核仁的味甘美。用它来泡茶,味如榛子。西域人将它作为特产。

【气味】味甘,性平、温,无毒。

【主治】止咳下气,消胸腹逆闷。

【释名】[时珍说“梅”字古文作“呆”,像子生在木上之形。梅乃杏类,故反“杏”为“呆”。书家讹为“甘木”,后作“梅”,从

“每”。也有人说,梅者媒也,媒合众味。故有“若作和羹,尔惟盐梅”之说。

【集解】[时珍说梅属于杏类。树、叶都有些相似,比其他很多树先开花。它的果实酸,晒干成脯,可加到羹和肉羹中。范成大《梅谱》载:江梅,是野生的,不需栽接,它的花小而香,果子小而硬。消梅,果子圆而松脆,汁多无滓,生吃最好,不宜进行煎造。绿萼梅,树枝及花都是绿色的。重叶梅,花叶重叠,结果多实成双成对。红梅,花的颜色像杏。杏梅,颜色淡红,果实扁而有斑点,味道完全像杏。鸳鸯梅,即多叶红梅,并蒂结果。采半黄的梅子用烟熏制而成叫乌梅,用盐腌青梅,便成了白梅。也可将梅加以蜜煎、糖藏,当果品食用。熟了的梅榨汁晒成梅酱。乌梅、白梅可以入药,也可食用。梅酱夏季调水喝,能解暑渴,杀水中的虫毒。

实〔气味〕味酸,性平,无毒。〔主治〕生吃能止渴。经常吃,损齿伤筋,蚀脾胃,使人发膈上痰热。服黄精的人忌食。吃梅后牙酸痛的人,可嚼胡桃肉止痛。

乌梅〔气味〕味酸,性温,干涩,无毒。〔主治〕主下气,除热、安心,治肢体痛,偏枯不灵,死肌,去青黑痣,蚀恶肉。去痹,利筋脉,止下痢,好唾口干。泡水喝,治伤寒烦热,止渴调中,去痰,治疟瘴,止吐泻,除冷热引起的下痢。治肺痨病,消酒毒,安神得睡。与建茶、干姜一起制成丸服,止休息痢最好。敛肺涩肠,止久嗽,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肿涌白梅痰。杀虫,解鱼毒、马汗毒、硫黄毒等。

白梅

[释名即霜梅、盐梅。[修治《书》讲:“如果要做汤,只有盐梅最好。”造法:将大青梅用盐水浸泡,白天晒晚上泡,十天便成。时间一长便会上霜。〔气味〕味酸、咸,性平,无毒。〔主治〕和药点痣,蚀恶肉。有刺在肉中时,嚼烂敷上即出。治刀箭伤,止血,则研烂后敷搽。乳痈肿毒,则杵烂贴敷。治中风惊痫,喉痹痰厥僵仆。牙关紧闭的人,拿梅肉揩擦牙龈,口水出来牙便打开。又治泻痢烦渴,霍乱吐下,下血血崩,功效与乌梅相同。

核仁〔气味〕味酸,性平,无毒。〔主治〕主明目,益气,不饥。除烦热。治手指忽然肿痛,则捣烂和醋浸泡。

花〔气味〕味酸、涩,无毒。〔发明〕梅花汤:用半开的花,用溶蜡封住花口,投入蜜罐中,过段时间后,取一两朵加上一匙蜜用沸水快速服下。梅花粥:将飘落的梅花瓣放入米粥中煮来吃。杨诚斋有“蜜点梅花带露餐”和“脱蕊收将熬粥吃”的诗句,都取梅花粥能助雅致、清神思的功效。

叶〔气味〕味酸,性平,无毒。〔主治〕主休息痢和霍乱,则将叶煮成浓汤喝。揉梅叶在清水中,用此水洗蕉葛衣,衣服经盛复的阳光暴晒也不会腐,如夏天的衣料长霉点,用梅叶煎汤洗,即去,很妙。

根〔主治〕肢体酸痛,痛而游来无定处。刚生下来的小孩,用梅根和桃、李的根煮水洗身,以后便不会有疮热之患。煎汤喝,治霍乱,止休息痢。

【附方】1.痈疽疮肿。用盐梅烧存性,研为末,加轻粉少许,以香油涂搽患处四围。2.喉痹乳蛾。用青梅二十枚、盐十二两,淹五天;另用明矾三两,桔梗、白芷、防风各二两,皂荚三十个,共研为末,拌梅汁和梅,收存瓶中。每取一枚,噙咽津液。凡中风普厥,牙关不开,用此方擦牙,很有效。3.泄痢口渴。用乌梅煎汤代茶喝。4.赤痢腹痛。用陈白梅同茶、蜜水各半煎服。5.大便下血及久痢不止。用乌梅三两烧存性,研为末,加醋煮米糊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6.小便尿血。用乌梅烧存性,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酒送下。7.血崩。用乌梅肉七枚,烧存性,研末,米汤送服。一天服二次。8.大便不通。用乌梅十颗,泡热水中去核,做成枣子大的丸子,塞肛门内,不久即可通便。9.霍乱吐泻。用盐梅煎汤细细饮服。10.蛔虫上行。出于口鼻,用乌梅煎汤频饮,并含口中,即安。11.主咳。用乌梅肉微炒,罂粟壳去筋膜、蜜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睡时蜜汤调下。12.伤寒。用乌梅十四枚,盐五合,加水一升煎取半升,一次服下取吐,吐后须避风。

