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家庭篇 打造健康家庭,男女老少各有本草食疗妙方(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人们经常用\"五劳七伤\"来形容人身体虚弱多病。中医学上五劳指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劳损;七伤指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节伤志。

造成\"五劳七伤\"的原因有很多,有的还与食品的\"五味\"、节令的\"四时\",甚至风向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养生学认为:在养生时,要注意酸、甜、苦、辣、咸的适量,切不可偏食;在生活起居上,要按季节的交替、冷暖,适时增减衣服,适当锻炼,顺乎自然。这些都是强身健体,预防\"五劳七伤\"的必要措施。欧阳修曾说:\"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本草纲目》中说狗肉能\"安五脏、轻身、益气、补胃、暖腰膝、宜肾、壮气力、补五劳七伤、补血脉\"。

下面介绍几种用狗肉制作的食疗方,在品尝美味的同时还能补益身体,一举两得。

双味狗排

材料:狗排650克,葱段、姜片、料酒、胡椒粉、香料粉、嫩肉粉、生抽、老抽、干细淀粉、精炼油各适量,香辣牛肉酱、番茄沙司各1小碟。

做法:1.将鲜的排每两根为一组顺骨缝划开,斩成6厘米长的段,用清水反复漂洗净血污,入冷水锅中烧沸约3分钟,捞出洗去污沫,纳小盆内,加入葱段、姜片、料酒、胡椒粉、香料粉、嫩肉粉、生抽、老抽和干细淀粉拌匀,腌约半小时。

2.将腌好的狗排装在盘中,上笼用旺火蒸约1小时至软烂,取出,再逐段投入到烧至六七成热的精炼油锅中炸成金黄色,捞出沥油,装盘,口味碟上桌,佐食。

红焖香辣狗肉

材料:鲜狗肉1000克,料酒100克,干辣椒25克,郫县豆瓣酱50克,番茄酱35克,葱段、姜片各10克,香料(花椒、八角、香叶、桂皮、丁香、肉、草果等各1克),精盐、味精、鸡精、胡椒粉、白糖、酱油、香油、辣椒油、熟花生油、肉骨头汤、葱花、香菜各适量。

做法:1.将鲜的肉皮上的残毛污物刮洗干净,斩成3.5厘米见方的块,用清水浸泡数小时去除血污。然后同50克料酒入冷水锅中,沸后煮3分钟捞出,再用清水洗几遍,控干水分。

2.炒锅上火,放熟花生油烧热,下葱段、姜片、干辣椒和香料炒香,倒入狗肉块翻炒至无水气时,再下郫县豆瓣酱、番茄酱和嫩肉粉翻炒,见色红油亮时,放料酒和肉骨头汤烧开;加精盐、味精、鸡精、胡椒粉、酱油和白糖调好口味,倒在高压锅内,加盖上火,待阀门旋转后压25分钟左右离火。

3.将焖好的狗肉舀在汤盆内,撒上香菜、葱花,浇上烧热的辣椒油和香油,即成。

泡椒番茄狗肉丸

材料:净狗肉150克,肥膘肉50克,鸡蛋液50克,干细淀粉25克,泡椒茸15克,番茄酱15克,白糖25克,醋20克,精盐、味精、料酒、葱姜汁、胡椒粉各少许,香油5克,精炼油750克(约耗75克),蒜米少许。

做法:1.将狗肉用清水反复漂洗净血污,控干水分,置案板上剁成细泥;肥膘肉切成绿豆大小的粒。将两者放在小盆内,加入精盐、味精、料酒、葱姜汁、胡椒粉、鸡蛋液和干细淀粉,顺一个方向搅拌上劲成狗肉馅。

2.炒锅上火,注入精炼油烧至三四成热时,将狗肉馅做成直径2厘米的丸子,下入油锅中炸至色黄且肉熟时,倒出沥油。

3.炒锅随底油上火,炸香蒜米,放泡椒茸待出红油后,下番茄酱略炒,掺清水,调入白糖、醋成酸甜味,勾芡汁,淋香油,倒入炸好的狗肉丸,颠翻均匀,出锅装盘,点缀上桌。

除了以狗肉为主的食疗方以外。

地仙酒

材料:肉苁蓉35克,炮附子35克,木鳖子50克,天南星30克,白附子30克,覆盆子30克,菟丝子30克,赤小豆30克,骨碎补30克,何首乌30克,炙川乌10克,炙甘草10克,川椒35克,地龙50克,防风30克,羊膝35克,草薢30克,羌活30克,狗脊30克,人参20克,黄芪20克,白术10克,茯苓10在,白酒3000毫升。

