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八章 马王庙(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总堂与柯罗威教士通了几次信,教士每次都洋洋洒洒地写上十几页信纸,从神学、哲学和中国现实的角度予以阐释,希望能得到理解,但对方的态度一次比一次强硬。这就是为什么当萨仁乌云说起这个话题时,教士会报以苦笑。

野餐会结束之后,动物园的三位成员把马王庙的两位僧人以及萨仁乌云一直送出了门,然后彼此道别。这些快乐的人与快班邮差擦肩而过,唱着歌离开了。

邮差把一个浅黄色的信封交到教士的手里,上面的地址明白无误地显示来自于总堂。教士敛起笑容,就站在动物园拱门之下拆开,仔细地阅读了一遍。小满和守园人站在他的两侧,他们一个不能说话,另一个不愿说话,但两个人都注意到,教士的手腕在微微颤抖。从红山山峰之间投来的夕阳给他引以为豪的大胡子抹上一层颓光。

总堂发出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要求他必须在夏天之前把动物园处理掉,回归到宣扬主的正确道路上来。否则,他们将撤销柯罗威教士在赤峰地区的传教权,并把他留下来的声明公之于众,剥夺他在差会的成员资格。

这次的威胁不同于之前。这是一封哀的美敦书(最后通牒),它态度明确、强硬,不容任何含糊。

虽然公理会没有“绝罚”的手段,但这封信的严重性也差不多。

如果撤销传教权,诺亚动物园的存在将失去合法性,赤峰州衙门可以随时将其关闭。而公布柯罗威教士留在差会的声明,将会让他本人声名狼藉。从此以后,他将与公理会中国差会没有任何关系,也得不到任何帮助与祝福。他只剩自己一个人,变成一个徜徉在荒僻边疆的孤魂野鬼,自绝于整个公理会体系。

这是教士所能想到最可怕的一件事,甚至比死亡还严重。

柯罗威教士读完这封信,把它折叠好塞回信封,微微吐出一口浑浊的呼气。他抬起头,看到最后一抹余晖从拱门的孤星上悄然褪去,它顿时黯淡下来,轮廓逐渐变得模糊,很快就隐没在夜幕之中。

他捏着信封,蹒跚地往回走去,脚步虚浮,有些不知所措。小满傻乎乎地早早跑回象舍睡觉去了,守园人却没有马上返回蟒蛇馆,而是冷冷地注视着教士的背影,若有所思。他天生对负面情绪十分敏感,此时他从教士身上嗅到了可疑的味道。

教士没有回去居所,而是把自己关在布道堂里,跪倒在十字架前,虔诚地祷告起来,一遍又一遍向天主和自己诉说。他知道,不同于冬天宽恕荣三点,可以找别人来代替自己做抉择。这次的决定,只能由他自己完成。

必须得承认,按通常的标准来说,柯罗威教士的使命并不成功。可他也知道,动物园在赤峰人心中处于一个多么重要的位置。这座神奇的草原动物园已成功进驻每一个人的记忆里,让整个城市都开始做梦。

不止一个赤峰人对教士说道,当他们疲惫、焦虑甚至悲伤时,就会跑来动物园里待上一阵。要知道,诺亚动物园里的每一只动物都是草原上没有的,它们古怪奇异的模样营造起一种不同于草原的异域气氛,不断提醒着游客们:你已进入另外一个世界,在这里看到的一切都与熟悉的外界相隔绝,你可以袒露隐秘,敞开心扉,并且随时醒来——这岂不正是梦的定义吗?

无论富人还是穷人,无论贵族商贾还是贩夫走卒,无论蒙汉还是回满,对每一个生活在赤峰的人来说,这里是一处美妙的隐遁之地、逃避之所,是能让他们短暂隔离于俗世纷扰的净土。这里太纯粹了,它只是因为纯粹的好奇心而立在沙地之上,就像是雨后草原的天空,只留下蔚蓝颜色。

“你为什么要来赤峰?为什么要在草原建起一个动物园?”一个恢宏缥缈的声音在天空的穹顶和教士脑内响起。教士对这个声音不陌生,从决定来塞北开始,这声音就一直在问他。在京城灯市口的教堂里,在承德的武烈河水中,在塞罕坝的垭口上,在红山脚下的沙地旁,在沙格德尔的歌声中,在萨仁乌云的舞姿里,在小满模仿动物的叫声中……问题一次又一次浮现,柯罗威教士一直在努力地探索答案。究竟是信仰?是好奇心?还是单纯为了营造一个玄妙的意象并把它嵌入到一个古老的梦里?