榔梅

【集解】[时珍说出自均州太和山。相传真曲折梅枝插于树。发誓说:我所做的如果成功,将开花结果。后来果如其言。如今此树尚在五龙宫的北角,木结梅子,形状如杏,道士每年采来蜜煎,以作贡品。榔即榆树。

【气味】味甘、酸,性平,无毒。

【主治】生津止渴,清神下气,消酒。

【释名】[时珍说桃性早花,易种植并且子多,故字从木、兆。

兆,也言其多。

【集解】[时珍说桃的品种很多,易于栽种,而且栽种不久即结实。桃树栽种五年后应当用刀割树皮,以流出脂液,则可多桃活数年。花有红、紫、白、千叶、单瓣的区别;它的果子有红桃、碧桃、绯桃、缃桃、白桃、乌桃、金桃、银桃、胭脂桃,都是以颜色命名的。有绵桃、油桃、御桃、方桃、匾桃、偏核桃、脱核桃、毛桃、李光桃、半斤桃,都是以形状命名的。五月早桃、十月冬桃、秋桃、霜桃,都是以时令命名的。都能吃。只有山中毛桃小而多毛,核黏味差。但它的仁饱满多脂,可做药用。冬桃,又叫西王母桃,也叫仙人桃,即昆仑桃,形状如栝楼,里外透红,遇霜才熟。方桃的形状微方。匾桃出自南番,形状扁而且肉涩,核的形状像盒子,但它的仁很甘美,当地人很珍视它,取名波淡树,树很高大。偏核桃出自波斯国,形状薄而尖,头偏,成半月状,但它的仁酷似新罗松子,可以吃,性热。元朝御库的蟠桃,核大如碗,认为是神异之品。汉明帝时,常山献巨核桃,下霜才开花,盛暑时才熟。《玄中经》记载,积石桃,大如斗斛。九疑山出产一种桃核,半边可装一升米。蜀后王有桃核杯,半边可装五升水,过段时间后,喝此中的水便有酒味了。这些都是最大的。古人称桃为仙果,就是这类桃吗?生桃切片洗过,晒干成脯,可当果吃。桃醋制法:将熟透的桃放入瓮中,盖住口七天,漉去皮和核,再密封十天即成醋,香美可食。《种树书》记载:柿树嫁接桃树则为金桃,李树嫁接桃树则为李桃,梅树嫁接桃树则为桃肉很脆。桃树如果生虫,煮猪头水浇在树上即止。

实〔气味〕味辛、酸、甜,性热,微毒。多食令人生热。[思邈说桃吃得太多后立即洗浴,易使人患寒热病。[时珍说多吃生桃,会发热膨胀,发丹石毒,以及长痈疖,有损无益,桃被列为五果中的下品就是据此而来的。[瑞说桃与鳖同食,患心痛。服术的人忌食。〔主治〕作果脯食,益于养颜。它是肺喜欢的果实,得肺病的人宜吃。

冬桃〔主治〕解劳热。

核仁〔气味〕味苦、甘,性平,无毒。〔主治〕主瘀血血闭,腹内积块,杀小虫,止咳逆上气,消心下坚硬,除猝暴出血,通月经,止心腹痛,治血结、血秘、血燥,通润大便,破瘀血,杀三虫。每夜嚼一枚和蜜,涂手和脸,良。主血滞,肢体游移性酸痛,肺痨病,肝疟寒热,产后血病。

桃枭〔释名〕又叫桃奴、枭景、神桃。[别录说即在桃树上过冬不掉,正月采下来的桃。〔气味〕味苦,性微温,有小毒。〔主治〕主杀百鬼精物,五毒不祥。和酒磨后热服,可疗心绞痛,治肺气腰痛,破血,疗心痛。治吐血,将其烧存性,研成末,用米汤调服,立即见效。还治小儿虚汗,妇人妊娠出血,破腹部气块,止邪疟。可烧烟熏痔疮,烧黑后用油调,敷在小儿头上可除疮疖。

花〔气味〕味苦,性平,无毒。〔主治〕杀疰恶鬼,使人面色润泽,除水气,破尿路结石,利大小便,下三虫,消肿胀,下恶气。治心腹痛及秃疮。利宿水痰饮积滞,治风狂。研成末,敷头上的肥疮,手脚疮。

叶〔气味〕味苦,性平,无毒。〔主治〕除尸虫,去疮毒。治恶气,小儿寒热和突然受外界惊吓引起的面青、口涩、喘息、腹痛等症,疗伤寒,时气,肢体游移性酸痛,治头风,通大小便,止霍乱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