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十四卷介部(1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第十四卷介部

[李时珍说介虫很多,而龟为其长。龟是介虫中的灵长者。介物是圣世供馔之从不废者,更何况还可充为药品。

水龟水龟

【释名】也称玄衣督邮。

【集解】[时珍说龟的形态

像离卦,它的精神内涵在坎卦。龟背隆起有花纹与苍穹对应,龟板平坦与大地相合。负阴抱阳,头如蛇头,颈如龙颈,其骨甲包绕里面的筋肉,肠与头部有络属关系,因而能通运任脉。肩宽腰粗,它属于卵生动物,喜欢蜷缩,且用耳朵呼吸。雄龟与雌龟通过尾巴交配。它于春夏之际苏醒出洞,秋冬之际再回到原先的洞穴休养,所以灵慧而且长寿。《南越志》载,神龟甲壳大并且颜色呈金黄色,背上的甲壳两侧边缘如锯齿,爪子十分锋利,能爬树抓蝉吃。《抱朴子》载,千年的灵龟,各种颜色都有,像宝玉一样。其大小变化莫测,或爬游在莲叶上,或隐藏在蓍草丛中。张世南《质龟论》载,龟一老则成神,活八百岁后,其体积反而只有铜钱大。夏天它在荷叶间游动,冬天则藏伏在藕节里。吐出黑气如煤烟在荷心,黑白分明。人如见此气,千万不要惊动它,只消潜入水中,口含油管而喷,龟便不能遁形了。有人认为,龟听到铁器的响声就会躲藏起来;被蚊虫叮咬则死;用香油抹它的眼,入水不沉;用老桑树煮则容易烂熟。这些都是物性相制的奥妙。

龟甲〔释名〕也称神屋、败龟板、败将、漏天机。〔集解〕[时珍说龟有龟王、龟相、龟将之分,主要是通过其腹部、背部的纹理来分辨。背部中间有直纹的龟,叫千里。龟头的第一条横纹两边有斜纹,其他地方都近似于千里的,就是龟王。其他龟没有这些特征。听说占卜时,帝王用龟王,文臣用龟相,武将用龟将,各依等级。此说与《逸礼》所载相合:天子一尺二寸,诸侯八寸,大夫六寸,士庶四寸。〔气味〕味甘,性平,有毒。〔主治〕治漏下赤白、腹内包块、疟疾、外阴溃烂、痔疮、湿痹、四肢痿缩、小儿囟门不合。经常服用,可以轻身不饥。还可压惊解烦,治胸腹痛、不能久立、骨中寒热、伤寒劳役或肌体寒热欲死,用甲作汤饮服,效果良。烧灰,治小儿头疮搔痒、女子阴疮。下甲:补阴。治阴血不足,活血化淤,止血痢,续筋骨,治劳累过度、四肢无力。又可治腰腿酸痛,补益心肾,益大肠,止久痢久泄。主难产,消痈肿。烧成灰后可敷臁疮。

