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26章 杜预与王濬(故事篇)(1 / 1)

伐吴之策,在杜预的多年经筹划下早已相当完备,只是由于某些派系的阻挠而不断推迟,使得晋武帝司马炎一直难下决心,毕竟朝廷的如何一个举动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是没有那些世家的支持,伐吴之举或许夭亡,而自己自身的威望也会有一定的损伤,因此,在羊祜、杜预、王濬等人的先后上书过程中,晋武帝始终没有彻底下定决心。而事情在羊祜死后发生了转折。

一直犹豫不决的皇帝看到羊祜将死,在内心感到担忧,决定一举拿下东吴,而当时的杜预和王濬,后来的伐吴功臣,也即将登上属于他们的人生巅峰。

不过,这二人又有何过人之处,使得伐吴大业落在他们身上?

名门之风

杜预,出身于京兆杜氏,他的祖父便是曹魏大名鼎鼎的能臣——杜畿,作为关中士族的一员,杜预的先天条件比上其他人要充分不少,当然,这种官宦人家长成的少年也可能安于享乐,败坏祖业,不过杜预则不然,自小涉猎广泛的他一直博学多才、触类旁通,拿了一个“杜武库”的名声。而作为世家子弟,能力与名声俱有的杜预,等待他的只是一个一飞冲天的机会。

同样作为世家子弟,王濬则有些与常人不一样,他的家族也是世代两千石的官吏之家,少年时亦是典籍遍读,但一直不注重博取名声,用合适的方式表现品德,导致地域内的乡里不曾对其表示夸赞。当然,王濬为人志向过高,但为人严正,在少年时也是有一二未来的名将之风。

由于二人出身百年世家,司马氏在任用时会权衡各集团的利益,而身世尚可的杜预、王濬二人自然会被纳入眼帘。

上下同谋

作为皇帝,司马炎在位居天子之位后,自然会想去吞灭东吴,统一中原,而作为新君的他,没有伯父曾经统率军队的霸气,也没有父亲多年经营朝堂的老练,刚刚即位他一方面想着通过灭吴来克成霸业,增加自己作为皇帝的权威,另一方面又担心部分权臣阻挠伐吴,而导致朝堂不稳。而这一拖就是十几年。这么多年过去,司马炎也早已在朝局有了一定的权威,虽内心想伐吴,但又再次犹豫不决起来。

而杜预与王濬无论是从国家利益还是皇帝个人想法出发,一直在尽可能地上书劝战,在奏章中以东吴现状和吞吴后的影响来让司马炎本来已经蠢蠢欲动的内心,再次活跃起来。二人受命领兵出征,水陆并进,直逼建业。

顺应圣心的二人,用我们当代人的话来说,杜预是清道夫,而王濬则是终结者,在两人离去世不远的几年里,帮助司马炎一统天下。

轻名而逝

作为世家出身的杜预,首先应当维护世家的利益,这是千百年来世家能够存在的首要准则,但杜预却有些另类。在司马炎称帝后,过分放纵政权相关的各大世家大族,而与司马昭妹妹高陆公主成亲的杜预却看不下去,上书建议实行考课制度,并对官吏进行监督,可惜为朝廷所否决。且杜预一直对西晋政府办事效率低下的现象感到愤怒,对于同为世家出身的那些官员直接表示谴责,不留余地,可见杜预对于自身名声的满不在乎,也不担心那些官员趁机陷害。

而王濬的轻名则是表现在晚年生活上,由于灭吴功劳之大,为了打消皇帝的忌惮,免受邓艾灭蜀而冤死的结局,王濬在晚年一直都是奢侈度日,尽可能地通过佳肴、锦衣来自我消遣,而这虽损伤其晚年的声望,但都到了晚年,哪里还有几个武将在乎名声,能够让君主放心便是最好的结果。

公元285年,杜预亡,公元286年,王濬逝,统一名将在君主的不舍中离世,此生倒也值得。

此二人,其中杜预身为明朝之前唯一同时入选文庙和武庙的先哲,文治武功史书流芳,而至今名声不显的王濬,在当时也是名气煊赫一时,两人不仅与国于己都奉献自身,还为了地域融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杜预其人,恭闻渊深,罕得窥测,勇功是立,智名克彰。百年英才也。

王濬其人,湖城地灵,生此士治。坟典素风,旗旛大志。一世名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