做法:将上述药材洗净一同捣成碎末,用纱布包裹;放入酒中浸泡60余天,过滤,去渣备用。每次5~10毫升,每日1次(晚间饮用较佳)。木鳖子有毒,饮用时宜从小剂量开始。

功效:此酒扶正祛邪,主治五劳七伤,肾气衰败,精神耗散,行步艰难,饮食无味,耳聋眼花,皮肤枯燥;妇人宫冷无子,下部秽恶,肠风痔漏,吐血泻血,诸风诸气。

2种食疗方防治眼疾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认知外界事物的主要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眼病症状也会出现,常见的有目干涩、目痛、目痒等。那么老年人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眼睛呢?

《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菊花和动物肝脏具有明目的作用,因此老年人可常吃动物肝脏,在春天的时候饮菊花茶,或者给自己制作一个菊花枕。下面介绍两种养眼羹的做法:

猪肝羹

材料:猪肝(一具,细切,去筋膜),葱白(一握,去须,切),鸡帽(二个)。

做法:将以上材料放入豉汁中煮,作羹。快要熟时,打破鸡子,投在羹中,方可食用。功效:主治营养性弱视、远视、夜盲等症。

羊肝羹方

材料:青羊肝(一具,细切,水煮熟,漉酒干)。

做法:用盐、醋调和食用。

功效:养肝明目。

除了注意饮食,老年人还可以给自己做一个菊花枕头:用黄白菊花各150克,配苦荞麦皮200克、黑豆皮100克、决明子300克,同装入枕芯中。此的养阴清热,对肝阴不足、肝火上炎而致的目赤肿痛、干涩羞明、视物不清等症,均有良好疗效。

4种食疗方防治耳聋耳鸣

老年性耳聋是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生的进行性听力减弱,重者可致全聋的一种老年性疾病。通常情况下65~75岁的老年人中,发病率可高达60%左右。老年性耳聋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不明显,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掌握合理和科学的饮食,对防治老年性耳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中医里,肾开窍于耳,因此养好肾脏对耳朵来讲是十分重要的。李时珍认为,猪肾对老年人耳聋耳鸣有良好的效用,因此老年人可经常吃适量猪肾,下面推荐几个治疗老年人耳聋耳鸣的方子:

莲子粥

材料:莲子肉30克,糯米100克。

做法:取莲子肉煮烂,加糯米,煮粥食用。

功效:具有益精气、强智力、聪耳目、健脾胃的作用,且可降血压。

菊花粳米粥

材料:菊花5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将菊花煎汤,再将菊花汤与粳米同煮成粥。

功效:此粥对中老年人眩晕耳鸣、风热头痛、肝火目赤等症有良好疗效。

莲肉红枣扁豆粥

材料:莲子肉10克,红枣10枚,白扁豆15克,粳米100克,

做法:加水常法煮粥。

功效:益精气,健脾胃,聪耳目。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木耳瘦肉汤

材料:黑木耳30克,瘦猪肉100克,生姜3片。

做法:上述材料加水适量,文火炖煮30分钟。

功效:补肾纳气。补而不滞,并且还可降低血黏度。对耳聋伴高血脂者更为适用。

二种食疗方对付虚损羸瘦

由于老年人各种生理机能趋弱,身体稍有不适,就容易消瘦下来。如何通过食补增进体质呢?李时珍认为,老年人应该选择一些有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进补,因此,儿女们可以参考以下食疗方来孝敬爸妈。

桑葚芝麻糕

材料:桑葚30克,黑芝麻60克,麻仁10克,糯米粉700克,白糖30克,粳米粉300克

做法:将桑葚、麻仁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熬20分钟,去渣,留汁待用;将黑芝麻置文火上炒香备用,糯米粉、粳米粉、白糖合匀,加入桑葚、麻仁汁和水适量,揉成面团,做成糕,在每块糕上撒上黑芝麻,上笼蒸15~20分钟即成。可供早餐或点心用。

功效:健脾胃、补肝肾。适用于老年体虚、肠燥、大便干结等病症。

牛奶粥

材料:粳米100克,牛奶250毫升,白糖适量。

做法:粳米煮粥,加入牛奶,白糖调味食用。

功效:润五脏,补虚损,养阴生津作用。适用于中老年人或病后体弱,气血亏损,体瘦虚赢,反胃噎嗝,口干思饮,大便燥结等症。服用牛奶粥时,忌食酸性食物。

3种食疗方防治脾胃气弱

老人脾胃虚弱是常事,注意日常保养很重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藕为\"灵根\",民间早有\"新采嫩藕胜太医\"之说。对于老年人来说,藕更是补养脾胃的好食材。