肉〔气味〕味甘、酸,性温,无毒。〔主治〕用它酿酒,可治中风,四肢拘挛,用水煮后食用,疗风湿痹痛、身肿、骨折、筋骨疼痛、日久寒嗽。还可止泻血、血痢。

血〔气味〕味咸,性寒,无毒。〔主治〕涂脱肛。治跌打损伤,和酒饮用。

胆〔气味〕味苦,性寒,无毒。〔主治〕治痘疹后眼睛浮肿,闭经。取汁点,良。

【附方】〔龟甲〕1.阴虚血弱。用龟下甲(炙酒)、熟地黄(九蒸九晒)各六两、黄檗(盐水浸炒)、知母(酒炒)各四两,在石器内研为末,加猪脊髓和丸,如梧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温酒下。一方:与上方同,但去地黄,加五味子(炒)一两。2.疟疾不止。用龟甲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3.难产催生。用龟甲烧存性,研为末,酒送服一匙。又方:治经过三五天还分娩不出以及女子交骨不开,用干龟壳一个(酥炙),妇女头发一把(烧灰),川芎、当归各一两。每取七钱水煎服。隔半小时左右,再服药一次,生胎、死胎都能产下。4.肿毒初起。用龟甲一枚,烧过,研为末,酒送服四钱。5.小儿头疮。用龟甲烧灰敷涂。6.口、耳生疮。治方同上。7.臁疮朽臭。用生龟一个,取壳,醋炙黄,更煅存性,出火气后,加入轻粉、麝香。先用葱汤洗净患处,再搽药。〔肉〕1.热气湿痹,腹内积热。用龟肉同五味煮食,微泄为效。2.筋骨疼痛。用乌龟一个,分作四脚,每用一脚,加天花粉、枸杞子各一钱二分,雄黄五分,麝香五分,槐花三钱,水一碗,煎服。3.多年咳嗽不愈。用生龟三个,照平常吃龟方法洗净,去肠,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浸曲,酿秫米四升,常取饮服。4.下痢及泻血。用乌龟肉拌砂糖,和椒,炙煮吃下。多吃几效即愈。5.虚劳咯血。用葱、椒、酱油煮乌龟吃。6.年久痔漏。用乌龟二三个,煮取肉,加茴香、葱、酱,常吃,忌食糟、醋等热物。

秦龟

【释名】也称山龟。

【集解】[保升说今江南、岭南处处有之。[时珍说秦龟是山中很平常的龟。其中大而且可占卜者,为灵龟。甲〔气味〕味苦,性温,无毒。〔主治〕除风湿性关节炎、顽风冷痹、关节气壅、妇人白带含血,破气消积,强心。

灵龟

【释名】皮名龟筒。

【集解】[时珍说它生长在海边,在山上休息,在水中捕食,属玳瑁之类,不像山龟那样灵龟不能入水。《临海水土记》载,其身形如龟鳖,它的甲壳上有黄色光点,宽七八寸,长二三尺,当地人将它同玳瑁混淆。它的肉味好,产的蛋如鸭蛋大,呈正圆形,生吃比鸟蛋味道好。《酉阳杂俎》载,它的臂部像龟,生长在南海,捕捉它的人一定先要祭祀。

肉〔气味〕味甘,性平,无毒。〔主治〕祛风热,利肠胃。血〔气味〕味咸,性平,微毒。〔主治〕治毒箭伤。龟筒〔气味〕味甘、咸,性平,无毒。〔主治〕治各种血症及解刀箭毒,煎汁饮,可解药毒及蛊毒。

玳瑁

【集

解】[藏器说生于岭南海畔山水间,大如扇,似龟,甲中有文。[时珍说范成大《虞衡志》载,玳玳瑁瑁生于海洋深处,状如龟,而壳稍长,背上有甲十三片,黑白斑纹,相错而成。裙边有花,缺如锯齿。

甲〔气味〕味甘,性寒,无毒。〔主治〕解百药毒。破癥结,消痈毒,止惊痫。疗心风,解烦热,行气血,利大小肠。磨汁服,解蛊毒。解痘毒,镇心神,急惊客忤,伤寒热结狂言。

肉〔气味〕味甘,性平,无毒。〔主治〕诸风毒,逐邪热,去胸膈风痰,行气血,镇心神,利大小肠,通妇人经脉。

血〔主治〕解诸药毒。

【附方】1.预解痘毒。用生玳瑁、生犀角各磨汁一合,和匀,取半合温服,一天服三次。在痘疮流行时服此,病未发则内消,病已发则减轻。2.痘疮黑陷(乃心热血凝所致)。用生玳瑁、生犀角,同磨汁一合,加猪心血少许,紫草汤五匙,和匀温服。3.迎风目泪(乃心肾虚热所致)。用生玳瑁、羚羊角各一两,石燕子一双,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薄荷汤送下,一天服一次。