不同的答案在教士的思绪中飞速旋转。布道堂前的一盏幽幽油灯似乎感应到了祈祷者的心意涌动,火苗为之跳跃不已。这间布道堂前后有六扇窗户,窗上镶嵌着细碎的彩绘玻璃。这些玻璃都是柯罗威教士从圣心会教堂的废墟里捡回来的,它们碎得太厉害,没办法拼回原来的花纹或人物,教士只能尽量挑选还算完整的碎片,把它们凑成六块玻璃。色块之间随机搭配,人像器物之间任意组合,全无规律的拼接让布道堂的花窗纹饰显出一种难以言喻的驳杂效果。

此时油灯光亮大盛,光芒透过这六块彩色玻璃,向外面的世界折射出炫目五彩,在幽暗的园子里格外醒目。教士依然跪倒在地上,一动不动,可脑中的思索却越发剧烈。油灯的火苗跃动越来越大,透出去的光线旋转得越来越快。快接近午夜时分,所有的答案和念头都旋转成了一片无法分辨色彩的光团。

动物们待在自己的兽舍里,披着厚厚的毯子。它们似乎有所感应,同时抬起脖颈看向动物园中央,注视着那光芒旋转。万福用长鼻子拍打着熟睡的小满,眼睛看向布道堂,不时发出一声低吟。虎贲一跃跳上狮山最高处的那块平坦岩石,俯瞰彩光。狒狒们和虎纹马也躁动不安。只有蟒蛇无动于衷,在它的居所门口,守园人默默地伫立在那里,披着斗篷,手里提着铁锹,铁锹边缘被磨得很锋利,偶尔泛起乌光。

这一切微妙的变化,柯罗威教士都不知道。他完全沉浸在沉思中。在一次又一次的自问中,柯罗威教士内心最坚韧也最天真的一面悄然显露。他仿佛回到了那一夜的草原,逼仄的黑暗,冰冷的寒意,四周居心叵测的窥视以及内心的软弱,整个世界都化为恶意,与他为敌。

但这一次,教士没有精神崩溃,因为这一夜并非在草原上,而是身处诺亚动物园之中。它是那一夜的月华所化,是一面坚强的护盾,堪与万军相敌。

午夜已至,柯罗威教士从地板上缓缓站起来,吹灭油灯,走出布道堂。此时四周万籁俱寂,只有红山发出呜呜的吼声,那是来自草原的阵阵大风。过不多时,大风吹开夜幕上空的云,银月又一次露出圆容,奶水般的液状光芒滴下来,流泻入远处的英金河,再从那条不算太宽的水渠流入动物园的水池。一条银白色的丝带,就这样把天空和这座动物园连缀在了一起。

教士的眼神向前延伸,追着月光望向远方。那一夜的草原,他已经没有任何记忆,但他知道自己一定是陷入蒙昧空灵的状态,需要引导才能找到应许之地,找到萨仁乌云。现在的柯罗威教士,不必再次陷入那种状态,亦不需要刻意去引导,因为他已经足够强大,已经找到了内心最渴望的答案。

更准确地说,是找到了所有答案的集合。它既是信仰,也是人性,更是来自内心最深处的投影。古老的草原城镇已和这些外来的动物结合在一起,就像是那天晚上肆行于街巷的人与野兽的狂欢。某些东西已然改变。进入梦里的情景,再也不可能忘却。这就像是一道透过彩绘玻璃的油灯光芒,折射反映,根本没办法从中滤出每一种颜色,它们本为一体。

“我会一直在这里。”教士仰起头来,任凭月光抚着他在寒冬时节变得皴皱的面颊,轻轻地说,“沙地上的动物园已经矗立,它不会被推倒,如同梦无法被夺走。”

月光似乎又亮了一点点,动物园拱门上那颗黯淡的孤星在夜幕下冉冉升起。

疲惫不堪的柯罗威教士背靠着布道堂的大门,就这么睡着了。他的表情轻松,唇边还带着微笑。在远处的守园人收起铁锹,抖落肩上的沙尘,一言不发地回到蟒蛇的馆舍。

到了第二天,柯罗威教士给总堂回了一封信,态度坚决,表示他的行为是遵从于上帝的意旨,万福即是启示的见证。他绝不会废弃这个动物园,即使要遭受最严重的惩罚。附在信中的还有一张柯罗威教士站在动物园布道堂前的照片,他身着黑袍,面带笑容,身旁还站着万福。

这张照片是萨仁乌云拍的,她在去年冬天弄到一台相机,在赤峰州提完货,先跑到诺亚动物园给柯罗威教士试拍了几张。她回到喀喇沁之后,自己动手冲洗,不小心意外曝光,仅仅保留下来这么一张。