如果想让藕有养胃滋阴、健脾益气的作用,必须把它加工熟了,尤其是把藕加工制成藕粉,更是老年人不可多得的食补佳品,既富营养,又易于消化,有养血止血,调中开胃之功效。平时脾胃不好的老年朋友,不妨趁着新鲜秋藕上市的时候多吃一些,自己在家做藕粉。制作方法非常简单:把藕连皮切成薄片,为了加快干燥速度,可以先蒸上5分钟;然后,把藕片平铺在干净的纱布上晒干;等晒干、晒透后,放入研钵中捣成粉末即可。

早餐时,用开水冲上一小碗晶莹剔透的藕粉,淡淡的藕香特别有助于老人开胃。老年人常有喝粥的习惯,不妨偶尔换换口味,来点藕粉,喜欢吃甜口的,还可以适当加点蜂蜜、红糖或是桂花。用藕粉做下午的加餐也是不错的选择。

除了藕粉之外,还可以考虑一下食疗方来补脾胃:

豉汁鲫鱼

材料:鲫鱼250克,豉汁,胡椒、莳萝、姜、橘皮各适量。

做法:将鲫鱼入豉汁中煮熟,加胡椒、莳萝、姜、橘皮,空腹食用。

功效:适用于治胃虚疼痛。

蒸猪肚

材料:猪肚1个,参末15克,橘皮末15克,猪脾2枚(细切),葱白少许,饭半盘,椒姜等调料适量。

做法:

在猪肚内放入参末、橘皮、猪脾、葱白、饭、椒姜,缝合口,蒸烂食之。

功效:可治老年人脾虚气弱。

鸡肉馄饨

材料:黄雌鸡肉150克,白面210克,葱白少许。

做法:上述材料做成馄饨,加椒姜五味调和,煮熟空腹食之。

功效:益补脏腑和悦泽颜色。

5种食疗方防治腹泻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免疫能力(抗病能力)会逐渐降低,抵御细菌和病毒的能力自然也随之降低,病毒和细菌就容易乘虚而入,容易引起腹泻。

因此,老人要格外注意呵护肠胃,日常生活中应做到提高身体免疫力,保证食物新鲜,少食生冷食物,坚持规律饮食,注意身体保暖。与此同时,还要掌握几招治疗腹泻的食疗方,以确保老人安全度夏。

薏苡仁粥

材料:薏苡仁40克,粳米50克。蜂蜜适量。

做法:以上材料加水煮粥。每日分两次服用。

功效:健脾利湿,能治了老年慢性腹泻。

生姜粥

材料:党参6克,茯苓6克,生姜5片,粳米50克。

做法:党参、茯苓、生姜,加水煎汁,加入粳米煮粥服用。

功效:可治疗中老年因脾胃虚寒所致的腹泻。

山药粥

材料:炒山药20克,扁豆6克,大米50克。

做法:上述材料加水煮粥,每日早晚2次饮用。

功效:可治疗脾胃虚而大便虚泻难愈、四肢疲乏无力、脉虚等症。

甘麦大枣粥

材料:红枣50克,甘草6克,白糖20克,小麦适量。

做法:上述材料加水煮粥。

功效:可益气养血,治疗中老年人腹泻腹胀。

乌梅粥

材料:乌梅5枚(水煎取汁),粳米50克,冰糖20克。

做法:上述材料加水适量煮粥。

功效:可治疗中老年人久泻不止。

4种食疗方防治烦渴口干

许多人都有过口干舌燥的感受,还有的人长久地受着口干的困扰,尤其是老年人。

病理性口干多见于感冒后,大量呕吐、腹泻及高热后。鼻炎、鼻窦炎患者常因鼻腔通气不良,张口呼吸致使口腔内水分蒸发而出现口干。哮喘患者因呼吸加快加深,呼吸道蒸发水分过多而产生口干。各种原因的睡眠呼吸障碍患者,因为夜间张口呼吸而在清晨起床后口干。糖尿病口干是大家最熟悉的,患者可因血糖升高引起血浆渗透压增高、多尿而出现口干。最严重的口干见于干燥综合征患者,因为免疫反应破坏了腮腺、口腔内唾液腺、泪腺及鼻腔黏膜内腺体而引起口干。