绿毛龟

【释名】也称绿衣使者。

【集解】[时珍说生长在南阳的内乡和唐县,如今只有蕲州人将其作为特产。养殖者从溪涧中捕捉到后,畜养在水缸中,用鱼虾来饲养,冬天将缸中的水倒掉。时间一长,龟就会生毛,长四五寸,毛中有金线,脊骨上有三条棱,底甲呈象牙色,大如五铢钱的,才是绿毛龟。其他龟饲养的时间长了也长毛,但大而没有金线,底甲颜色也不同,为黄黑色。《南齐书》载:“永明中有献青毛神龟”,其中青毛神龟就是绿毛龟。《录异记》载,唐玄宗年间有一方士进献一寸左右、金色可爱的小龟。说是将它放在碗中,能解毒蛇之毒。这也是一种奇龟。

【气味】味甘、酸,性平,无毒。

【主治】主通运任脉,助阳道,补阴血,益精气,治痿弱。将它捆缚在额上,能禁邪疟;收藏在书柜中,可杀蛀虫。

疟龟

【集解】生长在高山的石头下,身扁头大。

【气味】无毒。

【主治】治老疟发作无规律,山里人称为妖疟。用此龟烧灰,顿服二钱,当有微效。用头更好。或病发时煮汤坐浴,也可将它悬挂在病人卧床上。

疟龟

鹗龟

【集解】[藏器说生长在南海。形状如龟,长约二三尺,两只眼睛长在旁边如鹗鸟,又叫水龟。

【气味】无毒。

【主治】治妇人难产,在临产之月佩戴它,临产时将其烧成末用酒送服。

摄龟

摄龟

【释名】又叫呷蛇龟、陵龟、鸯龟。

【集解】[弘景说它狭小而长尾,用来占卜吉凶,正与龟相反。[保升说它的底甲中心有一横折,能够自由开合,遇到蛇则将其呷断而食。

肉〔气味〕味甘,性寒,有毒。[诜说不能吃。〔主治〕生研,可涂骨折筋伤,毒蛇咬伤。

尾〔主治〕佩戴这种龟尾,蛇不敢靠近。且解蛇毒。

甲〔主治〕被人咬后,伤口溃烂,可烧灰敷用。

贲龟

【释名】又叫三足龟。

【集解】[时珍说《山海经》载,狂水自西南注入伊水,水中有很多三足龟。人吃后,可以消肿。

肉〔主治〕食后,可以预防流行病,消肿。

【释名】又叫团鱼、神守、河伯从事。[时鳖珍说池中的鱼如果特别多,那么蛟龙就会引鱼而飞,但只要有鳖在,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称鳖为神守。

【集解】[时珍说鳖就是甲鱼,可在水里和陆地生活,脊背隆起与龟类似,甲壳的边缘有肉裙。

所以,龟的肉在甲壳内;鳖的甲在肉里。鳖没有耳朵,全凭眼睛。鳖只有雌的,它与蛇或鼋交配。鳖在水中时,水面上有鳖吐出的津液,叫鳖津。人们根据此液而捕捉它。现有呼鳖的人,作声抚掌,望津而取,百无一失。《管子》载,干涸的水中的鳖精叫,呼唤它就能捕捉到。都是同一类的。《类从》载,扬子鳄一叫,鳖就伏着不动,这是物性相制的原因。又惧怕蚊子,活鳖被蚊子叮咬后即会死。煮鳖时投入蚊子则烂,而鳖甲又可用来熏蚊。这是事物相互制约的结果。

鳖甲〔气味〕味咸,性平,无毒。〔主治〕治胸腹包块、积滞寒热,去痞块息肉、温疟、腹内积气结块及腰痛、小儿胁下肿胀。隔夜食,治脐腹或胁肋硬块、冷腹胀气、虚劳羸瘦、除骨热、骨节间劳热、结滞壅塞、下气、妇人漏下杂质。治下淤血,去血气,破结石恶血,堕胎,消疮肿肠痈及跌损淤血。能滋阴补气,去复发性疟疾、阴毒腹痛,治积劳成病、饮食不当、旧病复发、斑痘烦闷气喘、小儿惊痫、妇人经脉不通、难产、产后阴户开而不闭、男子阴疮石淋。还可收敛疮口。