这是关于诺亚动物园和柯罗威教士的唯一一张照片。

总堂收到柯罗威教士的信件之后,头疼得很。他们没料到教士的态度居然如此坚决,一步都没退让。要如何处理这个胆大妄为的家伙?总堂高层有点儿进退两难。如果公开高调地处理,等于尽人皆知,会在中国传教界成为笑柄;如果不处理,那等于是打了自己耳光。

总堂最终做出了一个奇特的决定:保持沉默。

他们既不派人去取代教士,也不再定期寄送会刊与信件。在公理会的名册上,不再出现柯罗威教士的名字。那张照片也被放进档案之中,就此封存。这样一来,柯罗威教士与公理会中国差会之间的联系全都断掉了。从此以后,教士也罢,诺亚动物园也罢,对于总堂来说都是不存在的了。

在那张标记本堂教士分布的中国地图上,赤峰州重新变回了一片空白之地。柯罗威教士对此一无所知——或者说不关心——他已经完全被动物园的事业迷住了,无暇他顾。

在这期间,总堂唯一做出的动作,是发了一封电报给赤峰州的杜知州,表明教士的身份与公理会全然无涉,传教介绍信撤销,从此一切行为均由他本人自行承担。言外之意,柯罗威教士在赤峰一带的传教从此刻起将变成非法,他正式成为孤家寡人。

杜知州接到电报之后,先是愣了一下,旋即把它随手搁到了一旁。他对教权纷争没有兴趣,只要赤峰州的地面能够保持平静就好。诺亚动物园如今小有名气,连杜知州本人都去看过几次,轻易对它采取行动,恐怕会让居民乱上好一阵子。所以只要柯罗威教士安分守己,杜知州不会主动出手取缔这一个非法传教的地方。

不过杜知州不关注,不代表其他人不留意。

这封电报在归档的时候,被杜知州的幕僚看到。他随手抄了一份,转交给了与之来往密切的楞色寺老喇嘛。

楞色寺在东蒙地区的地位有点儿尴尬,有了赤峰这个地方之后,它才建起来。年轻对人来说是件美好的事,对寺庙来说却不好。这里没有活佛,喇嘛们还没来得及取得权威地位,信徒们宁可走很远的路去林东的召庙或者经棚的庆宁寺。

所以这些喇嘛们对于诺亚动物园一直耿耿于怀,它抢走了整个赤峰的关注。比起在香火缭绕的庙里向佛祖叩拜祈祷,人们往往更愿意待在纯粹的动物园里,逃避俗世的喧嚣。更何况,喇嘛们认为万福和虎贲本是属于菩萨的坐骑,如今被圈禁在牢笼里供人参观,这实在是一种亵渎。

他们从神学和经济的角度都愤愤不平。试想一下,如果这些野兽能够放在楞色寺的话,将会对信徒产生多大的影响?楞色寺一跃成为东蒙最显赫的寺庙都有可能。

可毕竟柯罗威教士是洋人,万一处置不好变成教案,可是会惹出巨大的风波。

这份电报却给楞色寺带来了一个绝好的消息。公理会公开宣布与柯罗威教士断绝关系,这意味着来自京城的保护无效了。

老喇嘛如获至宝,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可是幕僚同时警告说,想利用柯罗威教士的身份做文章是不可行的,因为在诺亚动物园的背后,还有一位喀喇沁王爷的侄女。

“哦,那个白萨满的末裔。”老喇嘛不屑地摇摇头。他知道萨仁乌云,那家伙代表的是行将消亡的古老力量,不足为惧。即使有王爷撑腰,也做不了什么。

“杜知州不希望赤峰州发生任何不稳的状况。”幕僚连忙提醒道。

老喇嘛听出了弦外之音,嗯……任何不稳的状况都是不受欢迎的。他眯起眼睛,手里飞快地捻动念珠,心里有了计较。

“别忘了祖狼的足迹。”幕僚在离开前特意又叮嘱了一句。

在动物园的工程进展过半时,楞色寺曾经唆使受伤的寺奴工人们蓄意阻挠,没想到当晚在工地四周就出现了祖狼的足迹。赤峰人相信这块地方一定深得庇佑,结果工人们主动复工。无论这个传说是真是假,始终是诺亚动物园的一层屏障。

楞色寺的老喇嘛干笑了几声,这八成是马王庙的和尚们在捣鬼,那些来历不明的酒肉和尚最擅长干这些。听说那些和尚经常去诺亚动物园,两边关系不错。看来如果要动诺亚动物园,就必须先扳倒马王庙。

哦,对了,还有沙格德尔。那个疯疯癫癫的家伙才是始作俑者,如果没有他,柯罗威教士从一开始就无法立足。