有了口干症除了到医院做全面检查,针对病情进行治疗外,平时应注意生活调理。

李时珍认为,对于老年人烦渴口干,应多吃一些生津止渴的食物,中医常用以下食疗方来解除老年人烦渴口干。

枸杞饮方

材料:枸杞根白皮(一升)小麦(一升,净淘)粳米(三合,研)。

做法:以上材料入锅,加上以水一斗,煮二味,取七升汁,下米作饮。渴即渐服之,极愈。

功效:(食治老人烦渴,口干,骨节烦热)。

大麦汤方

材料:大麦(二升)赤饧(二合)

做法:将上材料入锅,加上以水七升,煎取五升,去滓。下饧调之。渴即服愈。

功效:(食治老人烦渴不止,饮水不定,转渴,舌卷干焦)。

冬瓜羹方

材料:冬瓜(半斤,去皮)豉心(二合,绵裹)葱白(半握)。

做法:将上材料入锅,加上以和煮作羹。下五味调和,空心食之。常作粥尤佳。

功效:(食治老人消渴、烦热,心神狂乱,躁闷不安)

桔梗茶

可选用中药麦冬30克,桔梗20克,甘草6克,开水浸泡后当茶饮或漱口。

4种食疗方防治哮喘

咳喘是老年人的常见症状,如不注意调护常常迁延难愈,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所以老年人咳喘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更应该注意自我调护。

《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用冰糖白蜜汁和柚子皮治疗老年哮喘的食疗方:

冰糖白蜜汁

材料:冰糖120克捣碎同120克白蜜蒸熟;黑芝麻250克,生姜120克。

做法:捣汁去渣。其汁与白蜜冰糖用瓷瓶收储,早晚服一茶匙。

功效:益气养阴,润肺止咳。

柚子皮

材料:柚子1个取皮,削去内层白髓,切碎放于有盖碗中。

做法:加适量饴糖或蜂蜜,隔水蒸至料熟,每日早晚各一匙,加少许黄酒内服。

除了上述两种食疗方,以下3种方子对老年哮喘也十分有效:

功效:活气、化痰、止咳、平喘。

杏仁粥

材料:杏仁10克,加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杏仁研细,水煎去渣留汁,加粳米,冰糖适量,加水煮粥,每日两次温热食。功效:化痰、止咳定喘。

糖水白果

材料:白果仁50克,白糖50克,糖桂花少许。

做法:将白果仁小火炒熟。锅洗净,入清水一碗,投入白果,上旺火,烧沸后转小火焖煮片刻,加入白糖,烧至沸滚,加糖桂花少许,即可食用。

功效:止咳化痰。

3种食疗方防治畏寒

不少老年人在冬季特别畏寒,常被人说是\"火力差\"。畏寒是指肢体怕冷的一种临床症,常伴手脚发凉,腰感觉凉,难以入眠等。畏寒的程度因人而异,严重者夏季也需要穿厚袜子,并且腰部常有一种被水浸湿的不适症状。如何消除这种难受的感觉呢?

畏寒的人,应该多吃一些温和的食物,《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人参:味甘微苦;生者性平,熟者偏温。人参的作用在于补五脏,益六腑,安精神,健脾补肺,益气生津,大补人体之元气,能增强大脑皮质兴奋过程的强度和灵活性,有强壮作用,使身体对多种致病因子的抗病力增强,改善食欲和睡眠,增强性功能,并能降低血糖、抗毒、抗癌,提高人体对缺氧的耐受能力等作用。

用人参和白酒配制的药酒能治虚劳羸瘦,气短懒言,用软而无力,四肢倦怠,脾胃不健,面色萎黄,喜暖畏寒,自汗乏力。那么,这种药酒是如何配制的呢?