肉〔气味〕甘,性平,无毒。〔主治〕主补中益气。能治热气及风湿性关节炎,腹内积热,和五味煮食,微有腹泻。妇人漏下杂质、形体消瘦、腹内积气结块及腰痛者,宜常食。还可去血热,补阴虚。作肉羹食,可治久痢,长胡须。作成丸服,治虚劳、脚气。[藏器说凡三足鳖、赤足鳖、独眼鳖、头足不缩的鳖、眼睛周围凹陷的鳖、腹下有王字或卜字的鳖、腹上有蛇纹(即蛇化)的鳖,山上的鳖(即旱鳖)都有毒能杀人,不可食。[弘景说不能同鸡蛋、苋菜食。以前曾有人挫伤了鳖,用赤苋包置于湿地,经过十天后,都变成了鲜活的鳖。[思邈说鳖不能同猪、兔、鸭肉食,否则损人;也不可同芥子食,否则生恶疮。妊妇吃了它,会令胎儿颈缩。[时珍说《三元参赞书》载,鳖性冷,吃了能发水病。有冷劳气、腹部包块的人不宜食。《生生编》则载:鳖性热。戴原礼认为,鳖的阳气积聚在甲壳上,久食令人背上长疮,似乎与鳖性冷之说相反。大概是鳖的性原本不热,人们吃它时,放入的椒、姜等热物太多,而失掉其本性了。鳖生性畏葱及桑灰。凡吃鳖的人,宜取沙河中的小鳖,去血,用桑灰汤煮熟,然后去掉骨甲换水再煮,再放入葱、酱作羹膳食,才好。它的胆味辣,破后放入汤中,可代替椒而辟腥气。李九华说,鳖肉主聚,鳖甲主散。吃鳖时,锉少许甲放入汤中同煮,能稍微平缓。另外,薄荷煮鳖能害人。这些都是人们所不知道的。

脂〔主治〕除白发。拔掉白发后,取脂涂孔,即不生。如欲再生的,用白狗的乳汁涂。

头〔主治〕烧灰,治小儿多种疾病及妇人子宫脱垂,产后阴户不闭,发高烧及胸腹痛。还可敷多年脱肛。

卵〔主治〕用盐腌藏后煨食,止小儿下痢。

【附方】〔鳖甲〕1.老疟劳疟。用鳖甲醋炙、研末,每服一匙,酒送下。隔夜一服,清早一服,病发时一服,加雄黄少许更有效。2.奔豚气痛,上冲心腹。用鳖甲(醋炙)三两、京三棱(煨)二两、捣为末,桃仁(去皮尖)四两,汤浸研汁三升,煎至二升,入末不住搅,煎良久,下醋一升,煎如糖浆,以瓶收存,每服半匙,空腹服,酒送下。3.血瘕症癖(按:即肿瘤之类的病)。用鳖甲、琥珀、大黄,等分为末,酒送服二钱。不久即恶血排下。又方:用鳖甲以醋炙黄,研为末,每服一匙,牛乳一合调下,每晨一次。4.妇女漏下。用鳖甲(醋炙)研为末,清酒送服一匙,一天服二次。又方:用干姜、鳖甲、诃黎勒皮,等分为末,加糊做成丸子。每次空腹服三十丸,一天服二次。5.妇女难产。用鳖甲烧存性,研为末。酒送服一匙,即可产下。6.小儿痫疾。用鳖甲炙过,研为末,每服一钱,乳汁送下。一天服二次。亦可加蜜做成丸子服用。7.突然腰痛,不可俯仰。用鳖甲炙过,研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二次。8.沙石淋痛。用鳖甲醋炙过,研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石出即愈。9.阴虚梦泄。用鳖甲烧过,研为末。每用一字,和酒半碗、葱白七寸同煎,去葱,下午饮服。10.吐血不止。用鳖甲、蛤粉各一两(同炒至色黄),加熟地黄一两半(晒干),共研为末,每服二钱,饭后茶送下。11.痈疽不敛。用鳖甲烧存性研为末,搽敷患处。〔肉〕1.痃癖气块。以蚕沙一斗、桑柴灰一斗,水淋五次取汁,煮鳖一个如泥,去骨,再煮成膏,捣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一天服三次。2.寒湿脚气,痛不可忍。用鳖二个,加水二斗,煮成一斗,去鳖取汁,再加苍耳、苍术、寻风藤各半斤,煎至七升,去渣,趁热熏患处。待药水转温,再将患处浸洗。3.肺结核。用鳖一个,柴胡、前胡、贝母、知母、杏仁各五钱,同煮熟,去骨、甲、裙煮汁和丸,如梧子大。每次三十丸,空腹服,黄芪汤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团鱼丸”。

