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正文 第35章 父母怎么管,孩子才信服(13)(2 / 3)

树树终于忍不住了:“我怎么了?他又怎么了?难道他比我多长了一个脑袋?”

妈妈说:“你这孩子就是这样,一点礼貌也不懂,跟心心就是没法比。”

树树可生气了:“是啊,我确实没办法跟他比。因为心心是心心,我是我。我永远都不会成为心心,我只能成为我自己。”

爸爸说:“有好的不学,也不知道对你有什么好处。”

树树说:“确实没什么好处。我知道你们很希望心心是你们的儿子,但是你们别忘了,只有我才是你们的儿子。再说了,你们想当人家心心的爸爸妈妈,人家还不想要你们呢!”说完摔门而去。留下目瞪口呆的爸爸妈妈继续在家生闷气。

儿子说了气人的话,但也是大实话。父母在挑剔孩子这样那样不如别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有没有可被人挑剔的地方呢?每个人都只能成为他自己,而不能成为别人。孩子在被父母拿来与人比较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拿自己的父母跟别人的父母比较,说“我怎么觉得别人的爸爸妈妈都比你们好呢?”如果孩子说出这样的话,父母恐怕早已不能接受了。换位思考,频繁地抬高别人来踩低自己的孩子,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怎能不叛逆,怎能不反感?

6.“比较”是嫉妒心的养料

珈儿家隔壁有个挺漂亮的小姐姐。小姐姐皮肤白白的,但头发却有点微微的黄,而且是自然卷,让小姐姐看起来像个可爱的洋娃娃。

珈儿的妈妈很喜欢那个小姐姐的头发,一看到小姐姐出来玩就跟旁边的人说:“你看那孩子的头发真漂亮,我就喜欢卷头发的孩子,像个洋娃娃一样。可惜我们家珈儿的头发是直直的,真遗憾。”

有一天妈妈带珈儿出来玩的时候,正好也碰到小姐姐的妈妈带她出来玩,妈妈又把这话对小姐姐的妈妈说了一遍,完全没有在意珈儿也在自己的身边。妈妈心里是想珈儿是个小孩子,哪里会这么多心呢。谁知道就在两个妈妈聊天的时候,珈儿悄悄从妈妈身边走开,走到小姐姐身后,趁她不注意用力拽了一下小姐姐的头发,小姐姐立刻哭了起来。妈妈这才发现原来珈儿生气了。妈妈急忙把珈儿拉过来批评她,珈儿气鼓鼓地对妈妈说:“妈妈,明天你也带我去把头发烫卷卷吧。”

妈妈说:“好好地干嘛要烫卷卷啊。”

珈儿撅着嘴说:“你不是说喜欢像洋娃娃一样的孩子吗?我的头发是直的,一定很讨厌。”

妈妈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急忙抱住珈儿说:“傻孩子,你的头发妈妈也一样很喜欢啊。我的珈儿的头发又直又亮,摸起来又光滑,妈妈不知道多喜欢呢。”

珈儿的表情这才慢慢缓和下来。从那以后,妈妈再也不评论珈儿的头发了。

父母,尤其是母亲,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觉得拿孩子跟人家比较一下没什么大不了。但是这样无聊的比较除了滋长孩子不平衡的嫉妒心之外,没有任何用处。孩子的心灵很脆弱,也比成人想象中的更加敏感,他们很在意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如果父母频繁表现出对别人的赞赏的时候,孩子很容易生成嫉妒心。刚开始也许只是很小的问题,爸爸妈妈哄一下就算了。但是不良心态的养成也是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等到不良心态定型了再来纠正,恐怕就晚了。

14 要求孩子服从,不如传输价值观———合作

如果问到现在的父母们最头痛的问题是什么,可能绝大部分的人都会回答说:“孩子不听话。”在这些父母看来,要孩子乖乖听话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孩子表现出的抗拒叛逆的行为显示亲子关系正陷入某种危险之中。双方就像在进行一场拉锯战,没有一方愿意做出让步。

父母固然可以威吓孩子,也可以采用处罚的手段。但是,问题还会再次产生。究竟父母们是希望孩子变成盲目的服从,还是希望孩子可以保持自己的想法呢?父母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向孩子传达善意的信息,让孩子明白父母的行为都是为了他们好呢?下面有几个行之有效的手段,可以轻松让孩子愿意与父母合作。

1.说话的语气和内容同样重要

沙沙又把妈妈好不容易收拾好的屋子弄了个乱七八糟。妈妈简直太生气了,她大声呵斥了沙沙:“你又把屋子弄脏了!”妈妈可以说得上声色俱厉,因为她的劳动成果被糟蹋了确实令她非常气愤。

沙沙对妈妈的态度非常反感,这是她所熟悉的语气。每次当她犯了这样那样错误的时候,她都能听到来自妈妈那里的这种语气。她表现得厌恶而不合作,继续她的“破坏”行为。结果妈妈并没能如愿让沙沙停止她正在做着的事情,反而被她漠然的样子惹得更加生气。

妈妈将沙沙赶回了屋子,一边唠叨一边将屋子重新收拾了一遍。在收拾屋子的过程中妈妈慢慢冷静了下来,她开始回想刚才同沙沙对话的过程。这下她意识到了自己的态度似乎有些问题。因为她注意到了在听到自己的呵斥时沙沙脸上所表现出来的厌恶表情。妈妈决定在下一次碰到这样的情况时尝试转换一下自己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