材料:人参30克,白酒1200毫升

做法:1.用纱布缝一个与人参大小相当的袋子,将人参装入,缝口;

2.放入酒中浸泡数日;

3.之后倒入砂锅内,在微火上煮,将酒煮至500~700毫升时,将酒倒入瓶内;

4.将其密封,冷却,存放备用。

用法用量:每次10~30毫升,每日1次(上午服用为佳)。

研究发现,老年人在寒冷环境中调节体温或保持体温的能力,与他们每日从饮食中摄取铁元素的多少有关。在试验期间,研究人员让参加试验组的老年人每人只摄取6毫克铁,相当于医生规定的三分之一,然后测量他们的体温,结果,他们的体温比试验前降低了。因此,他们提醒老年人在冬季适量多吃些含铁丰富的食品,例如,黑木耳、海带、紫菜、豆制品和猪肝、瘦肉、蛋类等。但需要注意的是,人体摄铁,重在适量。除缺铁性贫血患者外,不必额外补铁。

除了上面说到的药酒和注意铁的摄入,以下几种食疗方对老年畏寒也有显著的疗效:

赤豆黑枣粥

材料:赤豆50克,黑枣1枚去核,糯米适量。

做法:先将赤豆煮软,再加入黑枣、糯米煮成粥。食用时加适量白糖,每天吃一小碗,可长期服食。

功效:可治疗老年畏寒。

参芪清蒸鸡

材料:人参l0克,黄芪l5克,童子鸡一只。

做法:将鸡宰杀洗净,去内脏,再将人参、黄芪放入鸡肉缝合,入锅加葱、姜、料酒、盐及少量清水清蒸。以饮鸡汁为主,可连续蒸2~3次。

功效:具有滋补之功效,提高人体免疫力。

2种食疗方防治便秘

便秘是常见的症状,是引发多种疾病的重要原因。其中大肠癌的发病,便秘是原因之一。因此,对于老人便秘的防治,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对于长期便秘的病人,可以清晨空腹时喝温淡盐水260~450毫升,这样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排便顺畅。

除此之外,还应根据个人情况,采用以下食疗方:

素炒绿豆芽

材料:绿豆芽500克,花生油50克,精盐10克,米醋10克,料酒5克,葱10克,姜5克,花椒10克。

做法:将豆芽掐掉两头、洗净、捞出沥干水,葱切成3厘米长段,姜切成末。炒锅置于旺火上,倒入花生油40克,烧至七成熟,放入花椒炸出香味,再放葱段、豆芽、姜末,烹入米醋、料酒、精盐翻炒几下,出锅装盘,将剩下的10克花生油烧熟后,浇在炒好的豆芽菜上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通便。

牛奶粥

材料:牛奶100克,粳米15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粳米淘洗干净,下入锅内,用旺火烧开,再用小火煮至半熟,倒去米汤,加入牛奶、白糖,成粥即可。

功效:促进肠蠕动,润肠通便,可防治便秘。

3种食疗方防治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指的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的障碍。

那么,如何有效预防老年痴呆症呢?要预防老年痴呆症,就要活化大脑,在饮食上多吃一些补脑益智的食物。李时珍认为,核桃具有健脑作用,因此老年人可常吃核桃。下面推荐三款食疗方。

核桃大枣粥

材料:核桃仁30克,大枣10枚,粳米150克。

做法:按常法煮粥服食。每日1剂。

功效:温补肺肾、益气健脑。

枸杞猪肉小米粥

材料:枸杞子20克,瘦猪肉末30克,小米100克,精盐少许。

做法:按常法煮粥服食。每日1剂。

功效:滋补肝肾、填髓健脑。

胡麻叶粥

材料:鲜胡麻叶3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胡麻叶洗净切碎,加入八成熟的大米粥内,再煮至粥熟即成。每日1剂。

功效:益气、补脑髓、坚筋骨。

第十八章 呵护女性健康,本草也有\"怜香惜玉\"之功

6种食疗方防治缺乳

有些女性生完孩子后会面临缺奶的问题,老辈人经常用小米粥为产妇调养身体。《本草纲目》中则记载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小米其实也是能催奶的食物,所以我们不要觉得生完孩子吃多么贵重的食物才能催奶,吃点小米粥是最好的。

此外,《本草纲目》里还介绍了一种红苕粥,能解决产后缺乳的问题。民间还有几个常用偏方,也十分有效。

红苕粥

材料:红苕20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红苕洗净,去皮,切成块,粳米淘洗净。同入锅内加水煮成稀粥。

用法:温热服食。

功效:红苕粥具有健脾养胃,益气通乳,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产后乳汁不通。但是一定要注意,糖尿病、胃溃疡及胃酸多者不宜多食。