【释名】[时珍说一种大鳖。甲虫中只有鼋体形最大,故字从元。元者,大也。

【集解】[颂说它生长在南方的江湖中。大的周长有一二丈。南方人捕食它。它的肉有五种颜色,以白色为多。生命力极强,将它的肉剔净,口还能咬物不放。能捕捉鸟鸢。它的卵呈圆形,大如鸡、鸭蛋,每次产一二百枚。将其卵煮熟食用,它的蛋清不会凝固。[时珍说鼋的形体像鳖但比鳖大,背色青黄,头大颈部色黄,肠与头贯通。它以鳖为雌,卵生,所以说“鼋鸣鳖应”。《淮南子》载,烧鼋脂可以引诱鳖出现,这是因为气类相感应的缘故。张鼎说,用它的脂磨铁器,能使铁器光滑明亮,防止生锈。

甲〔气味〕味甘,性平,无毒。〔主治〕炙黄后用酒浸,能治慢性淋巴结核,恶疮痔瘘、风疹瘙痒及五脏邪气。杀百虫毒,去百药毒,续筋骨。治妇人血热。

肉〔气味〕味甘,性平,微毒。〔主治〕治湿气、邪气及多种虫疟。有补益作用。

脂〔主治〕风癣及恶疮。

胆〔气味〕味苦,性寒,有毒。〔主治〕咽喉肿痛,用生姜、薄荷汁化少许服用,取吐即愈。

【释名】又叫螃蟹、郭索、横行介士、无肠公子。雌名博带。

【集解】[颂说江河湖泽到处都产。现在人们把它当作美味佳肴。甲壳宽大且多黄色的称为截,生长在南海中,它的前脚很锋利,夹断捕获物如割草一样容易。身扁体大,后脚宽的,叫蝤蛑,南方人称它为拨棹子,后脚如棹。它随着水的消退而退壳,退壳后又长出新壳。大壳如升,小壳如盏碟。两只前爪像手一样,和一般的蟹不同。它的力量很强大,八月份的蝤蛑斗得过老虎。其中两只前爪一大一小的,叫拥剑。它常用大爪打斗,小爪进食。体形最小无毛的叫蟛骨。每年春末,人们用盐、酒、葱、椒腌好后再拿到市场上去卖。[时珍说蟹是横行的甲虫,外刚内柔,像离卦,骨眼蜩腹,脑袋像“矩”,足像“鲎”,它有两只前爪,八只脚,都非常锋利,其外壳坚硬刚脆,上有十二星点。雄蟹脐长,雌蟹脐圆。腹中的蟹黄随季节而盈亏。它的性很躁,引声喷沫,至死才止。生长在流水中的,色黄而带腥味;生长在死水中的,色黑红而有香气。霜前食物的蟹有毒,霜后即将冬蛰的味美。蟛蜞比蟛骨大,且生长在池塘田角,故有毒,吃后令人呕吐。形态像蟛蜞而生长在沙穴中,见人便躲的,是沙狗,不能吃。像蟛蜞而生长在海中,随潮而出穴窥视的,是望潮,可以食。两只前脚极小如石的,是蚌江,不能食。生长在溪涧石穴中,体积小而甲壳坚硬,呈赤色的,是石蟹,山里人爱食。另外,海中有红蟹,即体积很大而颜色红。还有一种能飞的飞蟹。善苑国有百足之蟹。海中有大蟹如铜钱,而腹下又有小蟹蟹如榆荚的,是蟹奴。寄生在蚌腹的是蛎奴,又叫寄居蟹。都不可食。腹中有虫如小木鳖子而色白的蟹,不能吃,否则极能引发各种风症。[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