身鱼通草汤

材料:乌鱼1条,通草3克,葱、盐、黄酒等调料适量。

做法:将乌鱼去鳞及内脏后,洗净,将通草加葱、盐、黄酒、水适量共炖熟即可。

用法:吃鱼喝汤,每日一次。

功效:清热利湿,疏通乳腺,促进乳汁分泌,而且乌鱼富含优质蛋白质,还有促进产妇伤口愈合的功效。

蛋花羹

材料:新鲜鸡蛋4个,芝麻酱100克,海米5克、小葱、食盐、味精适量。

做法:取温水适量,将芝麻酱和成稀水,然后打入鸡蛋搅匀,再加入适当的调料,入锅内蒸熟即可。

用法:将蒸熟后的蛋花羹1次吃完。每天2次,一般3天见效。

功效:此偏方特别适用于产后气血虚弱所致乳汁不足、无乳汁等症状。

酒酿蛋花

食材:酒酿1块,鸡蛋1个。

做法:将酒酿加水煮开,再打入鸡蛋,煮成蛋花状即可。

用法:每1天1次,趁热服用。

功效:益气生津,活血止血,促进泌乳。

猪蹄汤

材料:猪蹄1只,通草10克,水1500毫升,葱、盐、黄酒等调料适量。

做法:将所有食材放在一起,先用大火煮、水开后用小火煮,煮1~2小时,直至猪蹄熟烂为止。

用法:待汤稍凉后,喝汤吃肉,每天1次,连服3~5天即可见效。

功效:猪蹄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有较强的活血、补血作用,而通草有利水、通乳汁功能。

牛奶渥鲫鱼

材料:鲫鱼1条,牛奶50毫升,葱、盐、黄酒等调料适量。

做法:将鲫鱼去磷及内脏后,洗净,下油锅略煎,再加葱、盐、黄酒、水适量共炖,汤至乳白色将好时,放入牛奶,煮开即可。

用法:吃鱼喝汤,每日1次。

功效:补益气血,健脾开胃,促进乳汁分泌。鲫鱼有利尿消肿的作用,可促进产妇体内多余水分的排出。

6种食疗方防治乳腺炎

乳腺炎是产后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疾病,是乳管不畅通,乳汁淤积后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哺乳期的任何时间均可发生,而哺乳刚开始最为常见。

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将蒲公英捣碎敷于患处的办法来治疗乳腺炎。蒲公英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及催乳作用,对治疗乳腺炎十分有效。可以煎汁口服,也可以捣泥外敷,都十分有效。煎汁的做法是:单味蒲公英60~9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此外,防治乳腺炎还可以考虑以下食疗方:

1.用橘核泡水代茶饮可预防急性乳腺炎。

2.将橘核25克略炒,置于沙锅内,加入黄酒100毫升煎至50毫升,去渣,顿服。每日1剂。

3.将半斤羊肉洗净切成小块。黄芪、当归各25克包在纱布里,用线捆扎好,与羊肉共放沙锅里,加水适量,以文火煨煮至羊肉将烂时,放入生姜片25克、食盐少许,待羊肉煮烂即可分顿食用。

4.取嫩豌豆250克,加水适量,煮熟,淡食并饮汤。

5.大飞扬草15~30克(鲜者30~60克),豆腐2~3块,同入锅内,加水两碗半煎至一碗,放少许食盐调味,饮汤食豆腐。

需要注意的是,女性患乳腺炎后,患侧乳房应停止哺乳,要托起乳房以改善血液循环,乳罩不要过紧。

8种食疗方防治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为妇科常见病。中医一般将月经失调称为月经不调,又将月经不调归纳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过多或月经过少。

月经不调与肝郁、脾虚、气滞血淤等有关,肝郁引起的内分泌紊乱,脾虚造成的营养不良等都会引起月经不调。因此,对月经不调,应该以调养为主。

李时珍认为乌骨鸡对妇科病的疗效十分理想。他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乌骨鸡味甘、微温,治女人崩中带下,一切虚损诸病。\"现代研究发现,乌骨鸡具有强壮机体,提高生理机能,特别是对各种妇科疾病有疗效。常与枸杞子、当归配伍。能够调补肝肾,养血调经。适用于肾气不足,精血亏虚所致的月经后期、月经过少者。

当归炖乌鸡

材料:当归片20克,枸杞子20克,雌乌骨鸡1只。

做法:乌骨鸡宰后去毛皮及内脏,当归片及枸杞子洗净后放入鸡腹内,用炖盅盛好,加冷开水1碗,炖3小时即成,食盐调味。食鸡饮汤,每日1次服完。

《本草纲目》还记载了荸荠和白茅根适用于血热所致的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等症。荸荠味甘、性寒,能滋阴清热,凉血止血。《本草纲目》中记载:\"治妇女血崩不止。\"白茅根味甘、性寒,能清热利尿,凉血止血。荸荠、茅根两味甘而不腻,性寒而不伤胃,利水而不伤阴。

有些女性在周期内,一天要换5次以上的卫生巾,而且每片都是湿透的,这就属于月经量过多,这类女性多半是气虚。月经量过多的女性一定要注意补气,下面几个补气良方:

山药薏仁茶

材料:淮山药、薏苡仁各9克。

做法:水煎代茶用饮。

功效:常饮山药薏仁茶可使中气足、精神好、脸色佳。

香菇泥鳅粥

材料:泥鳅、大蒜、香菇、大米、葱各适量。

做法:将泥鳅、大蒜、香菇、大米、葱共熬成粥。

功效:香菇泥鳅粥对于气虚及胃肠功能差的人极具功效。

玉珍鸡:

材料:母鸡1只,桂圆、荔枝干、黑枣、莲子、枸杞各30克。

做法:将母鸡洗净,鸡肚内放入桂圆、荔枝干、黑枣、莲子、枸杞,加调味蒸食。

功效:补气养精。

月经量少的女士一般是血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贫血。血虚的女性,生下来的孩子也会体弱多病,因此女性平时一定要多吃菠菜,因为菠菜可以有效治疗缺铁性贫血。另外,猪血也是补血的好食品。

此外,月经不调还可以根据情况选择以下食疗方:

韭菜炒羊肝

材料:韭菜250克,羊肝200克,姜片10克,盐、水淀粉各适量。

做法:韭菜择洗干净,切段。羊肝切片,加水淀粉挂浆。锅中放油烧热,加姜片炒香,入羊肝片爆炒,放韭菜段炒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温肾固精,补肝明目。适用于月经不调、经漏带下等。

当归补血粥

材料:黄芪30克,当归10克,粳米或糯米100克,红糖适量。

做法:黄芪切片,与当归共煎,去渣取汁,再与洗净的粳米或糯米同入沙锅,加清水共煮为粥,加红糖调味。温热食。

功效:益气补血。适用于气血不足型月经失调,量多色淡,质地清稀等。

芹菜益母煮鸡蛋

材料:芹菜250克,益母草50克,鸡蛋1只,调料适量。

做法:将芹菜、益母草洗净切碎,鸡蛋洗净,共置锅内,加水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再入锅煮10分钟,调味。吃蛋喝汤。每日1剂。

功效:平肝祛风,养血调经。适用于女性月经先后不定期。

月季花汤

材料:月季花15克,红糖100克,甜酒2匙。

做法:将月季花加水煎汤,去渣,调入红糖、甜酒服用。每日l剂。

功效:活血,养血,调经。适用于女性月经先后不定期。

9种食疗方防治闭经

几乎所有女性朋友都不喜欢月经,她们常常幻想:像男人一样没有这样一个\"亲戚\"该多好!但幻想归幻想,如果这个亲戚真的不来走动了,那也未必是好事。因为那意味着闭经。

闭它是指女孩子年过十八尚未来潮,或者妇女在建立了正常的月经周期后,停经六个月以上。中医认为,闭经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肝肾不足、气血虚弱、阴虚血燥、气滞血淤、痰湿阻滞。

《本草纲目》里介绍了的关于防治闭经的食物有很多,如芝麻、莲子、龙眼肉、荔枝、桑葚、蜂蜜、菠菜、金针菜、黑木耳、芦笋、番茄、牛奶、乌鸡、羊肉、猪蹄、猪血、驴肉、鹌鹑蛋、甲鱼、海参、当归、阿胶、何首乌、枸杞子、白芍、熟地黄等。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常用闭经食疗方:

姜蒜炒羊肉丝

材料:净羊肉250克,嫩生姜50克,甜椒2个,青蒜苗50克。

做法:上各味洗净置油锅煸炒,兑入芡汁,佐餐当菜,随意食用,当日吃完。

功效:滋补肾阳。

适应证:闭经,属肾阳虚弱者,见月经后期量少逐渐至经闭,腰酸腿软,头晕耳鸣,肢冷畏寒。

桂圆粥

材料:桂圆25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许。

做法:将桂圆同粳米共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熬煮成粥,调入白糖即成。

功效: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适应证:尤其适用于劳伤心脾,思虑过度,身体瘦弱,健忘失虑,月经不调等症。

注:喝桂圆粥忌饮酒、浓茶、咖啡等物。

红花黑豆糖煎

材料:红花15克,黑豆250克,红糖120克。

做法:上三味水煎服,去红花后,食豆饮汤。每日1剂。

功效:活血,散淤,通经。

适应证:闭经,属气滞血淤型偏重血游者,见月经数月不行,小腹疼痛拒按,舌边淤点,脉沉弦或涩。

注意:红花煎剂对子宫有显著兴奋作用,大剂量服用可使子宫收缩率增加。

蒸柏子仁猪肝

材料:柏子仁10克,猪肝150克。

做法:将猪肝洗净,切口装入柏子仁,上锅蒸熟。每次以25毫升黄酒温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补气,养血,通经。

适应证:闭经,属气血虚弱型,面色少华,心悸气短,发色不泽易脱落,食欲不振,舌红苔少。

注意:对于血虚引起闭经的患者,服用本品效果极佳。

清炖鳖甲白鸽

材料:鳖甲50克,白鸽1只。

做法:将白鸽洗净,鳖甲打碎,装入白鸽腹内,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炖熟后调味服用。隔1天服1次,连服1周为一疗程。

功效:养阴清热调经。

适应证:闭经,属阴虚血燥型,月经量少、色淡,五心烦热,两颧潮红,夜间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桃仁牛血汤

材料:桃仁10~12克,鲜牛血(血已凝固)200克。

做法:将牛血切块,与桃仁加清水适量煲汤,食时加食盐少许调味。

功效:破淤,行血,通经。

适应证:闭经,属气血淤滞型,月经数月不行,小腹疼痛,舌紫暗,脉涩。

香茶菜汤

材料:香茶菜(产于江南,又名蛇通管、铁菱角)全草及根30克。

做法:将香茶菜洗净切碎,加水、酒各半煎汤服用。每日l剂。

功效:活血,散淤,通经。

适应证:气滞血淤型闭经。

山橙汤

材料:生山楂肉30克,红糖适量。 做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7剂。

功效:破气行淤,消积化滞。

适应证:气滞血淤型闭经。

二子红花茶

材料:枸杞子30克,女贞子24克,红花10克。

做法:将上3味放入茶壶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效:补肾益肝,活血通经。

适应证:肝肾阴亏型闭精。

9种食疗方防治痛经

很多女性朋友有痛经的毛病。痛经就是在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会感觉全身不适,尤其是小腹会有疼痛感。轻者伴腰部酸痛,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严重者小腹疼痛难忍,坐卧不宁,会影响到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必须卧床休息。

《本草纲目》中说益母草能消火行血,祛于生新,调经解毒。现代研究表明,益母草具有兴奋子宫,改善微循环障碍,改善血液流动性,抗血栓形成,调经活血,散淤止痛,利水消肿等作用。因此可用益母草糖水来防治痛经,做法如下:

益母草糖水

材料:益母草20克,红糖20克。

做法:益母草洗净,放入沙锅内,加清水2碗煮至1碗,去渣,加红糖,煮沸即成。经前1~2天开始,每日1次,连服2~3日。

还有两个方子,一个是用益母草2两,香附2钱,水煎服。另一个是将30克益母草、15克山楂、5克红花、2个鸡蛋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同煮,煮至蛋熟后,将蛋及药渣捞出留汁;蛋剥去壳后,与适量红糖一起放入上述药汁中,再煮10分钟即可。吃蛋饮汤,每天1次。

除了以上介绍的三种办法之外,以下几个食疗方简单实用,也是痛经女性不错的选择:

1.生姜25克,大枣30克,花椒100克。将生姜去皮洗净切片,大枣洗净去核,与花椒一起装入沙锅,加水1碗半,用文火煎剩大半碗,去渣留汤。饮用,每日1剂。

2.鲜韭菜300克,红糖100克。将鲜韭菜洗净,沥干水分,切碎后捣烂取汁备用。红糖放铝锅内,加清水少许煮沸,至糖溶后兑入韭菜汁内即可饮用。

3.山楂30克,向日葵子15克,红糖60克。将山楂,向日葵子烤焦后研末,加红糖冲服。分2次服,每日早,晚各1次。于经前1~2日开始服或经来即服。每次月经周期服2剂,连用1~2个月。

4.每晚睡前喝一杯加一勺蜂蜜的热牛奶,即可缓解甚至消除痛经之苦。

5.山楂50克,生姜15克,红枣15枚,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6.夏秋季节摘月季花不散瓣、气味清香的半放花蕾,以紫红色为佳品。开水冲泡,代茶饮可有效治疗痛经。

此外,有痛经的女性还要注意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